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李夷庚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李夷庚

作者介绍

李夷庚

李夷庚   lǐ yí gēng

李夷庚,字坦之,陇西(今属甘肃)人。初为从事,擢南安军丞,太宗至道中升为守(《宋史翼》卷一八)。真宗天禧中以吏部员外郎、直史馆,出知明州(《乾道四明志》卷一)。
本    名 李夷庚
字    号 坦之夷庚
所处时代 宋代
民族族群 汉陇西李氏
出生地 苏州吴县
出生时间 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二月十五日卯时
去世时间 宋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二月初十日酉时
主要作品 《句》
主要成就 建州学,毁淫祠,平冤狱,兴水利;

李夷庚诗词更多 >>

一,年谱

惠应侯李公夷庚现能查实的年谱公生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二月十五日卯时;至道元年(公元995年36岁)前曾任从事;至道元年(公元995年36岁)南安军丞;至道二年(公元996年37岁)南安知州;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南安知州;咸平元年(公元998年39岁)广州通判;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五月二十七日,秘书郎李夷庚为太常丞、直史馆。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58岁)明州知州;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明州知州;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明州知州;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明州知州;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明州知州;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64岁)蕲州知州;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蕲州知州;卒于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74岁)二月初十日酉时: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鄞主薄吕献之建庙于青山岙祀唐令陆南金宋守李夷庚,后岁久废坏;绍兴十六年复修祠宇塑神像;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四月初一颁圣旨中“在在切报功之想朕用逆溯前休封尔惠应侯大学士钦赐庙号嘉泽于戏唯勋名垂世于始终斯荣褒恒昭于今昔可依前件”;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岁次丙午十一月自国子监归老田园的九世孙李桓在首修宗谱的叙中说“殁后民怀其德以其事上闻诰勅下县就东钱湖之青山立庙祠勅赐嘉泽庙额封惠应侯每岁二月十五日诞辰县令致祭及官置田地山供庙香火“;嘉定二年(公元1208年)再次勅封李守为大学士惠应侯与嘉泽庙额诞辰(二月十五日)县令致祭:

