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杜甫 送蔡希曾都尉...

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复制
cài yǒng chéng
wān gōng 西 shè
jiàn ér níng dòu
zhuàng shì chǐ wéi
guān shì xiān fēng
cái yuán tiǎo zhàn
shēn qīng niǎo guò
qiāng wàn rén
yún suí kāi
chūn chéng shàng dōu
tóu jīn xiá qià
tuó bèi jǐn hu
zhǐ chǐ yún shān
guī fēi qīng hǎi
shàng gōng yóu chǒng
jiāng qiě qián
hàn shǐ 使 huáng yuǎn
liáng zhōu bái mài
yīn jūn wèn xiāo
hǎo zài ruǎn yuán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更多

年代唐代

收录作品1000首

  (原注:时哥舒入奏,勒蔡子先归。)

  【朱注】《通鉴》:天宝十四载春,哥舒入朝,道得风疾,遂留京师。故蔡都尉先归而公送。若十一载入朝,乃在冬日,与春城赴上都不合。梦弼之说,非是。《唐书》:诸府折冲都尉各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每岁季冬,折冲都尉率五校之属,以教其军阵战斗之法。

  蔡子勇成癖,弯弓西射胡①。健儿宁斗死②,壮士耻为儒。官是先锋得③,才缘挑战须④。身轻一鸟过⑤,枪急万人呼⑥。

  (从蔡叙起,言其志雄气猛。宁斗死,时方右武,耻为儒,世渐轻文。一鸟过,见其势疾。万人呼,畏其锋锐。)

  ①《韩诗外传》:“弯弓而射之。”汉桓帝时童谣:“丈夫何在西击胡。”②陈琳乐府:“边城多健儿。”曹植诗:“名在壮士籍。”希曰:健儿、壮士,乃军士之名。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于京师召募十万众,号曰文武健儿。陈琳乐府:“男儿宁当格斗死。”③先锋,注见二卷。④《汉书·项羽传》:“愿与王挑战。”注:“挑战,擿娆敌求战也。”⑤韦鼎诗:“一鸟忽相惊。”张景阳诗:“忽如鸟过目。”⑥开元十二年四月敕,四军枪矟,有绯绿红碧之辨。《玄宗实录》:吐蕃寇边,翰用半段枪,当其锋,击之。《项羽传》:“学万人敌。”杜牧诗:“射雕都尉万人敌,黑弰将军一鸟轻。”本此。

  云幕随开府①,春城赴上都②。马头金匼匝③,驼背锦模糊④。咫尺雪山路⑤,归飞青海隅⑥。上公犹宠锡⑦,突将且前驱⑧。

  (次叙送蔡,记其入朝归陇。开府上公,俱指哥舒翰。宠锡;谓翰尚留。前驱,谓蔡独往。)

  ①王洙曰:军中以幕为府。《西京杂记》:成帝设云幕于甘泉。②沈约诗:“春城丽白日。”鹤曰:古时,国都通称上都,至宝应元年,方以京兆府为上都。班固《西都赋》:“作我上都。”③古诗:“骢马金络头。”《西京杂记》:羊胜《屏赋》:“屏风鞈匝,蔽我君王。”鲍照诗;“雕屏匼匝组帐纡。”江淹《江上之山赋》:“鼍鼋兮匼匝。”《韵会》:“匼匝,周绕貌。”此言金络马头,其状密匝也。④《唐书》:哥舒翰在陇右,每遣使入奏,常乘白橐驼,日驰五百里。赵曰:驼背蒙以锦帕,故云模糊。匼匝、模糊,皆方言。⑤【钱笺】《寰宇记》:姑臧南山,一名雪山,山无冬夏积雪,属武威郡。又番和县南山,一名天山,一名雪山,山阔千余里,其高称是。《元和郡国志》:雪山,在瓜州晋昌县南六十里,积雪夏不消,南连吐谷浑界。⑥《诗》:“归飞提提。”青海,注见本卷。⑦《翟方进传》:春秋之义,尊上公谓之宰。《晋书·职官志》:太傅太保,皆为上公。《易传》:“在师中吉,承天宠也。”⑧《后出师表》:“突将无前。”鹤曰:突将,犹骁将、飞将,谓能驰突,亦突骑之义。《诗》:“为王前驱。”

  汉使黄河远①,凉州白麦枯②。因君问消息,好在阮元瑜③。

  (末致寄高之意。河远麦枯,边地秋寒也。高适在此,故欲问其消息。汉使指蔡,元瑜指高。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后段四句收。)

  ①《荆楚岁时记》:汉武帝令张骞使大夏,寻河源。《穆天子传》:黄河自积石西南流,又东回入塞敦煌、酒泉、张掖郡南,与跳河合。今按:唐陇右道,即汉之陇西、张掖、酒泉等郡,黄河之流,经于其地矣。汉水虽出陇西,不应一句中用两水,故当从汉使为是。②《唐志》:凉州为武威郡。梦弼曰:《陇西记》:诸州深秋采白麦酿酒。【钱笺】陈藏器《本草》:“河渭以西,白麦面凉,以其春种,关二时之气也。”顾炎武曰:杜氏《通典》:凉州贡白小麦十石。③【朱注】好在,乃存问之辞。《通鉴》:高力士宣上皇诰曰:“诸将士各好在。”白居易诗:“好在李使君。”《魏志·王粲传》:阮瑀,字元瑜,少受学于蔡邕,太祖以为司空军谋祭酒、记室,军国书檄,多陈琳、阮瑀所作。欧公《诗话》:陈舍人从易,偶得杜集旧本,文多脱误。《送蔡都尉》诗“身轻一鸟”,其下脱一字。陈公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或云疾、或云落、或云下,莫能定。后得一善本,乃是“过”字,陈叹服,以为虽一字,诸君亦不能到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翻译

