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柴成务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柴成务

作者介绍

柴成务

柴成务   chái chéng wù

(934—1004)宋曹州济阴人,字宝臣。太祖乾德六年进士。授峡州军事推官。太宗朝累任监司,有能名。以光禄少卿使高丽,高丽人皆信服。淳化中召拜司封郎中、知制诰。真宗即位,迁给事中,历知梓、青、扬州。官终判尚书刑部。
本    名 柴成务
字    号 宝臣
所处时代 宋代
出生地 曹州济阴
出生时间 934年
去世时间 1004年
主要作品 《禁林宴会之什》《赠淳于公归养》
主要成就 状元、国子博士

柴成务诗词更多 >>

柴成务简介

《宋史》有传。生于唐后帝清泰元年,卒于宋真宗景德元年,年七十一岁。博闻稽古,有声词学。乾德中(公元九六五年左右)登进士甲科。起家陕州军事推官。累迁户部判官,本曹郎中。以光禄少卿奉使高丽国人信服。历官中外,皆有能名。真宗即位,迁给事中。受诏与钱若水等同修《太宗实录》。书成,知扬州。官至尚书刑部。成务著有文集二十卷,(具见于《宋史.本传》)行于世。

举进士

柴成务出身于官宦之家。其父柴自牧,擅长诗文,举进士,官至兵部员外郎(注:职事官,与兵部郎中协助尚书、侍郎参掌本部事务,正七品)。967年,柴成务参加开封府府试,宋太祖的弟弟、皇嗣、开封府尹赵光义早就得知他才华出众,就把他定为第一名。次年参加礼部省试、殿试,柴成务大魁天下。状元及第后,柴成务先后出任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西旧陕县)军事推官(注:地方官,从八品),曹州(今山东省荷泽市)、单州(今山东省单县)观察推官(注:地方官,从八品),官衔也升为大理寺丞(注:国家最高审判机构,正八品)。

出任光禄少卿

976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即位,是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柴成务转为太常丞(注:从七品),出任陕西路转运副使,赐绯;不久又升为殿中侍御史(注:职事官,正七品)。983年后,柴成务历任果州(今四川省南充市)、苏州(今江苏省苏州市)知州(注:地方官),两浙路转运使。官衔为户部员外郎(注:正七品),入直史馆,参加修史。太宗赐其金紫,即三品以上大员服饰。不久又出任户部判官,迁本曹郎中(注:从六品)。太宗选郎官为少卿监,柴成务入选,并出任光禄少卿(注:掌管祭品的光禄寺副长官,正六品)。虽然柴成务仕途一帆风顺,但他极尽克己奉公之道,深受皇帝赏识和百姓拥戴。

出使高丽国

淳化二年(991年)三月,柴成务奉太宗之命以户部郎中出使高丽国。当时,高丽国盛行迷信,每次宋使到后,都必须选择良辰吉日,才能见到高丽王。柴成务到达高丽后,住了一个多月还未见到高丽王。于是,致书高丽王,言明厉害,希望能尽早接见受命。高丽王答应天晴后接见。柴成务又致信反复开导,高丽王便于次日接见受命。 回国后,出任京东转运使。不久,黄河在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市)决口,京东大面积受灾。柴成务上疏说:“河水所经地肥淀,愿免其租税,劝民种艺。”太宗准其奏。柴成务被召拜司封郎中(注:掌封爵、承袭等事,从六品)知制诰,负责起草制、诏令、诰、赦书等,太宗赐钱30万嘉奖他京东之行。吕蒙正为相,柴成务因与其有姻亲关系,自请辞职,太宗不准。

农民起义

993年,他再受恩宠,又知给事中(注:分治门下省日常公务,正四品)。四川农民起义被镇压后,柴成务曾去安抚,改左谏议大夫,知河中府。 宋法制因唐律令、格式,而随时损益,则有《编敕》,一司、一路、一州、一县又别有《敕》。建隆初,诏判大理寺窦仪等上《编敕》4卷,凡106条,诏与新定《刑统》30卷并颁天下,参酌轻重为详,世称平允。太平兴国中,增《敕》至15卷,淳化中倍之。咸平中增至18555条,诏给事中柴成务等芟其繁乱,定可为《敕》者286条,准律分12门,总11卷。又为《仪制令》1卷。当时便其简易。大中祥符间,又增30卷,1374条。又有《农田敕》5卷,与《敕》兼行。