二,坎坷仕途

1.李夷庚李夷庚字坦之陇西(今属甘肃)人。初为从事,擢南安军丞,太宗至道中陞为守(《宋史翼》卷一八)。真宗天禧中以吏部员外郎、直史馆,出知明州(《乾道四明志》卷一)。(扎自中华诗词网之诗人档案〈五代宋朝〉)2.宋元禧年间(1017-1021),明州郡守李夷庚于子城门前堆土成岭,名“镇明岭”,寓“雄镇明州”之义。3.诃子汤,广之山村皆有诃梨勒树,就中郭下法性寺佛殿前四五十株,子小而味不涩,皆是陆路。广州每岁进贡,只彩兹寺者。西廊僧院内老树下有古井,树根蘸水,水味不咸。院僧至诃子熟时,普煎此汤,以延宾客。用新诃子五颗,甘草一寸,并拍破,即汲树下水煎之,色若新茶,味如绿乳,服之消食疏气,诸汤难以比也。佛殿东有禅祖慧能受戒坛,坛畔有半生菩提树,礼祖师啜乳汤者,亦非俗客也。近李夷庚自广州来,能煎此味,士大夫争投饮之。(扎自《南部新书》)4.《牡丹亭还魂记》剧中的自然景观。园内有牡丹亭、芍药栏、绿荫亭、舒啸阁、蕉龙亭、梳妆台、丽娘冢、吟风弄丹台、梅花观,玉池精舍等景观相映成趣,构成花园十景..绿荫亭在南安府衙后花园十景中,绿荫亭历史最悠久,为北宋至道元年(995年)南安知军李夷庚所建。5.宋李夷庚 天禧中以吏部员外郎直史舘知州事市有花楼神州将至必谒奠夷庚独否一日过市飘瓦中盔左右以神为祟夷庚毁其祠增镇明岭高数丈建州学文庙合于子城南北自是贤才辈出浚东钱广德二湖大兴水利去后民立祠祀之(扎自雍正《宁波府志》卷之十八名宦八)6.天台宗十七祖法名知礼,俗姓金,字约言,四明(今宁波)人。七岁出家,十五岁受戒,廿岁从义通学习天台教义,为北宋朝廷所仰重。然而到了天禧元年(一○一七年),知礼突然对门徒说∶「为得半首偈颂,值得亡身;为求一句经文,可以投火。佛法之高深如此,为警醒世人对佛法的懈怠之心,我将焚身自杀。到时候,你们不要胡乱哭闹,要各自努力,振兴佛教。」然後便与十位心志相同的僧人共修法华忏法,只待三年期满,便欲举火自焚。消息传出,朝野震惊。秘书监杨亿素仰知礼的道风,便向丞相寇准提出申请,要求赐知礼紫色袈裟,以示朝廷对知礼的敬重之心。寇准当下同意,杨亿亲自写信祝贺,连同紫色袈裟一起,派使者送与知礼。岂知使者刚走,知礼欲自焚的消息已经传来。杨亿心惊,连忙又提笔写信说∶「方当台教复兴之时,正赖传持为世良导。」劝知礼不要自寻短见。两人之间书信往来,杨亿的信已发出四封,知礼仍是固执前言,不肯让步,必要自杀警世。杨亿没办法,只好致信郡守李夷庚及天竺寺沙门慈云就近相劝。李夷庚及慈云接到杨亿的信,不敢怠慢,急忙前来劝阻。知礼仍是不从。这时,正好有太宗驸马李遵勋的紧急信件递到。知礼拆开一看,信中也是劝阻之意。知礼长叹一声,说∶「唉,既是朝野人物皆极力劝阻,我不敢拂拒各位的美意,只好取消前言了。」至此,经过朝廷、僧友及民间信众的百般相劝,总算把知礼的寿命给留住了,可谓兴师动众。为此,驸马李遵勋还於天禧四年(一○二○年)奏其高行,宋真宗特赐知礼「法智大师」的称号。(扎自海天佛文化网)7.【宁波府志】:西湖,在宁波府州南。湖中有汀洲岛屿。凡十,曰:柳汀、雪汀、芳草洲、芙蓉洲、菊花洲、日岛、松岛、花屿、竹屿、烟屿,四时之景不同,而士女游赏特盛于春夏。飞盖成阴,画船荡漾,无虚日。【四明续志】:舒《西湖记》湖在州城之西南隅,南隅废久矣,独西隅存焉,今西湖是也。其纵南北三百五十丈,其横东西四十丈,其周围总七百三十丈有奇。其中有桥二,绝湖而过曰:憧憧。天禧间,直馆李夷庚之所建也。然僻在一隅,初无游观,人迹往往不至。嘉中,钱侯君倚始作而新之。总桥三十丈,桥之东西有廊,总二十丈。廊之中有亭,曰众乐。其深广几十丈,其前后有庑,其左右有室,而又环亭以为岛屿,植苍木,于是遂为州人胜赏之地。方春夏时,士女相属,鼓歌无虚日。亭之南小洲,前此有屋才数椽,乃僧定安守桥之所。后浸广,今遂以为僧院,寿圣是也。其西又有佛祠四,并其东皆卿士大夫之所居。其北有红莲阁,太中祥符中,章郇公尝是州,实创之,有记在焉。( 扎自《永乐大典》)8.天禧二年,知州事李夷庚始正湖界,起堤十有八里以限之。湖之滨,有地曰林村砂末,曰高桥腊台,而其中有山曰白鹤,曰望春,自太平兴国以来,民冒取之,夷庚又命禁绝,而湖始复。天圣、景祐之间,民复相率请湖为田,州从事张大有案行止之,而知州事李照又言其事,报知至道诏书,照以刻之石,自此言请湖为田者始息。而康定某年,县主簿曾公望又益治湖。(曾巩《广德湖记》)9.乾道五年,守臣张津言:「东钱湖容受七十二溪,方圆广阔八百顷,傍山为固,叠石为塘八十裏。自唐天宝三年,县令陆南金开广之。国朝天禧元年,郡守李夷庚重修之。中有四闸七堰,凡遇旱涸,开闸放水,溉田五十万亩。比因豪民於湖塘浅岸渐次包占,种植菱荷,障塞湖水。绍兴十八年,虽曾检举约束,尽罢请佃。岁久菱根蔓延,渗塞水脉,致妨蓄水;兼塘岸间有低塌处,若不淘浚修筑,不惟浸失水利,兼恐塘埂相继摧毁。乞候农隙趁时开凿,因得土修治埂岸,实为两便。」从之。( 扎自《宋史》志第五十河渠七东南诸水下)10. 1017年(天禧元年)六月 知州李夷庚奏准豁免明州濠地、慈溪和鄞县陂湖地年课田赋。李夷庚筹资重浚东钱湖。11.李夷庚字垣之陇西人至道中知安南军雪冤狱二百余人毁淫祠四十余所(扎自《江西通志》卷之二十八名宦 三十五)12.初,张鉴在南海,李夷庚为通判,谢德权为巡检,皆与之不协。二人密言鉴以赀付海贾,往来贸市,故徙小郡。至是,鉴自陈有亲故谪琼州,每以奉米附商舶寄赡之,又言夷庚、德权憸人贪凶之状,上意稍释。召还,以疾徙知相州。有芝草生于监牧之室,鉴表其祥异,以为河朔弭兵款附之兆。优诏答之。景德初,卒,年五十八。子士廉为殿中丞,士宗太子洗马,士程屯田员外郎。(扎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六)13.明州被山带海山高于田田高于海水有所洩每岁不苦水而苦旱前古因山形有不合处筑为长短塘受涧谷之水七+有二号东钱湖亦号万金湖唐天宝中鄞县宰陆南金益浚而广之其长八+里灌田一百万余顷至本朝天禧中守臣李夷庚因废址增筑坚固自此七乡之民虽甚旱而无凶年忧庆历八年县令王安石重清湖界嘉祐中始置矸闸至治平元年复修六堤立陆南金李夷庚之祠于堤旁岁久废坏至绍兴十六年邑民怀思旧德复修祠宇塑神像皆有遗迹及碑刻可考(扎自《四明志》第十一卷鄞志一神庙六百三十六 二十三)14.明州知州李夷庚于天禧二年(1018)确定广德湖湖界,筑堤18里。湖界西至林村,北至高桥,东至新庄,南至俞村,形如手掌,湖中有白鹤、望春两山,灌溉农田2000顷。( 扎自《鄞州史志》戴松岳著 广德湖湮没之谜)15.【仁宗天圣二年(1024)】十二月戊午,兵部员外郎、直史馆、知蕲州李夷庚分司西京。旧制,蕲州盐麴钱折纳木炭,以供铸钱,夷庚擅令纳绢,而民贫不能以给。转运使奏至,上因问其素所为,王钦若对曰:「夷庚前守数郡,多不法,在蕲益甚。故责之。( 扎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二)16.帝雅敬沆,尝问治道所宜先,沆曰:“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此最为先。”帝问其人,曰:“如梅询、曾致尧、李夷庚等是矣。”帝深然之。故终帝之世,数人者卒不进用。(扎自《续资治通鉴》卷第二十四)17.惠应侯勅命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卫国庇民勋业并垂不朽树威著绩崇瞻独擅无前惟卿出守明州为政以德严肃恢弘民皆受益旱暵为灾建矸筑堤蓄水以济三邑之禾疫疠作祟奠土安国亟苏而救万姓之命功施远矣人人起追慕之思德泽普焉在在切报功之想朕用逆溯前休封尔惠应侯大学士钦赐庙号嘉泽于戏唯勋名垂世于始终斯荣褒恒昭于今昔可依前件钦此时绍兴二十六年四月初一日颁(扎自《鄞南李氏宗谱》)

