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卢氏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卢氏

作者介绍

卢氏

卢氏   lú shì

卢氏,许州(今河南许昌)人。能作墨竹,梅尧臣有《墨竹》诗题之。事见《图绘宝鉴》卷三。
全宋诗
本    名 卢氏
所处时代 宋代
主要作品 《凤栖梧/蝶恋花》《绝命词》《送夫赴襄阳》

卢氏诗词更多 >>

建制沿革

卢氏县境,先秦时期,为古虢国莘地。秦朝,属三川郡。汉代,高帝二年(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始置卢氏县,属新设的弘农郡。三国时期,属曹魏,隶恒农郡。隋代,初属弘农郡;恭帝义宁元年(617年)置虢郡,辖卢氏、弘农、桃林3县。唐朝,贞观八年(634年)徙郡治于弘农,五代、宋、金因之。元代,今之嵩县、栾川、卢氏3县属南阳府嵩州。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归陕州,属河南府。清代,属陕州。民国二年(1913年),属豫西道;民国三年(1914年),豫西道改河洛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河洛道直属河南省;民国二十年(1931年),属陕州十一区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8月属第一专署;10月,三川、栾川、陶湾、庙子四镇划归新设的栾川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属陕州专区,1952年划归洛阳专区,1986年为三门峡市属县。

行政区划

截至2012年,卢氏县下辖9镇10乡,分别为城关镇、东明镇、杜关镇、官道口镇、范里镇、五里川镇、官坡镇、朱阳关镇、双龙湾镇、文峪乡、横涧乡、汤河乡、瓦窑沟乡、双槐树乡、狮子坪乡、徐家湾乡、潘河乡、木桐乡、沙河乡。共有352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卢氏县地理位置图卢氏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3°33′-34°23′、东经110°35′-111°22′之间。地处黄河、长江分水岭南北两麓,跨崤山、熊耳、伏牛3山,北邻灵宝市,东连洛宁县、栾川县,南接西峡,西和西南与陕西省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接壤。县境东西宽约72公里,南北长约92公里,总面积3665.2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地质卢氏县大地构造位置为为昆仑-秦岭纬向系北部,太行山新华重隆起带南端,祁吕贺山字型前弧东南部,东南紧邻淮阳山字型西翼反射弧。地层出露较全,包括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地貌卢氏县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主要由中山、低山、丘陵和河谷盆地组成。境内海拔最低点在山河口,为482米;海拔最高点为玉皇尖,为2057.9米。

气候

卢氏县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带,具有大陆性季风气候的特点。四季分明,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2-13.4℃,全年≥10℃的积温4064.1℃,年平均降水量692.9毫米,降水量的地域分布因海拔高低而不均匀,大抵南部多于北部,西部多于东部,山区多于河川,海拔1000米以下地带降水偏少。年平均日照时数2118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115.85千瓦/平方厘米。

河流水系

卢氏县境内河流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熊耳山岭以北的洛河,西段为近东西向,至龙驹变为北东走向,两岸支流交互汇入;东北部的杜关河,先由西向东,再北折入灵宝县;熊耳岭以南主要有老灌河、淇河,为南东走向,为汉江支流丹江的上游。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10年,卢氏县已勘探出的矿产达52种,其中金属矿产20种。主要有铁、铜、铅、锌、铟、镉、钼、钨、锑、钽、铌、金、云母、重晶石、白云母、石灰岩、大理石及石煤等。铁矿储量为7131万吨,主要矿点有八宝山铁矿、曲里铁矿、郭家河铁矿、范家村铁矿、潘河铁矿、三角城铁矿等;铜矿储量约7万吨,主要分布于潘河乡八宝山及双龙湾镇曲里一带;铅矿储量为5.79万吨;锌矿储量为11.97万吨;钼矿储量为15万吨,分布于木桐乡夜长坪村。

