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程师孟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程师孟

作者介绍

程师孟

程师孟   chéng shī mèng

(1009—1086)宋苏州人,字公辟。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历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州路刑狱,徙河东路。晋地山谷春夏多水,师孟出钱开渠筑堰,淤良田万八千顷。自江西转运使改知福州,治行为东南之最。累知广州、越州、青州,为政简严,痛惩豪恶,民为立生祠。
本    名 程师孟
所处时代 宋代
出生地 吴县(今江苏苏州)
主要作品 《渔家傲》《醉石》《宝严院》《次韵元厚之少保留题朱伯原秘校园亭三首》《次韵元厚之少保留题朱伯原秘校园亭三首》等

程师孟诗词更多 >>

人物简介

程师孟,字公辟,号正议,立信三子,吴县人(今江苏省苏州市)。生卒年不详,寿七十八;宋景佑元年(1034年)娶唐朝秘书监贺知章后裔贺仿之女,生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卒于元丰六年七月(1083年农历7月),师孟将她妆奁之类的东西全部送人。元丰七年三月(1084年农历3月)下葬于桃花之坞(今江苏省苏州市),寿六十九,累封长乐郡君。生有十一子二女:宽,嘉佑六年(1061年)王俊民榜,文科进士,十年没做成官(1061至1071年)。有大抱负,识时务。皇上即位,下诏请求直言时敝,上书献计献策几万字。当时考取了功名的第一名,还没当上官,就和他弟弟七人卒在父母亲前面,只剩下三个弟弟陪伴父母左右。容,讳德叟,任开封府阳武县县丞;宏,直州军事推官;纯叟,承务郎;二女:长女嫁郊社斋郎郭钧,次女嫁颖昌府长社县令陈廓。孙男女有十二人。著有《奏稿》1卷,《续会稽掇英录》20卷、《广平奏议》15卷、《诗集》20卷、《长乐集》1卷。

仕途

师孟幼时聪慧,年五六岁便会作诗。景佑元年(1034年),张唐卿榜,考取文科进士。初任光水钱塘县令及桂州通判。庆历中(庆历:1041年至1048年)改知南康军,楚、邵二州,任夔路提点刑狱。(宋代的刑狱提点主管所属各州的司法和监察,兼管农田水利),后转任河东路刑狱提点,泸水一带西戎多次进犯渝州边地,使者治所在万州,相去很远,有敌警讯,率兵一整天才能到。程师孟奏请迁路治到渝州。夔州路部没有常平粟,奏请建常平仓。恰逢凶年歉收,赈济饥民不足,即下令调用其他的储备粮,不等向上报告。官吏害怕,告诉他这样做不行。师孟说:“一定要等待报告,挨饿的人都饿死了。”最后还是开仓放粮。辖区内有很多傍接山谷的土地,每年春夏大雨,水势大而浑浊,俗称“天河”。师孟因筑堰开渠,利用此水来灌溉良田一万八千亩。他总结经验,写成《水利图经》,颁发各州县。嘉佑元年九月(1056年农历9月)嘉佑八年(1063年),任洪州知州。洪州经常有水灾,师盂积石为江堤,开渠章沟,设北闸以调节水的升降,洪州水患遂免。治平元年(1064年),入京任三司都磨勘司,管理河北四榷场事务。有一次,皇帝命他招待辽国使者萧唯辅,接伴契丹使,萧惟辅说:“白沟之地属于宋、契丹相连地区,现在南朝(指宋朝)植柳数里,而以契丹人在界河捕鱼为罪,难道有这样的道理吗?”师孟说:“两朝都应当遵守誓约,涿郡有案牍条文可以供检查督察,你舍弃文书,凭口说,岂不是想生事吗?”萧惟辅惭愧地辞谢而去。治平三年(1066年),任江西路转运使。袁州发生了盗患,因本州的小吏充当他们的耳目,好久不能抓到他们,师孟捉拿几个小吏审讯送狱后,盗贼即被擒获。