编撰《太宗实录》

至道三年(997年),太宗驾崩,赵恒登基,是为真宗。柴成务出知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又改知青州(今山东省青州市),柴成务上疏称:“请待太宗永熙陵封土后再到任”。不久,奉诏与钱若水等编撰《太宗实录》。书成,出知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十年前发生过府库被盗案,至今未破,几任知府都因此被贬。刑部御史叫他好自为之。临行前,柴成务请刑部隔三天下一道催办公文。到扬州后,他怀疑这件积案与府衙家贼有关,遂注意府吏的神色变化。不久,柴成务就发现有个名叫汪图利的人神情举动异常。一个月后,他收到了刑部的第十道公文。经巧妙设计,就将其与江洋大盗苟七勾结的罪行查实,搜出全部赃银。整个扬州人心大快,交口称赞,以为神明。

挂官而去

力破扬州十年的积案后,真宗诏还,出判刑部事(注:刑部长官,从二品),负责全国死罪的复审及官员冤案的昭雪。刑部有一小吏对他傲慢无礼,柴成务勃然大怒,杖责了他一通。那小吏便击登闻鼓告御状,真宗诏令调查处理此事。柴成务叹曰:“长官杖一胥而被劾,何面目据堂决事耶!”三朝元老遂挂官而去,归隐田园,66岁才得贵子。景德元年(1004)年,柴成务病故,享年71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柴成务一生为国为民,死后谥“忠文”。

《宋史》列传

柴成务,字宝臣,曹州济阴人也。父自牧,举进士,能诗,至兵部员外郎。成务乾德中京府拔解,太宗素知其名,首荐之,遂中进士甲科,解褐陕州军事推官。改曹、单观察推官,迁大理寺丞。太平兴国五年,转太常丞,充陕西转运副使,赐绯,再迁殿中侍御史。八年,与供奉官葛彦恭使河南,案行遥堤。历知果、苏二州,就为两浙转运使,改户部员外郎、直史馆,赐金紫。入为户部判官、迁本曹郎中。太宗选郎官为少卿监,以成务为光禄少卿。俄,奉使高丽,远俗尚拘忌,以月日未利拜恩,稽留朝使。成务贻书,往反开谕大体,国人信服,事具《高丽传》。淳化二年,为京东转运使。会宋州河决,成务上言:“河水所经地肥淀,愿免其租税,劝民种艺。”从之。召拜司封郎中、知制诰,赐钱三十万。时吕蒙正为宰相,尝与之联外姻,避嫌辞职,不许。俄与魏庠同知京朝官考课。四年,又与庠同知给事中事,凡制敕有所不便者,许封驳以闻。蜀寇平,使峡路安抚,改左谏议大夫、知河中府。时银、夏未宁,蒲津当馈挽之冲,事皆办集,得脱户八百家以附籍。府城街陌颇隘狭,成务曰:“国家承平已久,如车驾临幸,何以驻千乘万骑邪?”乃奏撤民庐以广之。其后祀汾阴,果留跸河中,衢路显敞,咸以为便。真宗即位,迁给事中、知梓州。未几代还,又遣知青州,表求俟永熙陵复土毕之任。旋,受诏与钱若水等同修《太宗实录》,书成,知扬州。入判尚书刑部,本司小吏倨慢,成务怒而笞之,吏击登闻鼓诉冤,有诏问状。成务叹曰:“忝为长官,杖一胥而被劾,何面目据堂决事邪!”乃求解职。景德初,卒,年七十一。按:以上具见于《宋史》列传第六十五

为国子博士

成务有词学,博闻稽古,善谈论,好谐笑,士人重其文雅。然为郡乏廉称,时论惜之。文集二十卷。成务年六十六始有子,比卒,裁六岁,授奉礼郎,名贻范,后为国子博士。论曰:泌述唐、汉之治,台符陈商、周之鉴,历布腹心,奏议反覆论当世事,尽言无隐。何建五议,纶摭十事,皆切于辅治。何勤接士类,纶乐于荐士,皆足以仪表当世者也。去华颇尚气节,而能作成后进;黄目属辞淹缓,而著述浩瀚;成务寡清白之操,而专对不辱,俱有足称者焉。遗址:江山市长台镇中心街两块古代名人碑。大的石碑长3.46米、宽0.81米、厚0.11米,石碑上自右至左刻着宋开宝元年(968)状元柴成务、宋元丰八年(1085)进士柴纯臣等27位进士;小的石碑长0.73米、宽0.50米、厚0.11米,石碑上自右至左刻着宋、明等朝代的19位进士。据《江山市长台镇志》记载,“柴氏宗祠于嘉庆十四年(1809)修造,咸丰八年(1858)被毁又重建。民国31年被日军全部焚毁。” 以1858年重建柴氏宗祠推测起来,这两块古代名人石碑距今已有149年了。柴氏古代名人石碑是目前江山市唯一的历代祖先官阶实名物证。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