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感事·雨过湖楼作晚寒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张昱 感事·雨过湖...

感事·雨过湖楼作晚寒

朝代:元代 作者:张昱 复制
guò lóu zuò wǎn hán
xīn shí zàn jiǔ biān kuān
rén wéi kǒng qīng tiān zhuì
jīng wèi nán hǎi gān
hóng 鸿 yàn xìn cóng tiān shàng guò
shān yǐng zài yuè zhōng kàn
luò yáng qiáo shàng wén juān chǔ
shuí shí dāng shí lán

作者介绍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更多

年代元代

收录作品77首

感事·雨过湖楼作晚寒翻译

注释
1。湖楼:西湖边的酒楼。
2。“杞人”句:《列子·天瑞》载,杞国有人担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后世此典喻不必要的忧虑此处意在表示自我解嘲,说忧念国事是多余的,作为一介草芥,对局势无济于事。
3。“精卫”句:用“精卫填海”的典故,表明自己想挽救颓势的努力是徒劳的。相传精卫原是炎帝之女,由于在东海中溺水而死,所以死后化身为鸟,名叫精卫,常常到西山衔木石以填东海,见《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
4。鸿雁信:《 汉书 · 苏武 传》载,苏武等出使匈奴被留,持节不屈,凡十九年。昭帝即位后,遣使请求放还。匈奴谎称苏武已不在人世。副使常惠夜间潜会汉使。汉使乃用常惠之计,告诉匈奴单于汉天子射猎上林,得雁,其足有系帛书,说苏武尚在。由是苏武等人得以还朝。后世用为咏书信的典故。此处用来表现音讯已绝,无家可归。
5。“洛阳”句: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后录》载, 邵雍 于嘉祐末在洛阳天津桥上闻杜鹃啼,感到南方禽鸟飞到北方是一种不好的征兆,推测十年内将有江南人以文字乱天下者。后来果然发生了 王安石 变法和蔡京等六贼扰乱朝政的事,导致北宋灭亡。此处用这一典故说明自己对时势的预见已成为现实,并承上句意,表示过去也并非杞人忧天。洛阳桥,又名天津桥,在洛阳市西南。
白话译文
细雨飘过湖面,楼中也飘来一阵晚寒。心里一片纷乱,只有在酒中才能稍安。
杞人深怕青天坠下,精卫盼不到大海变干。
鸿雁本应带来音信,它却在天上越飞越远。故国的山河身影朦胧,只有月中才能看见。
有谁知道我曾独自倚栏,在洛阳桥头一听那声声的啼鹃。

张昱其他诗词

元代诗词更多 >>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上一首:赠寓客还瓜州

下一首:演法师惠纸帐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