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刘奉世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刘奉世

作者介绍

刘奉世

刘奉世   liú fèng shì

(1041—1113)临江军新喻人,字仲冯。刘敞子。举进士。神宗时历官集贤校理、国史院编修官,坐事谪监陈州粮料院。久之为吏部员外郎。哲宗元祐中官至签书枢密院事。绍圣初罢知成德军,改定州,徙成都府。入元祐党,责郴州居住,再贬隰州团练副使、郴州安置。徽宗立,复职。崇宁初再夺职,贬居沂、兖州,以赦得归。有《自省集》。
本    名 刘奉世
所处时代 宋代
主要作品 《蔡州道中》《郴州》《过都》《还秩》《驾幸太学》等

刘奉世诗词更多 >>

生平

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刘敞的儿子。刘敞有4个儿子:刘定国、刘奉世、刘当时、刘安上。其中,长子刘定国早死,三子刘当时官任大理评事,四子刘安上官任太常寺太祝,而第二次子刘奉世则在4兄弟中最为杰出优秀。刘奉世早年考取进士,宋神宗时期历任太子中允、枢密院吏房长官、吏部员外郎、集贤院校理、国史院编修、度支左司郎中、天章阁待制、户部吏部侍郎、权户部尚书、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等重要职务。宋哲宗时,因章惇执政,刘奉世与章氏政见不同,自动请求调到地方任职。不久,刘奉世以端明殿学士身份知章德军,后改为定州知府、成都知府,后又因在政治上属元祐党人派,被朝廷多次贬职,最后贬为陧州团练副使。直到宋徽宗继位,刘奉世才随元祐党人的平反而被恢复原有官职。此后,历任定州知府、大名府知府、郓州知府,不久再度被免职,直到获大赦才回到朝廷,最后任端明殿学士。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刘奉世去世,终年73岁。

史料记载

先是,进奏院每五日具定本报状,上枢密院,然后传之四方。而邸吏辄先期报下,或矫为家书,以入邮置。奉世乞革定本,去实封,但以通函腾报。从之。神宗称其奉职不苟,加集贤校理、检正中书户房公事,改刑房,进直史馆、国史院编修官。大理治相州狱,详断官窦革以白奉世,奉世曰:“君自以法从事,毋庸白。”后蔡确以是文致奉世罪,谪降蔡州粮料院。久之,为吏部员外郎。元祐初,历度支左司郎中、起居郎、天章阁待制、枢密都承旨、户部吏部侍郎、权户部尚书。七年,拜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哲宗亲政,用二内侍为押班,中书舍人吕希纯封还之。帝谓有近例,奉世曰:“虽有近例,奈人不可户晓,顾以率先施行为非耳。”帝为反命。既而章惇当国,奉世乞免去。绍圣元年,以端明殿学士知成德军,改定州。逾年,知成都府。过都入觐,欲述朋党倾邪之状。帝将听其来,曾布曰:“元祐变先朝法,无一当者,奉世有力焉,最为漏网,恐不足见。”遂不许。明年,责光禄少卿,分司南京,居郴州。御史中丞邢恕劾奉世合刘挚倾害大臣,附吕大防、苏辙,遂登政府,再贬隰州团练副使。徽宗立,尽还其官职,知定州、大名府、郓州。崇宁初,再夺职,责居沂、衮,以赦得归。政和三年,复端明殿学士。薨,年七十三。奉世优于吏治,尚安静,文词雅赡,最精《汉书》学。常云:“家世唯知事君,内省不愧怍士大夫公论而已。得丧,常理也,譬如寒暑加人,虽善摄生者不能无病,正须安以处之。”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