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胡笳曲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王昌龄 胡笳曲

胡笳曲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复制
chéng nán
zhòng wéi
yǒu jīn jiā yǐn
néng zhān chū sāi
tīng lín guān yuè
qīng hǎi fēng wēi
sān zòu gāo lóu xiǎo
rén yǎn guī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更多

年代唐代

收录作品296首

 能沾出塞衣:一作能令出塞飞。

  本诗描写边塞战事吃紧,兵临城下,在这危机的情况下,胡笳却起了作用,胡人听了用胡笳演奏的曲子以后,不禁怀念起家乡,都满脸泪痕地撤走了。本诗从侧面反衬了边防将士的思乡之情,构思独特,耐人寻味。

  

  “城南虏已合,一夜几重围。”城南已被敌军围困,一夜之间敌军围了一重又一重。

  “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尽管敌军围困万千重,可我们能吹奏既哀伤、又凄婉的金笳曲,出征将士听了会涕泪沾满衣襟。

  “听临关月苦,清入海风微。”将士们听到这些曲子,会自然想到关山月下战斗的艰苦,一阵阵凄楚的叹息声被海风吹去。

  “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我军战士用胡笳吹奏了一曲又一曲,黎明时分,敌人的围兵军心骚动,人人都怀念起家乡来,掩着面泣泪涟涟地撤走了。

  

  注释:

  胡笳:秦汉时期发明的一种乐器,当时是用芦苇叶卷成双簧片形状或圆椎管形状,后来又有芦苇杆制和木制管身,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①东汉末年,朝政腐败,连年烽火。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蔡邕之女蔡文姬(蔡琰)在逃难中被匈双所掳,流落塞外,后来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南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她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学会了一些异族的语言。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曹操平定了中原后,与匈奴修好,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赎回文姬。蔡文姬被掳掠内心是十分痛苦的,但现在就将离开对自己恩爱有加的左贤王和天真无邪的两个儿子了,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觉得柔肠寸断,泪如雨下,在汉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车而去,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十二年的异域生活,点点滴滴注入心头,于是她写下了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②相传,东晋爱国将领刘琨,善吹胡笳。公元307年,刘琨出任并州刺史,进驻晋阳城。有一次,数万匈奴兵将晋阳重重围困。刘琨一面严密防守,一面修书请求援军。过了七天,援军未到,城内粮草不济,兵士恐慌万状。于是刘琨登上城楼,腑眺城外敌营,思考退敌之策。忽然他想起“四面楚歌”的故事,遂将会吹胡笳的军士组成了一个胡笳乐队,对着敌营吹起了《胡笳五弄》。曲调哀伤凄婉,匈奴兵听了,不免怀念起家乡,军心骚动,皆泣泪而去。

杨树临风

[url=http://www.hongxiu.com/diary/view/view.asp?id=824384]http://www.hongxiu.com/diary/view/view.asp?id=824384[/url]

胡笳曲翻译

能沾出塞衣:一作能令出塞飞。

本诗描写边塞战事吃紧,兵临城下,在这危机的情况下,胡笳却起了作用,胡人听了用胡笳演奏的曲子以后,不禁怀念起家乡,都满脸泪痕地撤走了。本诗从侧面反衬了边防将士的思乡之情,构思独特,耐人寻味。

“城南虏已合,一夜几重围。”城南已被敌军围困,一夜之间敌军围了一重又一重。
“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尽管敌军围困万千重,可我们能吹奏既哀伤、又凄婉的金笳曲,出征将士听了会涕泪沾满衣襟。
“听临关月苦,清入海风微。”将士们听到这些曲子,会自然想到关山月下战斗的艰苦,一阵阵凄楚的叹息声被海风吹去。
“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我军战士用胡笳吹奏了一曲又一曲,黎明时分,敌人的围兵军心骚动,人人都怀念起家乡来,掩着面泣泪涟涟地撤走了。

注释:
胡笳:秦汉时期发明的一种乐器,当时是用芦苇叶卷成双簧片形状或圆椎管形状,后来又有芦苇杆制和木制管身,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和***。
①东汉末年,朝政腐败,连年烽火。大文学家、大书法家 蔡邕之女蔡文姬( 蔡琰)在逃难中被匈双所掳,流落塞外,后来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南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她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学会了一些异族的语言。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 曹操平定了中原后,与匈奴修好,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赎回文姬。蔡文姬被掳掠内心是十分痛苦的,但现在就将离开对自己恩爱有加的左贤王和天真无邪的两个儿子了,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觉得柔肠寸断,泪如雨下,在汉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车而去,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十二年的异域生活,点点滴滴注入心头,于是她写下了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②相传,东晋爱国将领 刘琨,善吹胡笳。公元307年,刘琨出任并州刺史,进驻晋阳城。有一次,数万匈奴兵将晋阳重重围困。刘琨一面严密防守,一面修书请求援军。过了七天,援军未到,城内粮草不济,兵士恐慌万状。于是刘琨登上城楼,腑眺城外敌营,思考退敌之策。忽然他想起“四面楚歌”的故事,遂将会吹胡笳的军士组成了一个胡笳乐队,对着敌营吹起了《胡笳五弄》。曲调哀伤凄婉,匈奴兵听了,不免怀念起家乡,军心骚动,皆泣泪而去。

杨树临风
[url=http://www.hongxiu.com/diary/view/view.asp?id=824384]http://www.hongxiu.com/diary/view/view.asp?id=824384[/url]

王昌龄其他诗词

唐代诗词更多 >>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上一首:还山贻湛法师

下一首: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贻之作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