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彭龟年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彭龟年

作者介绍

彭龟年

彭龟年   péng guī nián

(1142—1206)临江军清江人,字子寿,号止堂。尝从朱熹、张栻游。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授宜春尉。累除秘书郎兼嘉王府直讲。宁宗时拜吏部侍郎兼侍读,议论忠直,操行坚正。指斥韩侂胄,庆元二年被追官、勒停。嘉泰三年起知赣州,以疾辞,除集英殿修撰、提举冲佑观。开熙二年,守宝谟阁待制致仕。卒谥忠肃。有《止堂集》。
本    名 彭龟年
所处时代 宋代
出生地 清江人(今江西省樟树市)
去世时间 1206
主要作品 《别刘寺簿子澄赴州倅》《别孙隐甫》《别徐商老奉祠归清江五首》《别徐商老奉祠归清江五首》《别徐商老奉祠归清江五首》等

彭龟年诗词更多 >>

人物介绍

彭龟年(1142—1206)字子寿,号止堂,南宋乾道五年进士。龟年七岁而孤,生性聪颖,读书常废寝忘食。从朱熹、张栻而学。历官左迪功部、袁州宜春县尉、从政郎、安福县丞,改宣教郎主管建昌军仙都观,太学博士,兼魏王府教授,迁国子监丞,以侍御史林大中荐为御史台主薄,司农寺丞,进秘书郎兼嘉王府直讲,吏部侍郎,并待读。龟年操行鲠直,数论韩仛胄权势重于宰相,并加指斥。庆元二年被落职,嘉泰元年复原官,起赣州以疾辞。除集英殿修撰,并举武夷山冲佐观。开禧二年,其忠宁宋诏赠宝谟阁直学士,加赠龙图阁学士。龟年忠君忧国之忱,先见之识,直言敢谏之气,皆人所难,善恶是非辨析甚严。所居曰“止堂”。龟年学识博广,著有《解经祭仪正致录》、《奏议外制》、《内治圣鉴》、《止堂集》等。

