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陈偕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陈偕

作者介绍

陈偕

陈偕   chén xié

陈偕是北宋时江苏高邮人,即著名诗人秦观(少游)的同乡。《全宋词》收有陈偕的词三首,其中《八声甘州》一首、《满庭芳》二首,主编唐圭璋先生在作者小传中说“陈偕,号月镜。《词综补遗》(清陶梁辑,道光刊本)卷五以为即见于《淮海集》之广陵人陈偕,偕仍高邮人。”
本    名 陈偕
所处时代 宋代
主要作品 《八声甘州》《满庭芳》《满庭芳》《满庭芳·岚影浮春》《夜行船·何处采菱归暮》等

陈偕诗词更多 >>

人物简历

唐圭璋先生根据这一点,认为陈偕是北宋时江苏高邮人,即著名诗人秦观(少游)的同乡。其实不然,陈偕应是南宋时的福建罗源人而非北宋时的江苏高邮人。因为陈偕这三首词,最早见于南宋末山东人赵闻礼(生卒年不详)所辑的《阳春白雪》词集,陈衍(匪石)先生《声执》卷下“阳春白雪”条曰:“赵闻礼阳春白雪八卷,外集二卷,在宋人总集中最晚出。……,赵氏所录各词,颇有南宋未见他本之作。且皆妍雅深厚,与周密绝妙好辞词相近。第四卷以前,兼收北宋,……”;今人王祥先生在《阳春白雪·前言》中考证说《阳春白雪》“六百七十一首词。除少量北宋词外(主要见于前三卷中)多为南宋词,尤其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江湖词人之作。”并认定成书“最

人生经历

早亦为宋理宗淳十年(1250年)之后。”而且此词集自元朝以后失传,清初朱彝尊编《词综》时即未见此词集,到清乾隆时方出现,“道光、咸丰时渐有人校勘、刊刻。”而陈偕的三首词之一《八声甘州》、出现在卷五,词曰:“芰荷风,涤面恰麦秋,应倒著春衣。渡晓溪云湿,日流尘脚,露滉蛛丝。调翼受风雏燕,弱不解争泥。衬琅王干锦院,竹外蔷薇。 立久阑干凭暖,看行鱼吹沫,波晕平池。藓痕斑础石,渐雨熟梅时。傍短篱,成因粉蝶,掠野花,相逐囗高低。忘言处,微弦乍拂,流水先知。”另两首《满庭芳》在卷八,一首题为《西湖》“岚影浮春,云容阁雨,澄泓碧展玻璃。高低楼观,窗户舞涟漪。别有轻盈水面,清讴起,舟叶如飞。沙堤上,垂鞭信马,柳重绿交枝。 渐残红倒影,金波潋滟,弦管催归。看飘香陈粉,满路扶携。不尽湖边风月,孤山下,猿鸟须知。东风里,年年此水,贮尽是和非。”一首题为《送春》“榆荚抛钱,桃英胎子,杨花已送春归。未成萍叶,水面绿纹肥。沙暖溪禽行哺,忘机处,雏母相随。垂帘静,铜壶尽歇,声度竹间棋。 人生如意少,乐随春减,恨为情离。怕牵愁勾怨,渐近金薇。浮世更相代谢,江头明月,渡口斜晖。关情处,摩挲钓石,莫遣上苔衣。” 此三首词写的是暮春、夏初江南景色和词人闲逸的生活情境;从以上资料和词的内容风格可以断定词作者陈偕属于南宋时期的人。既然陈偕不是北宋时期的人,则就不是秦观(少游)的那位江苏高邮同乡陈偕了。为什么说是福建罗源人呢?唐圭璋先生在《全宋词·编订说明》中也承认“在考订编排工作上,还有三百人左右迄今不知行实,就是写出小传,有的过嫌简略,有的还可能有错误,又宋代同姓名的人很多,就容易张冠李戴,现在《全宋词》里很可能有这样的错误。”陈偕就属于这三百人左右中的一位。因为陈偕虽说名不见经传,这只是对正史而言,如果从地方性的通志、府志及县志中还是可以找出一此有关他的资料的。据南宋人《三山志》卷三十二人物卷七宋理宗淳十年(1250年)文举特奏(进士)、《八闽通志》卷之四十八·选举福州府宋理宗淳十年(1250年)特奏名(进士),都有陈偕的名字,虽然都没有注明籍贯,但可以肯定是南宋时的福建福州籍人。到了清道光九年(1829年)《新修罗源县志》卷十七·选举上·宋代科举一览表载:“(宋理宗)淳十年(1250年)特奏名陈偕,《(福州)府志》县贯无考,据《康熙志》:‘有传,字同夫,显伯从弟,官奉仪大夫。”又同书卷二十人物卷下“孝友·宋”目,节录如下“陈偕,字同夫,号月镜。未仕时,家贫甚,竭力奉养,父母不知其贫。