政绩

在福州政绩:熙宁元年九月(1068年农历9月),以光禄卿出任福州太守。为政简易严明,痛惩地方豪恶,审理案件,公正无私,下属都不敢蒙蔽他。曾在福州当过四十年的老吏夏铧说:他见过太守多人,没有一个不受他们欺骗,只有两位太守是例外,师孟便是其中之一个。善作,简明率直,有自乐天之风,诸多改革,被誉为:“发隐摘伏如神”。福州旧有子城,建筑甚为坚固,宋初统一全国后,朝廷令将子城拆毁,余下的只有3尺,不能防御盗贼。历任太守均准备修建,均因费用大而作罢。师孟一来福州,就对转运使说:“我只要20万缗钱,就能修建子城。”熙宁元年冬(1068年冬),与陈襄、沈公仪、湛仲膜、刘执中、杜伯通、马益损游乌石山。乌石山,又名道山,在今福建省福州市中部。师孟登山揽胜,认为此山可比道家的蓬莱、方丈、瀛洲,遂改名:“道山”。据<<神解记>>记载山上有三十三景,因为没有标识,有的景物无处可寻,有的景物产生争议。师孟进行搜访,祥加考证,核定各景名称如“天章台”、“冲天台”等。均用篆书写,刻在岩石上,又增建了“道山”等三景。加上旧的和现在有的,称为三十六景。后来又发展很多景物,至宋末统计,已有四十九景,但人们仍称乌石山三十六奇,这名称就是师孟确定下来的。熙宁二年四月(1069年农历4月),修建原有城墙,并扩建东南隅,城周长950丈,厚4丈。前后仅费19万缗钱,又以余力浚河湟,历时仅用半年。福清县香岩寺与洋屿村民争讼,历久未决。师孟上奏朝廷,凡沿海泥淤地方,应准许人民筑堤为田,遂结束这桩讼案。熙宁三年(1070年),福州庙学大兴,他决定在庙学花园内添建教授宿舍。教授有宿舍,自此时始。福州旧威武军门(今鼓楼前),自前任太守元绛建有双门,师孟便利用那些楼房,设置铜壶滴漏,用击鼓方法,通告市民,作为标准时间。现代王勇坚说,宋朝福州太守程师孟在鼓楼设置的铜壶滴漏,早已失传。其最大特点是每隔一刻钟左右,“铙神”(机器人)能在水力机械作用下自动击铙8下。该装置在中国水钟发展史上可谓少见,在宋、元、明时期,是计量时间的标准器具,并设置在皇家钟鼓楼上,现代人称它是真正的老北京时间。现代王勇坚说,现在制作的铜壶滴漏是一座采用金属铜、高档拔萝格木材制作的仿古水钟,有自动报时功能。漏壶之水能循环使用,定期更换。规格尺寸2.5米×2.5米×2米。日、月、星壶按文献记述尺寸全铜铸,受水壶中央标尺能随水量大小而升隆,并记录显示时间。万分壶之水流向铙神水壶,使其每30分钟击开铙神控制器击铙8下。滴漏建成,师孟在漏室中题诗二,其一云:“台门新漏一声闻,此时朝昏百刻分;他日郡人思太守,也须谈及叶参军。”叶参军,指当时工程技术总监叶左院。由此可见程公不贪功的高尚品格。其二云:“风雨虽昏漏不移,百年应未失毫厘。须知万户千门里,正得人间吉凶时。”吉凶时,指准确报时十分关键。由此诗可见程公对报时人的严格要求,特别强调其责任重大。师孟提倡植榕,绿化福州,还留下不少诗篇和“霹雳岩”、“天章台”、“冲天台”、“光禄吟台”、“宿猿洞”等题刻。光禄吟台,又称“玉尺山”,位于光禄坊东北口,宋代法祥院遗址。宋熙宁三年(1070年),光禄卿、福州太守师孟常游此,篆“光禄吟台”。现在还保留着清代曲池、石桥、小亭等景观,并有宋至民国十余段摩崖题刻,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他还采取一些有益于民生和文教的措施,如罢用铁钱,救灾荒,聘贤才,兴教育等。福州人民感激地说:“国家历任福州太守,谢泌以惠受著名,蔡襄以严肃见称,程公可谓两者俱备。”师孟性又喜游览名胜,曾上乌石山,赞赏山川之美,因建亭其上,名“道山亭”,他又游闽山保福寺,僧人为此刻“光禄吟台”于石。师孟又在乌石山建道山亭,《乌石山志》记载:在天章台左,前际海门,回览城市,可比道家蓬莱、方丈、瀛洲,因篆书镌“道山亭”三字,曾巩作记,林希书而勒诸碑。后亭圮碑没。