(原注:时哥舒入奏,勒蔡子先归。)

【朱注】《通鉴》:天宝十四载春,哥舒入朝,道得风疾,遂留京师。故蔡都尉先归而公送。若十一载入朝,乃在冬日,与春城赴上都不合。梦弼之说,非是。《唐书》:诸府折冲都尉各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每岁季冬,折冲都尉率五校之属,以教其军阵战斗之法。

蔡子勇成癖,弯弓西射胡①。健儿宁斗死②,壮士耻为儒。官是先锋得③,才缘挑战须④。身轻一鸟过⑤,枪急万人呼⑥。

(从蔡叙起,言其志雄气猛。宁斗死,时方右武,耻为儒,世渐轻文。一鸟过,见其势疾。万人呼,畏其锋锐。)

①《韩诗外传》:“弯弓而射之。”汉桓帝时童谣:“丈夫何在西击胡。”② 陈琳乐府:“边城多健儿。” 曹植诗:“名在壮士籍。”希曰:健儿、壮士,乃军士之名。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于京师召募十万众,号曰文武健儿。陈琳乐府:“男儿宁当格斗死。”③先锋,注见二卷。④《汉书· 项羽传》:“愿与王挑战。”注:“挑战,擿娆敌求战也。”⑤ 韦鼎诗:“一鸟忽相惊。” 张景阳诗:“忽如鸟过目。”⑥开元十二年四月敕,四军枪矟,有绯绿红碧之辨。《玄宗实录》:吐蕃寇边,翰用半段枪,当其锋,击之。《项羽传》:“学万人敌。” 杜牧诗:“射雕都尉万人敌,黑弰将军一鸟轻。”本此。

云幕随开府①,春城赴上都②。马头金匼匝③,驼背锦模糊④。咫尺雪山路⑤,归飞青海隅⑥。上公犹宠锡⑦,突将且前驱⑧。

(次叙送蔡,记其入朝归陇。开府上公,俱指哥舒翰。宠锡;谓翰尚留。前驱,谓蔡独往。)

① 王洙曰:军中以幕为府。《西京杂记》:成帝设云幕于甘泉。② 沈约诗:“春城丽白日。”鹤曰:古时,国都通称上都,至宝应元年,方以京兆府为上都。 班固《西都赋》:“作我上都。”③古诗:“骢马金络头。”《西京杂记》:羊胜《屏赋》:“屏风鞈匝,蔽我君王。” 鲍照诗;“雕屏匼匝组帐纡。” 江淹《江上之山赋》:“鼍鼋兮匼匝。”《韵会》:“匼匝,周绕貌。”此言金络马头,其状密匝也。④《唐书》:哥舒翰在陇右,每遣使入奏,常乘白橐驼,日驰五百里。赵曰:驼背蒙以锦帕,故云模糊。匼匝、模糊,皆方言。⑤【钱笺】《寰宇记》:姑臧南山,一名雪山,山无冬夏积雪,属武威郡。又番和县南山,一名天山,一名雪山,山阔千余里,其高称是。《元和郡国志》:雪山,在瓜州晋昌县南六十里,积雪夏不消,南连吐谷浑界。⑥《诗》:“归飞提提。”青海,注见本卷。⑦《翟方进传》:春秋之义,尊上公谓之宰。《晋书·职官志》:太傅太保,皆为上公。《易传》:“在师中吉,承天宠也。”⑧《后出师表》:“突将无前。”鹤曰:突将,犹骁将、飞将,谓能驰突,亦突骑之义。《诗》:“为王前驱。”

汉使黄河远①,凉州白麦枯②。因君问消息,好在 阮元瑜③。

(末致寄高之意。河远麦枯,边地秋寒也。 高适在此,故欲问其消息。汉使指蔡,元瑜指高。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后段四句收。)

①《荆楚岁时记》:汉武帝令张骞使大夏,寻河源。《穆天子传》:黄河自积石西南流,又东回入塞敦煌、酒泉、张掖郡南,与跳河合。今按:唐陇右道,即汉之陇西、张掖、酒泉等郡,黄河之流,经于其地矣。汉水虽出陇西,不应一句中用两水,故当从汉使为是。②《唐志》:凉州为武威郡。梦弼曰:《陇西记》:诸州深秋采白麦酿酒。【钱笺】陈藏器《本草》:“河渭以西,白麦面凉,以其春种,关二时之气也。” 顾炎武曰:杜氏《通典》:凉州贡白小麦十石。③【朱注】好在,乃存问之辞。《通鉴》: 高力士宣上皇诰曰:“诸将士各好在。” 白居易诗:“好在李使君。”《魏志· 王粲传》: 阮瑀,字元瑜,少受学于 蔡邕,太祖以为司空军谋祭酒、记室,军国书檄,多陈琳、阮瑀所作。欧公《诗话》:陈舍人从易,偶得杜集旧本,文多脱误。《送蔡都尉》诗“身轻一鸟”,其下脱一字。陈公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或云疾、或云落、或云下,莫能定。后得一善本,乃是“过”字,陈叹服,以为虽一字,诸君亦不能到也。
-----------仇兆鳌《杜诗详注》-----------

杜甫其他诗词

唐代诗词更多 >>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上一首:苦雨奉寄陇西公兼呈王征士

下一首:紫宸殿退朝口号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