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邓椿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邓椿

作者介绍

邓椿

邓椿   dèng chūn

邓椿,字公寿,四川双流人。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孝宗光宗二帝年间。可知靖康末年(1127年),其年为二十岁左右。淳熙元年(1174年)8月尚在世,淳熙五年(1178年)前逝世,作《画继》之时当属壮年。邓椿在南、北宋间历官通判等职。他们家族世代显宦,对绘画名迹,多所见闻,为邓椿著述画史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邓椿与曾祖,祖父,父亲四代人从社会地位上来说,都同属于一个封建士大夫阶层,尚文成为邓氏家族的主导思想对邓椿著书时的立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研究邓椿和他的作品中文人性思想和著书风格的形成。
本    名 邓椿
所处时代 宋代
出生地 四川双流
主要作品 《乾道壬辰三月十日同叔衍游诸山用邵公济大象》

邓椿诗词更多 >>

人物介绍

邓椿,字公寿,四川双流人。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孝宗光宗二帝年间。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古今姓氏书辩证提要》[中提到了邓椿和邓椿年(《古今姓氏书辩证提要》的编者)二人,由于名字的相似,此书将其二人混淆,后来的不少工具书都继承了其说法,造成了定义上的混乱。后来余嘉锡先生曾加以辨证,谢巍先生又作了进一步的稽考,使邓椿的生平有了更清晰的面貌。可知靖康末年(1127年),其年为二十岁左右。淳熙元年(1174年)8月尚在世,淳熙五年(1178年)前逝世,作《画继》之时当属壮年。邓椿在南、北宋间历官通判等职。他们家族世代显宦,对绘画名迹,多所见闻,为邓椿著述画史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邓椿与曾祖,祖父,父亲四代人从社会地位上来说,都同属于一个封建士大夫阶层,尚文成为邓氏家族的主导思想对邓椿著书时的立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研究邓椿和他的作品中文人性思想和著书风格的形成。

个人生活

邓绾 (曾祖父)——邓洵武(祖)—— 邓雍(父亲)—— 邓椿曾祖父邓绾,附王安石得官。祖父邓洵武,是徽宗时蔡京属下,官至枢密院使,拜少保,封莘国公。邓椿父亲邓雍曾任侍郎及提举官,以侍从终。

著作

画继简介《画继》中国南宋绘画史著作。邓椿著。邓椿因感于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后90余年无人续著绘画史,遂稽考文献,并依自己所见写成此书,开创了综合利用前人诗文、笔记等多方面资料编写绘画史的先例 。全书10卷 。卷一至卷七辑录219位画家的传记,按画家的身分、地位依次排列,同时记录画院画家及职业画工的生平、专长等;卷八为铭心绝品,著录作者目睹过的私家收藏绘画精品;卷九、卷十以杂记体裁记述唐、五代以迄北宋中期的画坛传说见闻。卷首有自撰序文,除叙述编写缘起、经过、体例外,主要阐述自己的艺术见解。书中发挥了郭若虚的观点,认为绘画作品的气韵生动是无师可传而决定于人品的,强调画家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意趣。《画继》序自昔赏鉴之家,留神绘事者多矣,著之传记,何止一书。独唐张彦远总括画人姓名,品而第之,自轩辕时史皇而下,至唐会昌元年而止,著为《历代名画记》。本朝郭若虚作《图画见闻志》,又自会昌元年至神宗皇帝熙宁七年。名人艺士,亦复编次。两书既出,他书为赘矣。予虽生承平时,自少归蜀,见故家名胜。避难于蜀者十五六,古轴旧图,不期而聚。而又先世所藏,殊尤绝异之品。散在一门,往往得免焚劫,犹得披寻。故性情所嗜,心目所寄,出于精深,不能移夺。每念熙宁而后,游心兹艺者甚众,迨今九十四春秋矣,无复好事者为之纪述。于是稽之方册,益以见闻,参诸自得,自若虚所止之年,逮乾道之三祀,上而王侯,下而工技,凡二百一十九人,或在或亡,悉数毕见。又列所见人家奇迹,爱而不能忘者,为“铭心绝品”,及凡绘事可传可载者,裒成此书,分为十卷,目为《画继》。若虚虽不加品第,而其论气韵生动,以为非师可传,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高雅之情之所寄也。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不尔,虽竭巧思,止同众工之事,虽曰画而非画。嗟夫!自昔妙悟精能,取重于世者,必恺之、探微、摩诘、道子等辈。彼庸工俗隶,车载斗量,何敢望其青云后尘耶?或谓若虚之论为太过,吾不信也。故今于类,特立轩冕、岩穴二门,以寓微意焉。鉴裁明当者,须一肯首。是年闰旦,华国邓椿公寿序。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