明万历(万历:1573至1620年)初,提学副使胡定复作道山亭,诸士于亭侧竖感知碑,林熑为记。道光二十年(1840年),神光僧镜妙重建。现八角型的道山亭是1955年重建的,高4米、直径4米,上部重檐翘角,仰面四层叠井,六向设美人靠,木构加纹绘。2008年又修饰一新。元丰二年(1079年),请当时福州太守曾巩作《道山亭记》,为道山亭写记,使道山亭随曾巩大名,流传千古。2008年,在道山亭北面重建了《道山亭记》碑,碑文由现代书法家张潜华先生题写。宋熙宁三年(1070年),在福州任职虽仅有一年九个月,但百姓感念他的治绩和官德,为他建生祠于乌石山千福寺(后乌石山生祠已废),并在祠旁立有诗碑,镌刻他的诗作。他虽不是福州人,但对福州人民贡献很大,《宋史》对于他治理福州的政绩:“筑子城,建学校,治行最东南”这十一字的评价。在广州政绩:熙宁三年六月(1070年农历6月),调任广州知州。熙宁四年(1071年),再任经略史。熙宁四年十月(1071年农历10月),知州师孟“举大筑”西城,避开“弥旬涉月而不休”的多雨季节。熙宁五年春(1072年春),主要工程完工,“无一朝之雨而落”。熙宁五年正月十七(1072年农历1月17日),“新城见于水中,逾数刻不没,海旁之民走观者无不骇异”,皆认为是南海神显灵所致。筑城之事遭到流言蜚语,师孟易职之事布于朝野,“藩汉之民”至庙乞神,皆如所愿。熙宁六年二月(1073年农历2月),升迁为谏议大夫,再任广州知州,官民又以为南海神庇佑而致。师孟在广州“为守四年”,“谷登民阜,冠盗衰急,而瘴疬不作,蒙神之助居多”。熙宁六年十二月至熙宁七年十月(1073年农历12月至1074年农历10月),师孟六谒南海神,祈谢神降甘霖。先是熙宁六年十二月至熙宁七年正月(1073年农历12月至1074年农历1月),“以天久不雨”,祭祀天地百神及名山大川,师孟率广州地方官员赴南海庙祭祀;此后,“两祷两谢,获应颇异”。熙宁七年八月(1074年农历8月),“上以久旱,精祷天下名山大川”,师孟第五次奉诏“致祠南海洪圣广利昭顺网”,精诚所至,“已而休应,云获复命,行赛谢之礼。三祈三报,南海神灵异一斑。熙宁七年正月十五(1074年农历1月15日):与金君卿、李宗仪、许彦先同游广州药州。熙宁六年十二月至熙宁七年四月(1073年农历12月至1074年农历4月):四谒南海广利昭顺王,师孟之子德叟、义叟陪位。熙宁七年正月二十三日(1074年农历1月23日):在广州府南海东庙立石,碑文陈述了师孟在南海东庙祭拜神灵的过程和当时祭拜神灵的状况。熙宁八年五月十日(1075年农历5月10日),代还,同郡守僧彦游,师孟之子德叟、义叟、纯叟待行。师孟在广州治理时大力提倡国际贸易,增加税收,使广州居民安居乐业。

仕途后期:

师孟为贺契丹主生日诞辰,到涿州,契丹排列入席位置,迎客的人向正南而坐,涿州的官吏向西而坐,宋使向东而坐。程师孟说:“这是看不起我。”不入席就座。从太阳偏西一直争至黄昏,跟随他的人为他担惊失色,师孟语辞气概更加坚毅,叱责傧相改变安排,于是,改为要迎客的人坐西向东。第二天,涿人在郊野为他饯行,他疾驰而过,头也不回。熙宁九年(1076年),入京任给事中,集贤殿修撰,都水监。熙宁十年五月至元丰二年(1077年农历五月至1079年),任越州太守,升京东安抚使,正义大夫。元丰三年(1080年),出治青州。元丰四年(1081年),告老还乡,返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师盂历宫大郡,用法公正,几豪强犯法的一律严治,不畏权势。书法家米芾说:“程师盂以文学登科,以政绩升迁,以言语折服敌人,以恬退告老。”到处都有政绩表现,洪、福、广、越州皆有生祠。目前,各地生祠,仍未找到。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