乡里称为孝子

终父母丧,由特奏名进士,官奉议大夫、郎佥书、平海军判官事。未几遂归隐,优游陇亩。年八十卒。著有《月镜诗馀》行世。” 二十五卷·著述志“陈偕,显伯从弟,《月镜诗馀》。”从中我们得知陈偕在福建地方志中不仅不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人物,而是一位较为有名气的文人、孝子,并中过进士当过一定官职的人,且有词集行世,只是可惜词集散失,没能为后人留下确切资料。根据以上两点可以确定,《全宋词》中的《八声甘州》、《满庭芳》的词作者陈偕不是北宋时的江苏高邮人,而应是南宋时的福建罗源人。

生平

早亦为宋理宗淳十年(1250年)之后。”而且此词集自元朝以后失传,清初朱彝尊编《词综》时即未见此词集,到清乾隆时方出现,“道光、咸丰时渐有人校勘、刊刻。”而陈偕的三首词之一《八声甘州》、出现在卷五,词曰:“芰荷风,涤面恰麦秋,应倒著春衣。渡晓溪云湿,日流尘脚,露滉蛛丝。调翼受风雏燕,弱不解争泥。衬琅王干锦院,竹外蔷薇。 立久阑干凭暖,看行鱼吹沫,波晕平池。藓痕斑础石,渐雨熟梅时。傍短篱,成因粉蝶,掠野花,相逐囗高低。忘言处,微弦乍拂,流水先知。”另两首《满庭芳》在卷八,一首题为《西湖》“岚影浮春,云容阁雨,澄泓碧展玻璃。高低楼观,窗户舞涟漪。别有轻盈水面,清讴起,舟叶如飞。沙堤上,垂鞭信马,柳重绿交枝。 渐残红倒影,金波潋滟,弦管催归。看飘香陈粉,满路扶携。不尽湖边风月,孤山下,猿鸟须知。东风里,年年此水,贮尽是和非。”一首题为《送春》“榆荚抛钱,桃英胎子,杨花已送春归。未成萍叶,水面绿纹肥。沙暖溪禽行哺,忘机处,雏母相随。垂帘静,铜壶尽歇,声度竹间棋。 人生如意少,乐随春减,恨为情离。怕牵愁勾怨,渐近金薇。浮世更相代谢,江头明月,渡口斜晖。关情处,摩挲钓石,莫遣上苔衣。” 此三首词写的是暮春、夏初江南景色和词人闲逸的生活情境;从以上资料和词的内容风格可以断定词作者陈偕属于南宋时期的人。既然陈偕不是北宋时期的人,则就不是秦观(少游)的那位江苏高邮同乡陈偕了。

为什么说是福建罗源人呢?唐圭璋先生在《全宋词·编订说明》中也承认“在考订编排工作上,还有三百人左右迄今不知行实,就是写出小传,有的过嫌简略,有的还可能有错误,又宋代同姓名的人很多,就容易张冠李戴,现在《全宋词》里很可能有这样的错误。”陈偕就属于这三百人左右中的一位。因为陈偕虽说名不见经传,这只是对正史而言,如果从地方性的通志、府志及县志中还是可以找出一此有关他的资料的。据南宋人《三山志》卷三十二人物卷七宋理宗淳十年(1250年)文举特奏(进士)、《八闽通志》卷之四十八·选举福州府宋理宗淳十年(1250年)特奏名(进士),都有陈偕的名字,虽然都没有注明籍贯,但可以肯定是南宋时的福建福州籍人。到了清道光九年(1829年)《新修罗源县志》卷十七·选举上·宋代科举一览表载:“(宋理宗)淳十年(1250年)特奏名陈偕,《(福州)府志》县贯无考,据《康熙志》:‘有传,字同夫,显伯从弟,官奉仪大夫。”又同书卷二十人物卷下“孝友·宋”目,节录如下“陈偕,字同夫,号月镜。未仕时,家贫甚,竭力奉养,父母不知其贫。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