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李白 同族弟金城尉...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复制
gāo táng fěn péng yíng
zhú qián jiàn cāng zhōu qīng
hóng xiōng yǒng shān zhēng róng
jiǎo ruò dān qiū hǎi wàng chì chéng
guāng zhōng zhà lán miè
wèi féng shān yīn qíng hòu xuě
huí liú xuān
yòu qín rén yuè xià kuī huā yuán
liǎo rán jué qīng xīn hún
zhǐ jiāng dié zhàng míng qiū yuán
jūn duì huān wèi xiē
fàng xíng yín míng
què hǎi yáng yún fān
biàn 便 yīn zhī xiàng míng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更多

年代唐代

收录作品1000首

高堂粉壁图蓬瀛,烛前一见沧洲清。

在高堂白壁之上,有一幅海上仙山图。举烛前观,但见沧洲清逸,招人欲去。

洪波汹涌山峥嵘,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

仙山高峻峥嵘,四周洪波汹涌,神山光华匹照,犹如丹丘,遥隔大海,可以直望赤城。

光中乍喜岚气灭,谓逢山阴晴后雪。

山中岗气已灭,山光清明一片,好像是山阴晴后之雪景。

回溪碧流寂无喧,又如秦人月下窥花源。

碧溪回流宛转,却寂然无声,就好像秦人在月下偷看桃花源。

了然不觉清心魂,只将叠嶂鸣秋猿。

见此图画,胸中了然,清人心魄,好像在叠嶂之中听到了秋猿的叫声。

与君对此欢未歇,放歌行吟达明发。

与君对比,欢赏不已,于是放歌高吟直到天明。

却顾海客扬云帆,便欲因之向溟渤。

回首看见画中的海客高扬云帆,便不禁产生了入海求仙的出世之思。

粉壁:白壁。

蓬瀛:指蓬莱、瀛洲等海上仙山。

沧洲:水滨之地,多指隐备所居之地。

皎:清楚。

丹丘:亦作丹邱,神仙所居之处。

赤城:山名,任今浙江天台县北。

岚气:山中雾气。

山阴:县名。在今浙江绍兴市。

晴后雪:谓雪后山川景色之美。此处暗用王子猷山阴雪夜访戴故事。

回溪:言画中回旋的溪流寂然无声。

花源:即桃花源。此用陶渊明《桃花源》故事。

明发:黎明、天明。

却顾:再看。却,副词,再。

海客:海上的船客。

云帆:船帆。

溟渤:溟海和渤海,泛指大海。

此诗是写诗人欣赏壁画的过程与感受。全诗可分为两段。

首二句点题,写晚上秉烛观看壁画,壁画中画的是山水。第三句概括山水特征:水,洪波汹涌;山,高峻峥嵘。第四句写诗人对壁画的总体印象:就像处在仙境里隔海遥望赤城山一样。五六句说山水间没有雾气,景物清晰得就像山阴道上雪后初晴那样美。七八句说壁画中虽然流水回旋,可是听不到丝毫的湍流声,幽静得就像避乱之秦人处在桃花源一样令人安详。桃花源本来幽静,月下桃花源则更为安静。“窥花源”以上八句写观壁画。

最后六句写诗人观画后的感受。感受之一,心神清净。静极生动,反而觉得在壁画的层峦叠嶂中有秋猿哀鸣。感受之二,欢。因欢而放歌行吟,直至翌日清晨。感受之三,第二天清晨再观画,看到了海客扬帆,诗人于是产生了壮阔的胸怀: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人依照主观感受和想象所再造出来的,用以表现整个画面意境的艺术意象,是这样迷离,可是细加体味,其暗示性又是那样丰富,不仅不妨碍反而极大地吸引和调动读者,以其丰富的艺术联想去悉心感受它。虽嫌迷离,终觉美好。无怪乎诗人烛照此景而生仙游之想。不写具象写意象,不从实处描摹,而从虚处传神,画之所长,诗之所短,力避之,画之所短,诗之所长,力扬之,正是此诗艺术上的主要成功之所在。

李白其他诗词

唐代诗词更多 >>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上一首:自代内赠

下一首:赠崔侍郎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