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曾怀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曾怀

作者介绍

曾怀

曾怀   céng huái

曾怀(一一○六~一一七四),字钦道,泉州(今属福建)人,晚寓常熟,公亮曾孙。南渡初,以父任授和州乌江令。高宗绍兴十四年(一一四四)知淳安县(明嘉靖《淳安县志》卷九)。孝宗隆兴初知真州(明隆庆《仪真县志》卷五)。乾道二年(一一六六),为户部侍郎;五年,擢尚书;八年,拜参知政事;九年,除右丞相。淳熙元年卒,年六十九。元卢镇《重修琴川志》卷八有传。今录诗二首。
本    名 曾怀
字    号 钦道
所处时代 宋代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常熟
出生时间 1106年
去世时间 1174年
主要作品 《恭和御制玉津园宴射》《恭和御制玉津园宴射》
主要成就 擅长管理经济

曾怀诗词更多 >>

历史记载

据载:其祖父:曾孝宽,资政殿大学士右承相,赠右光禄大夫太师秦国公;曾祖父:曾公亮,丞相太师太傅太保侍中鲁国公。宋徽宗宣和元年己亥(1119年),父亲曾诚,授参议郎奉直大夫秘书少监,赠太师秦国公。曾怀自少受到良好的教育,世家熏陶,使他养成以“清约自持”的品德。初当金坛主簿,官职虽然微小,可是他具有“方重之德”,认真进行“劝学”,多方面帮助穷困的孩子读书,做到尽心“惠民”,所以很受当地百姓的拥戴。曾怀(2张)曾怀以父恩授金坛(今江苏常州)主簿。南渡后,授乌江令,寻改浙西帅司干官。绍兴三十二年壬年(1162年),提举西浙市舶,有《四明鲁国曾宣靖公祠堂记》,文中除记叙曾公亮之外,还提及蔡襄守钱塘事迹。不久,晋知江州。孝宗践阼(1163年),改知真州。后除度支员外郎。孝宗乾道二年丙戌(1166年),由郎官擢为户部侍郎;

为官经历

继升为尚书。孝宗乾道八年壬辰(1172年),以 户部尚书曾怀赐出身,参知政事。与梁克家同为右丞相。孝宗乾道九年癸巳(1173年),右丞相梁克家与同知枢密院张说议使事不合。请求去;罢梁克家右丞相位,以观文殿大学士知建宁府。此时,便剩下曾怀辅政了。淳熙元年甲午(1174年)七月壬辰,曾怀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太平兴国宫、迁光禄大夫,复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以疾免朝参,惟令入堂治事,遇大政则宣引曾怀。曾怀因长期劳碌,身体瘦瘁,几乎已经不能行动,可是朝中无人,还是要带病上朝。皇帝看到他如此,予以优厚的对待,特于后宫制紫金鱼袋赐轻带以称其体。曾怀自少受到良好的教育,世家熏陶,使他养成以 清约自持 的品德。初当金坛主薄,官职虽然微小,可是他具有方重之德,认真进行劝学,多方面帮助穷困的孩子读书,做到尽心惠民,所以很受当地百姓的拥戴。

体恤百姓

南宋时候,社会不安,天下涂炭,王朝的地方官员对老百姓重征勒索,致使盗贼遍处,作案者多。曾怀本着关心下属百姓出发,向皇上陈明在兵弱财匮的时候,应该以轸恤为心,以牧养为务,尽快把一些无关重大的犯放出去,一方面可以安辑流亡,一方面好让这些人回家种田,发展生产,维持家计。在积贫积弱、宦阉恣横的南宋王朝中,一直难为认真执行,没法付诸实现。在捍卫国土上,曾怀虽然不是赵宋王朝一位什么将才,可是他以匹夫之责,悉心尽力,于时危势逼之间,都也做到异乎一般之一。当他知真州的时候,练兵恤民,颇有政声,尤以训练民兵有纪律,让张魏公浚督师看到了,大为奇之,对他称赞不已。

善理财政

曾怀为官出色的地方,还是在于他善理财政。当他除户部侍郎的时候,采取均役、限田、抑游手、定赏罚、劝课农桑等等发展生产的积极办法。诸如对江淮一带,作限定禁令、丞植桑三万株至六万株,守、倅部内植二十万株以上,并论赏有差。还向孝宗皇帝奏说: 江西路营田四千余顷,已佃一千九百余顷,租钱五万五百余贯,若出卖,可得六万五千余贯;及两浙转运司所托,已佃九十万亩。合而言之,为数浩瀚。今欲遵元诏,见佃愿买者减价二分。民间会子破损,别造五百万换给;而对于 损会贯百线数可验者,并作上供钱入输,巨室以低价收者坐之。曾怀还受诏同共措置,铸提领措置会子库 印。此中,凡五年,未尝以钱谷语人;凡钱欲之数、州郡所积与夫出纳之多寡,纤悉必记。一时间,褒言以耳,可是曾怀在他的奏摺措词上,还是很谦虚的,他说:臣不敢进生财之说,亦不敢进苦节之说,但量入为出,使天下之财足天下之用。

勤政为公

曾怀持勤政为公,存心爱民虽然没法挽救毫无生气、奄奄待毙的赵宋王朝,但能做到不及民而用度足,却也算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了。孝宗皇帝即位,虽然有志锐图恢复,诸如用虞允文、陈俊卿、王十朋、梁克家、朱熹等一班文臣武将,堪称智勇兼优,作为振兴赵宋王朝,诚亦俱足深恃。可是政府内部,忠奸正邪两立对垒,阉宦恣横,于是任人不专,更换迭出,致使奸人有隙可作其乱,而忠臣无机可展其才。曾怀为官,秉公处事,尽忠效力,推贤扬善。每当建言的同僚受贬谪,不无婉言向孝宗建言:“勿以一人嘉之而用。亦勿以一人谤之而去”。可是不久,连他自己也受台官詹元宗、李棠言事所论劾。曾怀对此,感触沉重,立即求退。后来,经查三司言无实迹,孝宗皇帝才顿然大悟,责元宗、李棠等之罪,恢复曾怀老病交并,已经不能入堂治事了,于是请罢。翌年,淳熙二年乙未(1172年)三月卒。史志称曾怀为相侃侃,得大臣体。尝言“事大者视之以小,事小者视之以无”,以为名言。入祀泉州府学乡贤祠。妣韩琦女,加封至鲁国夫人,生子三,长说曾宫(通直郎),次说曾密(承一郎)三说曾宁(通判)。著有《曾怀文集》三卷。殁,归葬虞山,现有曾丞相墓在五大石洞。遗著有《少保文集》30卷。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