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安德裕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安德裕

作者介绍

安德裕

安德裕   ān dé yù

安德裕(939—1002),朔州(今山西朔州),字益之,一字师皋。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己巳科状元。
本    名 安德裕
所处时代 宋代
出生地 山西(朔州)
去世时间 一oo二年
主要作品 《送僧归天甯万年禅院》

安德裕诗词更多 >>

基本介绍

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五年,年六十三岁。父重荣,为晋成德军节度使。兵败,德裕为父友军校秦习匿而养之,因姓秦氏。世习兵家,以弓矢狗马为事。德裕孩提时,即喜笔砚。及就学博贯文史,精于礼传。习卒,德裕服三年丧,乃还本性。开宝二年,(公元九六九年)擢进士甲科。历大理寺丞,著作佐郎。太平兴国中,累迁秘书丞,知广济军。时军城新建,德裕作军记及图经三卷,优诏嘉奖。累官金部郎中,出知睦州,还判太府寺,卒。德裕著有文集四十卷,《宋史本传》传于世。

人物生平

安德裕父亲安重荣是后晋成德军节度使,因举兵反叛败亡。乳母抱他跳入水中,被卫兵发现,抓住交给军校秦习,秦习与安重荣有旧交,遂将他藏匿起来,改姓秦。安德裕从小喜爱笔砚,见到文字就诵读。他少年有志,蔑视权贵,学习刻苦,通晓文史,尤精于《礼记》、《左传》、《汉书》。秦习死后,他为其守孝三年,然后改回本姓。秦习家人将家产悉归安德裕,安德裕推辞道:“这些家产,与我何干!大丈夫应自己建功立业,博取富贵,岂能屑屑于他人财富?”此举受到世人赞许。安德裕中状元后,历任归州军事推官、大理寺丞、著作郎、秘书丞。知广济军后,著《军记》、《图经》三卷,受到太宗嘉奖,改任太常博士。太平兴国八年(983),安德裕任秦州通判。雍熙元年(988),迁主客员外郎,通判广州,未及赴任,宰相李昉举荐说他有史才,即以本官入直史馆。淳化四年(993),出任“壬辰科”主考官。至道元年(995),进献《九弦琴五弦阮颂》,其文采倍受太宗嘉赏。第三年,转金部郎中,出知睦州。回京后,判太府寺。咸平五年(1002),病逝于家,享年63岁。安德裕性格耿直自负,喜欢奖掖后辈。文学家王禹偁、状元孙何均得到其关心与帮助。但安德裕嗜酒太过,常为时人议论指责,故官位不显。安德裕著有文集四十卷存世。其子安守亮,三年后也考中进士第一。他们父子成为宋代最早的父子状元。

相关诗词

送僧归天宁万年禅院迹自青门远,田衣贲在躬。旧房千峤外,归棹五湖东。地力姜畦沃,年支芋盎充。从支乃荣道,一与祖心同。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