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战城南·死郭北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汉乐府 战城南·死郭...

战城南·死郭北

朝代:暂无 作者:汉乐府 复制
zhàn chéng nán
guō běi
zàng shí
wéi wèi
qiě wéi háo
liàng zàng
ròu ān néng táo
shuǐ shēn
wěi míng míng
xiāo zhàn dǒu
pái huái míng
liáng zhù shì
nán
běi
shǔ huò jūn shí
yuàn wéi zhōng chén ān
liáng chén
liáng chén chéng
zhāo háng chū gōng
guī

作者介绍

汉乐府
汉族民歌音乐。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更多

年代暂无

收录作品11首

战城安,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城安城北都有战事,有许多人战死在野外,尸体不埋葬乌鸦来啄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请为我对乌鸦说:“在吃我们外乡的战士之前请为我们悲鸣几声!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战死在野外没人会为我们埋葬,这些尸体哪能从你们口中逃掉呢?”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清澈透明的河水在不停地流淌着,茂密的蒲苇草显得更加葱郁。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善战的骏马都在战斗中牺牲,只有劣马还在战场上徘徊哀鸣。

梁筑室,何以安?何以北?

在桥梁上筑起了营垒工事,那安北两岸的人民将如何交往?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无人收获庄稼你们吃什么?就是想成为忠臣保卫国家都无法实现啊!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怀念那些忠诚卫国的好战士,那些忠良将士实在令人怀念: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天刚亮他们就忙着出去打仗,可是到晚上却未能一同回来。

郭:外城。

野死:战死荒野。

野死:死于野外。乌鸦。指战死者,死者多为外乡人故称之为“客”。同“嚎”,大声哭叫,号叫。当然。

安:怎么。

激激:清澈的样子。

冥冥:深暗的样子。

枭骑:通“骁”,作“勇”解,指善战的骏马。

驽马:劣马,此诗中指疲惫的马。

梁:表声字。

良臣:指忠心为国的战士。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城南、郭北,互文见义,是说城南城北,到处都在进行战争,到处都有流血和死亡。抒写一场激烈的战事,起句刚叙及“战”,便径接以“死”,而对士卒杀敌的悲壮场景,不作一语描述。战争过后,大地上横七竖八,躺满了尸体,成群的乌鸦,“呀呀”地叫着,争啄着这些无人掩埋的战士。面对这样的惨状,谁都不能不惊心动魄。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这可以理解为是诗人请求乌鸦在啄食之前,先为这些惨死的战士大声恸哭;也可以理解为死去的战士为自己请求乌鸦在啄食之前,先为他们悲鸣几声。

“水深激激,薄苇冥冥”两句,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战场荒凉悲惨的气氛。清凉的河水流淌着,茫茫的蒲苇瑟瑟着,似乎在向人们哭诉着战争的灾难。“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突然,一声战马的长嘶,引起了诗人的注意:它身受重伤,已经不中用了,但仍然徘徊在死去的勇士身旁,悲鸣着不肯离去。表面上,是对战场上的景物作客观叙写,但这些景物,却是经过诗人严格挑选了的典型画面,无一不寄托着诗人深沉的感情在内。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这里,不只是对眼前战场的情景进行描述,而是把眼光移向了整个社会:战争不仅驻把无数的兵士推向了死亡的深渊,而且破坏了整个社会生产,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最后四句,诗人抒发了对死难士卒的哀悼之情。“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子”和“良臣”在这里是同位语,指那些牺牲了的战士。诗人饱含感情,用一个“诚”字,倾吐了自己内心的悲痛。“朝行出攻,暮不夜归。”感叹战士一去不复返,语句极其沉痛,引起人莫大的悲哀。结尾两句同开头勇士战死遥相呼应,使全诗充满了浓重的悲剧气氛。

这是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但诗中运用了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歌辞中死人居然说话了,这就是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例证。

汉乐府其他诗词

更多诗词更多 >>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上一首:东门行·出东门,不顾归

下一首:悲歌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