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从军行七首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

从军行七首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复制
fēng huǒ chéng 西 bǎi chǐ lóu
huáng hūn shàng hǎi fēng qiū
jīn guī wàn chóu
huàn xīn shēng
zǒng shì guān shān jiù bié qíng
gāo gāo qiū yuè zhào cháng chéng
guān chéng zǎo shū huáng
yún shā zhàn chǎng
biǎo qǐng huí jūn yǎn chén
jiāo bīng shì lóng huāng
huáng shā bǎi zhàn chuān 穿 jīn jiǎ
fēng chén hūn
hóng bàn juǎn chū yuán mén
qián jūn zhàn táo běi
bào shēng qín hún
píng luò báo hàn
suì chéng 西 qiū yuè tuán
míng chì xīng chí fēng bǎo jiàn
jūn lóu lán
mén shān zhàng qiān chóng
shān běi shān nán zǒng shì fēng
rén yuǎn shù kàn huǒ
shēn shān jiàn zōng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更多

年代唐代

收录作品296首

 玉门关:一作雁门关。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①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注〕①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张燕瑾)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总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

  不,“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谁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既然强调别情之“旧”,那么,这乐曲是否太乏味呢?不,“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是怨?是叹?是赞?意味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周啸天)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刘学锴)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暗了整个祁连山,远远地可以望见玉门关那座孤城。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不将敌人打败绝不回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一轮秋月高高悬挂。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派使者星夜传诏将军,并赐予尚方宝剑令其即刻领兵奔赴前线杀敌;将军拜诏辞京,奔赴战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很快就攻破了敌人的老巢。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烽火台遍布各个山头。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会儿就看不见踪影了。

独上:一作“独坐”。

羌笛:羌族竹制乐器。

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新声:新的歌曲。

关山:边塞。

旧别:一作“离别”。

撩乱:心里烦乱。

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

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表:上表,上书。

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龙荒:荒原。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一作“雁门关”。

楼兰: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蜡羌县及罗布泊一带,此地代指唐西边境少数民族政权。

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辕门:指军营的大门。

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

胡瓶:唐代西域地区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

敕:专指皇帝的诏书。

星驰:像流星一样迅疾奔驰,也可解释为星夜奔驰。

嶂:指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烽:指烽火台。

远戍:戍守边疆。

第一首诗主要写戍边将士浓郁的思乡怀亲之情。前两句叙事兼写景,但情含其中。“百尺楼”突兀于沙漠戈壁中,四顾无垠,再兼秋日“黄昏独上”“海风”凛冽,已有空寂孤独,悲风袭人之感。第三句再以闻“羌笛”吹奏述征戍之苦的《关山月》名曲,以声写情,句首冠一“更”字,使主人公的思乡之情倍增不堪,故逼出最后一句“无那金闺万里愁。”此结语之妙,不仅不着痕迹地由景入情,而且宕开一笔,反以妻子思“万里”外亲人之语,衬出自己之愁情,两面俱到,更显二人心心相印之深情。此诗虽写愁绪,但融景于情,境界壮阔。在诗人笔下,“百尺”高楼、迢迢“海风”、“万里”“关山”,无不尽染愁绪,充分体现了主人公悲塞天地的巨大张力和强烈的感染力。

第二首诗亦写戍边将士辞家别亲的怨愁,但末句翻以豪语结之,表现了戍边将士忠勇报国的坦荡胸怀。前三句极写边愁。随着舞蹈的变换,“琵琶”又奏出新的曲调,但不管怎么变换,在内心充满思亲怀故愁绪的人听来,似乎“总是”在弹奏出“关山”别离的悲歌苦调,徒增心中纷乱的“边愁”和“不尽”的“别情”。诗歌至此,已将愁说尽,不能自已,再深掘愁思,已无余地。如何作结,更见功力。王昌龄不愧是“七绝圣手”,结语施以奇笔,突奏异响,以“高高秋月照长城”的雄伟壮阔之景,将征人浓郁的边愁一笔撇开,而翻出豪宕情怀。此句虽为景语,但诗人融情于景,在秋风朗月的广漠背景下,遥望长城万里的壮丽河山,使征人由对其热爱而意识到自己保卫河山的神圣职责,个人的区区“边愁”就不足挂齿了,从而使征人忠勇爱国的高旷情怀在壮丽之景的展示中得到完美体现。此诗构思新颖,多次转折,前三句与结句是一大转折,其中“换新声”与“旧别情”为一小转折,“总是”二字状愁绪的强烈,亦颇传神。