彭龟年传

字子寿,临江军清江人。七岁而孤,事母尽孝。性颖异,读书能解大义。及长,得程氏《易》读之,至忘寝食,从朱熹、张栻质疑,而学益明。登乾道五年进士第,授袁州且春尉、吉州安福丞。郑侨、张枃同荐,除太学博士。殿中侍御史刘光祖以论带御器械吴端,徙太府少卿,龟年上疏乞复其位,贻书宰相云:“祖宗尝改易差除以伸台谏之气,不闻改易台谏以伸幸臣之私。”兼魏王府教授,迁国子监丞。以侍御史林大中荐,为御史台主簿。改司农寺丞,进秘书郎兼嘉王府直讲。光宗尝亲郊,值暴风雨感疾,大臣希得进见。久之,疾平,犹疑畏不朝重华宫。龟年以书谯赵汝愚,且上疏言:“寿皇之事高宗,备极子道,此陛下所亲睹也。况寿皇今日止有陛下一人,圣心拳拳,不言可知。特遇过宫日分,陛下或迟其行,则寿皇不容不降免到宫之旨,盖为陛下辞责于人,使人不得以窃议陛下,其心非不愿陛下之来。自古人君处骨肉之间,多不与外臣谋,而与小人谋之,所以交斗日深,疑隙日大。今日两宫万万无此。然臣所忧者,外无韩琦、富弼、吕诲、司马光之臣,而小人之中,已有任守忠者在焉,惟陛下裁察。”又言:“使陛下亏过宫定省之礼,皆左右小人间谍之罪。宰执侍从但能推父子之爱,调停重华;台谏但能仗父子之义,责望人生。至于疑间之根,盘固不去,曾无一语及之。今内侍间谍两宫者固非一人,独陈源在寿皇朝得罪至重,近复进用,外人皆谓离间之机必自源始。宜亟发威断,首逐陈源,然后肃命銮舆,负罪引慝,以谢寿皇,使父子欢然,宗社有永,顾不幸欤?”居亡何,光宗朝重华,都人欢悦。寻除起居舍人,入谢,光宗曰:“此官以待有学识人,念非卿无可者。”龟年述祖宗之法为《内治圣鉴》以进。光宗曰:“祖宗家法甚善。”龟年曰:“臣是书大抵为宦官、女谒之防,此曹若见,恐不得数经御览。”光宗曰:“不至是。”他日,龟年奏:“臣所居之官,以记注人君言动为职,车驾不过宫问安,如此书者又数十矣,恐非所以示后。”有旨幸玉津园,龟年奏:“不奉三宫,而独出宴游,非礼也。”又言:“陛下误以臣充嘉王府讲读官,正欲臣等教以君臣父子之道。臣闻有身教,有言教,陛下以身教,臣以言教者也,言岂若身之切哉。”绍熙五年五月,寿皇不豫,疾浸革,龟年连三疏请对,不获命。属上视朝,龟年不离班位,伏地扣额久不已,血渍鹙甓。光宗曰:“素知卿忠直,欲何言?”龟年奏:“今日无大于不过宫。”光宗曰:“须用去。”龟年言:“陛下屡许臣,一入宫则又不然。内外不通,臣实痛心。”同知枢密院余端礼曰:“扣额龙墀,曲致忠恳,臣子至此,为得已邪?”上云:“知之。”孝宗崩,宁宗受禅,是夕召对,宁宗蹙额云:“前但闻建储之义,岂知遽践大位,泣辞不获,至今震悸。”龟年奏:“此乃宗祏所系,陛下安得辞,今日但当尽人子事亲之诚而已。”因拟起居札子,乞日进一通。又与翊善黄裳同奏往朝南内,因定过宫之礼,乞先一日入奏,率百官恭谢。宁宗朝泰安宫,至则寝门已闭,拜表而退。时议欲别建泰安宫,而光宗无徙宫之意。龟年言:“古人披荆棘立朝廷,尚可布政出令,况重华一宫岂为不足哉?陛下居狭处,太上居宽处,天下之人必有谅陛下之心者。”于是宫不果建。迁中书舍人。刘庆祖已带遥郡承宣使,而以太上随龙人落阶官,龟年缴奏,宁宗批:“可与书行。”龟年奏:“臣非为庆祖惜此一官,为朝廷惜此一门耳。夫‘可与书行’,近世弊令也,使其可行,臣即书矣,使不可行,岂敢因再令而遂书哉?”宁宗尝谓:“退朝无事,恐自怠惰,非多读书不可。”龟年奏:“人君之学与书生异,惟能虚心受谏,迁善改过,乃圣学中第一事,岂在多哉!”一日,御笔书朱熹、黄裳、陈傅良、彭龟年、黄由、沈有开、李巘、京镗、黄艾、邓驲十人姓名示龟年云:“十人可充讲官否?”龟年对曰:“陛下若招来一世之杰如朱熹辈,方厌人望,不可专以潜邸学官为之。”寻除侍讲,迁吏部侍郎,升兼侍读。龟年知事势将变,会暴雨震雷,因极陈小人窃权、号令不时之弊。遣充金国吊祭接送伴使。初,朱熹与龟年约共论韩侂胄之奸,会龟年护客,熹以上疏见绌,龟年闻之,附奏云:“始臣约熹同论此事。今熹既罢,臣宜并斥。”不报。迨归,见侂胄用事,权势重于宰相,于是条数其奸,谓:“进退大臣,更易言官,皆初政最关大体者。大臣或不能知,而侂胄知之,假托声势,窃弄威福,不去必为后患。”上览奏甚骇,曰:“侂胄朕之肺腑,信而不疑,不谓如此。”批下中书,予侂胄祠,已乃复入。龟年上疏求去,诏侂胄与内祠,龟年与郡,以焕章阁待制知江陵府、湖北安抚使。龟年丐祠,庆元二年,以吕棐言落职;已而追三官,勒停。嘉泰元年,复元官。起知赣州,以疾辞,除集英殿修撰、提举冲佑观。开禧二年,以待制宝谟阁致仕,卒。龟年学识正大,议论简直,善恶是非,辨析甚严,其爱君忧国之忱,先见之识,敢言之气,皆人所难。晚既投闲,悠然自得,几微不见于颜面。自伪学有禁,士大夫鲜不变者,龟年于关、洛书益加涵泳,扁所居曰止堂,著《止堂训蒙》,盖始终特立者也。闻苏师旦建节,曰:“此韩氏之阳虎,其祸韩氏必矣。”及闻用兵,曰:“祸其在此乎?”所著书有《经解》、《祭仪》、《五致录》、奏议、外制。侂胄诛,林大中、楼錀皆白其忠,宁宗诏赠宝谟阁直学士。章颖等请易名,赐谥忠肃。上谓颖等曰:“彭龟年忠鲠可嘉,宜得谥。使人人如此,必能纳君于无过之地。”未几,加赠龙图阁学士,而擢用其子钦。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