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袁说友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袁说友

作者介绍

袁说友

袁说友   yuán shuō yǒu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本    名 袁说友
字    号 字起岩号东塘居士
所处时代 宋代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福建建安
出生时间 1139年
去世时间 1204年
主要作品 《楚楼》《楚渚宫》《春日怀钱塘西湖》《慈感寺》《慈感寺放生》等

袁说友诗词更多 >>

主要经历

袁说友有才识,忠于国事,为官30年,奏疏多切中时弊,发扬正气。淳熙五年(1178年)曾上疏指出:自绍兴末迄今,宿将多死亡,幸存的也都衰老,新进后生想献身而无门路,朝廷应令内外将帅推举,凡武艺高超、谋略深远、熟悉兵法有志报国者,经考察后予以试用。如所举不实,推举人要重加黜责。淳熙六年(1179年),孝宗召问,又上三策:一要久任统帅,二要选任正、副将官,三要修治兵器。光宗久不上朝,袁说友连续8次上疏力谏。宁宗即位,韩侂胄专权,群小阿附。朱熹、彭龟年等因劾韩侂胄而获罪,遭谴责者达数十人。婺州布衣吕祖泰上书请杀韩侂胄,被罚杖打并流配钦州。袁说友不畏强横,上书阐说:养正气、励风俗要自朝廷始,所以设台谏给侍之官,就是要凭公议、纠官邪,杜绝奸佞,使天下人怕公议;公议则气节立,气节立则惰者勤、私者公、贪者廉、怯者勇。不久,宁宗御批罢去朱熹。袁说友又上疏指出:朱熹的论奏都是爱君忧国之言,一旦被罢,何以服众?并申明:“臣等区区所论,实以国体有关,非止为一朱熹而已。”嘉泰三年(1203年),袁说友以资政殿学士任镇江府知府,辞而未任。不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加大学士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逝于湖州德清寓舍。

主要作品

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袁说友与武汉东湖

“只说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说东湖,一围烟浪六十里,几队寒鸦千百雏,野木迢迢遮去雁,渔舟点点映飞乌,如何不作钱塘景,要在江城作画图。”这是南宋诗人说友的《游武昌东湖》一诗,它向游人展示东湖的游览史在800多年前。如今,在东湖的磨山崖头有一座摩崖石刻,刻写的就是这首诗,向游人展示东湖的游览史在800多年前就已经进行,而在庄重与沉重的文化积淀的摩崖石刻前,古色古香的烟浪亭仿佛从诗中走来,水天一色,波光潋滟,山峦青秀,一诗一亭如陈酿老酒,让人回味无穷。摩崖石刻、烟浪亭和此前建成的清河桥在当年成为东湖火爆一时的“新三景”。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