生物资源

截至2010年,卢氏县有各种植物共2400余种,其中野生植物有104科602种。主要有青冈、栓皮栎、麻栎、山桃子、五角枫、麦稍榆、白腊子、山核桃、白椿、槐、楸、松、桐、刺楸、童子柳、漆木、杨、柳、桦、青皮椴、椴、银杏、柯楠、山楂、连壳、花川、榛子、荆条、簸箕柳、紫穗槐、槲树、葛条、山葡萄、猕猴桃、八月炸、五味子等。有野生动物400余种。主要有野猪、羚羊、野羊、草鹿、獐子、獾、白眉子、灵猪、黄鼠、水獭、田鼠、黄鼠狼、野兔、松鼠、蝙蝠、团鱼、青蛙、蛤蟆、鲤鱼、草鱼、鲫鱼、鲢鱼、黄鳝、黑乌稍、野鸡项、小白蛇、竹叶青、土布袋、七寸子、蜥蜴、壁虎、蝉、螳螂、蝗虫、纺织娘、蟋蟀、麻蜂等。

水能资源

截至2012年,卢氏县境内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3.8万千瓦,可开发量8.3万千瓦。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2年,卢氏县有户籍人口3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3万人,非农业人口3.9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2人。

民族

卢氏县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聚集地,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蒙古族、满族、壮族、黎族、藏族、土家族等。

经济

综述

2010年,卢氏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8亿元,比2009年增长1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2亿元,增长2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7亿元,增长2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亿元,增长24.4%;农民人均纯收入3820元,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59元,增长11.7%。

第一产业

2009年,卢氏县烟叶产值1.66亿元,税收3647万元;发展食用菌代料7800万袋,草腐菌10万平方米,菌业产值3.7亿元;发展中药材1.27万亩,连翘等野生资源保护面积100万亩,产值1.8亿元;卢氏鸡饲养量400万只,大牲畜存栏10.04万头,畜牧业产值3亿元;完成核桃新品种推广1万亩,林业生态建设22.54万亩,林果业产值2.6亿元。完成水毁耕地修复7460亩。新建沼气池1200口。

第二产业

2010年,卢氏县续建、新上重点工业项目25个,完成投资20.8亿元。任家沟铁锌矿2000吨选场等7个项目已建成投产。总投资75亿元的钼矿资源规模化开采、系列化精深加工项目,以及投资3.2亿元的石灰石综合开发项目,实现矿产资源向规模采选、精深加工转变;投资1.8亿元的任家沟铁锌矿和投资1.2亿元的矿业扩建项目,实现单一金属回收向多金属综合回收转变;投资7.3亿元的风力发电项目签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完成25.6亿元、实现税金2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55.8%、38%。

第三产业

2010年,卢氏县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6.8亿元,比2009年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8亿元;招商引资10.4亿元,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3.6亿元;共接待游客37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12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

2010年,卢氏县小学调研考试成绩、中招整体成绩居三门峡市第一名。一高新校区基本建成,洛苑小区幼儿园、体育馆、东城初中、一高新校区高层住宅主体已基本完工,35所学校、总面积5214平方米的校舍改造已完成。

文化

2010年,卢氏县建成了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29个行政村农家书屋,为304个村配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设备;继续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放映公益性电影4230场(次);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通过省、市验收。

卫生

2010年,卢氏县妇幼保健院综合楼、2所乡镇卫生院和80个村标准化卫生室改造项目已完成;为33.9万城乡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保持在99%以上。

交通

卢氏县境内有三淅高速公路编码S59以及209国道和洛卢、洛栾、西铁四条国道、省道同外界相连,县城距陇海路灵宝火车站78公里。2013年,卢氏县建成了国道209线城区段南移工程、开工建设了省道323线焦子河至官道口段二级路、城西洛河大桥、西城客运站、东沙河水上景观、横涧至五里川战备公路。