第三首诗通过对冷寂荒凉的古战场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反对过度开边之战,对广大士卒的悲惨境遇表示了深刻同情。前两句以“榆叶早疏黄”写塞外之寒。一个“早”字,突出了塞外物候与内地的不同,内地榆叶尚青,而塞外却“早”已枯黄凋落。再加之“日暮”昏暗,“云沙”弥漫的战场苦景的渲染,它折射出战况的惨烈和士卒的巨大牺牲。故三、四句请求撤军掩骨,“莫教兵士”在遥远的“龙荒”之地作无谓的牺牲。“龙荒”二字含意颇深,它说明战场已深入千里,远远超出自卫范围,可见其反对开边战争的态度和人道关怀精神的鲜明和强烈,感情悲愤至诚。此诗前两句写景,景中含情;后两句说理,但以“掩尘骨”“哭龙荒”两个生动情节的描绘,使反对开边之理显得有据可依,理直气壮。

第四首诗通过对塞外辽阔的战场景象和激烈征战生活的描写,抒发了誓死报国的壮烈情怀。前两句以“青海”“长云”“雪山”“玉门关”等塞外相距遥远的地名和壮阔意象,勾画出气势恢宏的边塞场景。其中再以“暗”“孤城”“遥望”等词语,点出苍茫荒寒的塞外地理特征,使人不难体会到一股悲慨之气已扑面而来。第三句以“黄沙百战穿金甲”写征战,语言极为精练、刚健。大漠风沙的恶劣环境,身经“百战”的惨烈经历,“金甲”磨穿的艰苦卓绝,不仅未使主人公斗志颓丧,而是历练得更为坚强,斗志更加高昂,故第四句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誓言作结,就显得水到渠成,满篇生辉。此诗以战场的苦寒、征战的艰险反衬豪壮的英雄本色,对比鲜明,形象生动;以塞外博大壮阔之景驱昂扬豪迈之情,珠联壁合,情景照人,不愧为“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之一。

第五首诗写唐军前后齐出,夜战歼敌的过程,颂扬了唐军所向无敌的声威。首句写景。“大漠风尘”遮天蔽日,故白昼“昏”暗,这雄浑苍茫之景,既展示出战场恶劣的气候,又衬托出军情的紧急。第二句写人。在这飞沙走石的天气里,唐军不畏风沙之烈,挥师疾进。“红旗半卷”,状风沙肆虐,四面横吹,致使旗难全张,形象十分生动。诗思之奇在第三句的突转,诗人放下顶风疾进之旅不说,一下跳跃到传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的战斗捷报,结果干净利落,出人意料。至此乃知前两句所写为后出之增援部队,诗人正面写增援部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乃为“前军夜战”“生擒”敌首张目,三、四句写“前军”虽是侧面着笔,但有前两句后军形象的烘托,表现出了“前军”高昂的士气,战斗的激烈和决战决胜的勇猛。将一场大战压缩到一首绝句之中,写得如此壮怀激烈,如此摇曳多姿,如此含蕴深厚。

第六首诗通过描写一位征战万里,不辱使命,一战成功的英雄形象,讴歌了唐朝将士的神勇无敌。首句以洗练之笔,勾画出一个肩背胡瓶,身跨战马的将军形象,第二句虽为景语,但人在景中。将军在一轮“秋月”的照耀下,巡行在遥远的“碎叶城西”,碧空如洗,月华晶莹,信马而行中透出几分镇定悠然。第三句气氛急转,皇帝开战的诏书和授予军权的“尚方宝剑”如流星一样迅疾送达前方。第四句写将军辞谢君王的信任,连夜行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取“楼兰”,果不辱使命。此诗弛张有度,前两句节奏舒缓,有闲庭信步之感;后两句写轻松天,有星流击之威,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

第七首诗写玉门关一带辽阔荒远的博大之景,衬托出戍边将士不畏艰险的征战生活。前两句以“几千重””总是烽”大笔勾勒出玉门关一带重密叠嶂,烽火遍布的自然环境。“几千重”的山上”总是烽”,即除了烽火台之外,别无它物,荒凉之景中又透射出战场的肃杀之气。后两句写将士们的戍边生活。“人依远戍须看火”写战士们驻守在烽火台上,但由于关山阻隔,相距遥远,一有敌情,只能举火报警。“马踏深山不见踪”写将士们一见烽火,马上出发迎敌,但由于“深山”林密,峰回路转,很快就隐没在峰谷之间,不见踪迹。此诗写景的突出特点是大小对比,使大者更大,小者更小,将塞外的博大浑浩之景展现得无以复加。写山动辄“几千重”,写烽则“山北山南总是烽”,写人却十分渺小,甚至隐晦。要么凭着烽火的升起,依稀可见“远戍”之人,要么一进“深山”便踪迹全无,既是对比,又兼反衬。以小衬大,则境界愈大;以大衬小,则人物更显。诗中征人的艰苦生活,对敌斗争的神速果敢,纵横驰骋的英雄之态,尽在这大小之辨中放射出奕奕神采,故其“山高月小”的美学效果十分震人。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从军行七首》就是王昌龄采用乐府古题写的此类边塞诗。

王昌龄其他诗词

唐代诗词更多 >>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上一首:西宫秋怨

下一首:送朱越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