三,著作

句生公曾说法,听石尚孱顽。雁塔晴观海,松门夜闭出。林喧群下缺(扎自《中华诗词-全宋诗-李夷庚》)

四,轶闻

宋 李夷庚 由吏部员外郎直史馆,天禧中(1017-1021)守明州.精地理学,以镇明岭为府治案山,增高数丈.徙建州学文庙,合于子城东北,由是庙学聿新,贤才辈出.尝燕三江亭,望舶舟戏,以荔枝壳旋于酒杯,其舟亦旋转于江,俄而舟定.夷庚谓客曰:"此当有报."亟坐叠桌下,而搁州印于上.俄有飞剑来,折印一角,遂起叱之,怒而沉荔枝壳于杯中,其舟遂溺.明州有花楼神者,妖媚之怪也.能幻花楼于巨木之杪,摄女子于中而淫之.衣服之美,饮食之甘,莫不毕致.凡郡守至者,皆进谒之,夷庚独不屑.一日,过其市,飘瓦中盖.左右曰:"此必花楼神也".夷庚曰:"神果有灵?今当毁之."谏者咸听,必欲伐其树,人莫敢下手.夷庚躬运匠斤以倡,人共伐之,巨木乃颠.花楼毁焉,女子得下而还家云.在楼中,其亲属过其下者,皆目见之,第呼之不能闻,无梯不能下耳.自是妖患遂息.治东钱、广德二湖,大兴水利,民立祠以祀之.筑湖堤十有八里,禁民取湖为田云.(扎自《桃源乡志》列传志二 名宦)

