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莫宣卿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莫宣卿

作者介绍

莫宣卿

莫宣卿   mò xuān qīng

莫宣卿(834-868),字仲节,号片玉,谥孝肃,岭南第一状元。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农历八月十七日出生在封川县文德乡长乐里(今广东封开县河儿口镇西村)。两广的第一个状元,也是我国科举制度时代最年轻的状元,高中时只有17岁。莫宣卿墓在河儿口镇西村东坡锣鼓岗上
本    名 莫宣卿
别    称 宣卿公
字    号 仲节片玉
所处时代 唐代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封川县文德乡长乐里
出生时间 公元834年
去世时间 公元868年
主要作品 《百官乘月早朝听残漏》《句》《答问读书居》《赋得水怀珠》《句》等
主要成就 岭南第一状元,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内阁中书大学士。

莫宣卿诗词更多 >>

状元故里——河儿口镇西村

广东封开,古称封川,有岭南古都之誉,亦是远古岭南土著文化发祥地之一。该县的河儿口镇历史悠久,出了唐代岭南第一个状元莫宣卿,故西村村称为“状元故居”、“状元村”。

生平

莫宣卿的生平业迹不显,存世的诗作也仅三首半,但由于是广东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他的传奇式事迹及影响仍在岭南文化史上占有不容忽略的地位,为后人所尊崇。

莫宣卿,广东封川县(今封开县)人。字仲节,号片玉。生于唐文宗大和八年(834) 农历八月十七日。约卒于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唐宣宗大中五年(851)钦点状元。

莫宣卿为遗腹子,母亲梁氏因家境困难,改嫁开建县(今封开县南丰镇)莫及芝。莫宣卿七岁能诗。一次受群童欺侮他愤然在沙中写诗一:"我本南山凤,岂同凡鸟群。英俊天下有,谁能佑圣君。(前面句载《全唐诗》,后两句载《开建县志》)。莫宣卿稍大入乡校,就读于名师梁明甫。十二岁举秀才,后在麒麟山侧建一书屋,刻苦改读。诗《答问读书居》云:"书屋倚麒麟,不同牛马路。床头万卷书,溪上五龙渡。井汲冽寒泉,桂花香玉露。茅檐无外物,只见青云护。"(见《全唐诗》十七册)。

唐宣宗大中五年,十七岁的莫宣卿廷试第一,钦点状元。有一首《及第自咏》云:"羽翼高飞到碧霄,鹏程万里岂知遥。才吞王母千年药,便夺龙头第一标。脚下云霞随地起,眼前尘土霎时销。万金书寄南归雁,三级天门已一跳。"

莫宣卿中状元后,出任翰林院修撰,赐内阁中书大学士。莫宣卿思念生母,上表陈情,请求出任南方地方官。宣宗封其为台州别驾,莫宣卿离京时众官相送。同榜进士柳珪赠诗一首:《送莫仲节状元归省》。诗:"青骢聚送谪仙人,南国荣亲不及君。椰子味从今日近鹧鸪声向旧山闻。孤猿夜叫三湘月,匹马时侵五岭云。想到故乡应腊过,药囗犹有异花薰。" (见《全唐诗》十七册)。

莫宣卿荣归故里,奉母携眷赴台州上任。不幸病逝于途中。安葬于封州文德乡锣鼓岗(今河儿口镇)。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封州刺史李邦昌上奏唐懿宗,敕封莫宣卿为正奏状元,谥孝肃。

莫宣卿状元祠

座落在封开县河儿口西村的状元祠,气势非凡,幽雅别致。传说,西村当时未有状元祠,只有乡贤祠,而最早的状元祠应是如今的“大梁宫”,由梁姓族人兴建的,梁姓与莫姓有姻缘关系,即莫宣卿的恩师梁明甫是莫宣卿的舅舅,在莫宣卿中状元后,梁明甫便筹资兴建,称为“

唐末咸通十一年,公元八七一年,封州刺史李邦昌表书懿宗皇帝,奏浩莫宣卿谥为“孝肃”,乡族才将乡贤祠改为状元祠。清代重修,光绪甲申年三月十四日,祠移至今西村良种场位置。封川县志》载:封川状元祠“在文德乡长乐里(今西村一带)祀唐状元莫宣卿。”由两柱雕龙冲天式单檐组成的清彩绘顶,巍巍状观,有大殿三间,大门上方中间竖匾额题有乾隆手迹的“孝肃状元”四个大字,祠内珍贵古物繁多,香火鼎盛。

状元祠是历代莫氏后裔望祠祀祖的地方,也是历朝地方官上香朝拜的场所。唐刺史白鸿儒于此观莫宣卿诗卷,兴叹“如真金美玉,不落形迹,如化工生物,不事妆点,而生气宛然如在也”;宋进士莫天佑发出“凤昔临封一僻隅,先生特起扫云衢”之感触;明知县方尚祖也有“平桥横跨祠前锁,四野流霞万树霜”的概叹;清仪光中情难自禁:“大魁公肇始,文德此事新。

状元祠,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被毁。一九九六年,移至此地重建状元祠。

状元祠内现存有“孝肃状元”石刻两块,记述为清乾隆四年雕刻阳文,一块竖匾镶在祠门上方,高一点五米,宽八十公分,花纹雕边。另一块在祠内三进莫宣卿像后为横匾。刻字清晰可见,花纹玲珑。“考肃状元”石竖匾高悬门顶,此匾是镇祠之宝,是西村遗存的皇帝手迹,状元祠殿堂设莫宣卿坐像,由名师用樟木雕刻,涂金粉妆身,高一点八米,座高四十公分。于在二00五年农历八月十七日开光揭幕。

当地的旧县志记述,状元坊在封川县前街,清隆庆四年知县朱武为状元莫宣卿建。西村明清时有状元坊和长乐里坊已毁,仅存坊塾。封川县志载,莫宣卿墓在县北百十里文德乡锣鼓岗,碑石尚存。即现河儿口镇新街邻侧。墓大开阔,座东向西,通墓处路口有莫宣卿墓之牌坊。诗云:“村中一亩地,祖建镇中位,华丽十二座,一毁尚余二。”西村原有清乾隆年间建的古居遗迹十二处,一场大火烧毁十座,现仅存二座,保存完美。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