风俗民情

庙会卢氏庙会,主要有火神庙会、奶奶庙会、药王庙会等。多由当地组织募捐,请剧团唱戏聚拢人气,而后在寺庙或神棚烧香、祈福。原属民间信仰的报赛酬神活动,后逐渐转移到佛寺和道观中进行。饮食酒席:卢氏酒席最常见的是八碗席。其中红烧条子肉两碗,每碗八片;酥肉、丸子各一碗;丝条、白菜各一碗;冷菜两碗。不带酒称为干八碗;带酒必有下酒菜,四个盘或九个碟。家常便饭:卢氏县人民多吃面食,农闲每日3餐,农忙4餐。常见的面食有:水饺、卤面、臊子面、拽面、糖包、油卷馍、肉包及各种油食。婚姻卢氏县婚姻方式,封建社会时,依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双方互不见面,有订婚、下书、请媒人、行礼、迎亲、回媒、祝三天、住十日、认亲、追节等风俗。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提倡婚姻自主,自由恋爱,婚姻的仪式逐渐从简,过程通常有见面、看地方、买衣服、订婚、结婚等。丧葬老人去世,先把老衣穿上,停放于正堂草铺,烧开路纸,子女戴孝。由邻居去向亲友报丧,亲友携纸来吊,主人按远近亲疏分给多少不等的白布,以做头布、孝帽、孝服之用,谓之"破孝"。一般死后3天埋葬。主要亲属随灵柩送葬。孝子见到成年人都要叩头。一周年、二周年,主要亲属到坟上祭奠,主人招待,为小期数。三周年系终服期,为大期数,亲属前来祭奠。

著名人物

王尔鉴王尔鉴(1703-1766),字在兹,号熊峰,北苏村人。清庚戍科(1730年)进士,历任山东省邹县、益都县和滕县知县,济宁州知州,曹州府知府,四川省巴县、营山县知县,合州、达州知州,夔州知府等职。著有《友于堂四书文稿》2卷、《东诗草》8卷、《巴蜀诗草》20卷、《棣萼吟》1卷,主编《黔江县志》4卷、《巴县志》16卷,撰《古文》1卷、《尺牍》若干卷。李士伟李士伟(1898-1981),字子仪,东湾村人。1926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曾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讲师、南京中央医院妇产科主任、重庆陆军总医院妇产科主任、青岛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院长、台湾国防医学院教授兼妇产科主任等职。著有《输卵管之研究》、《中国初生婴儿体重及量度》、《中国孕妇骨盆之量度》、《台湾人口出生率及婴儿死亡率》等书。

名优特产

卢氏香菇卢氏香菇分为野生和人工栽培两种方式。野生主要生长在枯死的檀香、栎、栗树上,子实体于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后产生,成熟时直径达4厘米至5厘米;人工栽培一般采用锯木屑、麸皮、秸秆作培养料,塑料袋室内培养。卢氏黑木耳卢氏黑木耳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耳朵大肥厚、品相佳,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糖和矿物质。卢氏核桃卢氏核桃,为卢氏县山区特产之一。个大,皮薄、肉肥、色白、味香,为卢氏传统出口商品和河南省的主要出口商品之一。

风景名胜

豫西大峡谷风景区豫西大峡谷风景区位于卢氏县官道口镇境内,峡谷呈东西走向,总长度30余公里,由大大小小99级瀑布及300多 个潭池组成,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玉皇山国家森林公园玉皇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卢氏县西南部,距县城90公里。主要景点有大块地原始林区、日本落叶松基地、小灵山、壮沟峡谷、玉皇尖、南台尖、三叠峰等。熊耳山风景区熊耳山风景区位于卢氏县境内,总面积150平方公里,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主要建设项目有温泉民俗文化区,休闲养生区、休闲观光农业区、服务设施等几大板块。

双龙湾风景区

双龙湾景区距离卢氏县城约40公里,因屹立着大龙头、小龙头两座山峰而得名。景区是按照国家5A级景区的标准设计、建造的,景区里面资源类型丰富、全面,既有灵山秀水的自然风光,又有底蕰丰厚的历史文化,自然、人文相得益彰、相映成辉,被人们称为“秦岭罗敷 北国漓江 身边九寨 彩虹世界”。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