五,庙祀

嘉泽庙 莫枝镇青山岙外,祀唐县令陆南金、宋郡守李夷庚。旧在东钱湖之背山,宋治平元年鄞薄吕献之建,关祀有记,嘉定间赐庙额,加封陆令为孚佑侯,李守为惠应侯。元至顺二年宜慰都元帅资善、重建,程端学有记。至正二年郡守王元恭增修,且请加封爵,叶恒有记。入明,庙纪,闻志谓清康熙二十六年知府李熙据闻性道呈,毁下塔山五通祠,改祀李、陆二公。案唐天宝中陆令、宋天禧中李守皆浚湖兴利,民德之,故合祠焉。今据东钱湖志谓今库址为青山之支脉,皆不称一下塔山,‘莫枝堰之岳庙乃下塔山耳。
  撺竹庙 莫枝镇撺竹庙跟,祀宋郡守李夷庚,衬祀主簿吕献之,属光辉村。清道光二十年重修,陈伯庸有记。上塔山庙 莫枝镇庙陇山,祀宋郡守李夷庚,其左龛祀主簿吕献之。建时未详。清应朝光有记。岁以旧历九月十一及十月十五演戏敬神,案光绪志以合祀陆李误(扎自 天一论坛 驴行家 《 钱湖论坛 》 看看有没有能勾起你童年回忆的祀庙

六,后裔

1.李夷庚殁于明州,葬南门祖关山,坟墓毁于战火.生二子宗仁宗义,长居北渡之西.次子宗义之后聚族而居鄞州区首南街道三里村,历千载而成大族,称鄞南李氏.自南宋首修谱来已十九次修谱.传四十几代.《鄞南李氏宗谱》现藏宁波天一阁博物馆.2.原叙一人生天地间莫不各有其祖自一世以至十百千万世皆原于一本也然本虽一而世远人繁支分派别苟无谱牒以考其详则未免尊卑紊杂疏戚混淆欲敦族谊正人伦岂不戛戛乎其难哉此谱之所由作也桓系周李伯阳之后世居苏州吴县东门里南巷口至我大宋有讳夷庚公者由吏部员外郎直史馆天禧中守明州精地理以镇明岭为府治之案增高数丈徙建州学文庙由是贤才辈出及濬东钱广德二湖大兴水利后嗜明州山水秀丽人物淳阜遂居而占籍焉殁后民怀其德以其事上闻诰勅下县就东钱湖之青山立庙祠勅赐嘉泽庙额封惠应侯每岁二月十五日诞辰县令致祭及官置田地山供庙香火其功绩之详备载郡志并本祠碑石公实为开业之始祖也生二子长讳宗仁次讳宗义长居鄞县北渡之西次居铜盆浦之南五里曰高塘俱隐德弗仕各置产业为子孙计宗义生子三讳时福时善时贤置田三千七百亩四世祖讳甫二于西畔建宝丰庵招弥峰僧住持至治平年间重修大殿塑象括田供给请额治平为李氏香火院五世祖文荣公登解元任中书称高塘李解元之宅者是已六世祖讳祐历显宦赠金紫光禄大夫自后朱紫满朝簪缨不绝桓自国子监归老田园窃虑世代益远宗派冺分是以谨集一谱庶使后来者得所考证于焉而定名分辨亲疏正伦理夫岂复有郭崇韬之辱哉宋淳熙十三年岁次丙午十一月谷旦九世孙桓谨书(扎自《鄞南李氏宗谱》)3,鄞南李氏支派排行字:夷宗时富文泰平宜再得全百千万元其季明甫佰温忠谦肃淳雅端方爰敬廉正振助朝纲世敦孝友恒秉贤良钦承圣德永庆大昌。4,宗祠 李惠应侯家庙

七纠误

上海古籍出版社社出版的《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张撝之.沈起炜.刘德重/主编〉(1999年12月第一版.2006年4月第三次印刷)一书.第1005页上:"李庾庚 宋人善地理学真宗天禧中守明州浚东钱广德二湖以溉田民甚利."条中名字李庾庚是错误的,正确的,应为李夷庚.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