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周伯仁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周伯仁

作者介绍

周伯仁

周伯仁   zhōu bó rén

周伯仁,字友之,南昌(今属江西)人。事见《桃源手听》。
本    名 周伯仁
别    称 周仆射、周侯
字    号 字伯仁
所处时代 宋代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时间 269年
去世时间 322年
主要作品 《句》

周伯仁诗词更多 >>

人物生平

早有令誉

周顗是安东将军周浚的儿子。少年时便有很高的声誉,神采俊秀,虽同辈之人相互亲昵狎玩,但却不敢轻慢放肆地对待周顗。同乡人司徒掾贲嵩有清高的节操,见到周顗,惊叹道:“汝颍之地本来多生奇士,好久以来雅道不兴,今天又见到了周伯仁,将会重振风雅,清我邦族。”广陵人戴渊是东南名士,有美名,举秀才后入洛阳,平时听到周顗的大名,专门去拜见他,相对而坐好久,直到离开时,也不敢显示自己善辩的口才。周顗的从弟周穆也有较好的声誉,想超过周顗,周顗毫不介意也不与他计较竞比,于是人们更加倾向于周顗。此后州郡征召,周顗皆不应命。弱冠之年,承袭了其父武城侯(一作成武侯)的爵位,官拜秘书郎,累迁尚书吏部郎。东海王司马越之子司马毗为镇军将军,任命周顗为长史。

兵败回都

元帝司马睿初到江东,请周顗为军谘祭酒,出为宁远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刚到州中,建平流民傅密等人叛乱,迎蜀地贼寇杜弢入境,周顗一时无法招架,狼狈不堪。陶侃派遣部将吴寄领兵相救,周顗才得以平安,于是到豫章投奔王敦,王敦收留了他。军司戴邈说:“周顗虽然新遭失败,但当时他还没有行使职权,不应承当责任,再说他平素德望很高,还是应恢复他的职位。”王敦不同意。元帝召周顗为扬威将军、兖州刺史。周顗回到建康,元帝留下他不让离开,再次任命他为军谘祭酒,接着转为右长史。

屡遭劾奏

东晋建立后,补为吏部尚书。不久,因醉酒被有司弹劾,以布衣身份领其职位,后又因门生伤人的牵连,被免去官职。大兴初年,再拜为太子少傅,尚书职务如故。周顗上疏推辞说:“臣退朝时反复思考,我学不通一经之术,智能不胜任一官之职,人知足而止很难做到,未能谨守本分,于是担负了重任,名位超过了实际才干。没想到陛下忘记了我的愚劣过失,又要让臣内管对官员的评定鉴选,外承教育训导太子的重任,我自己如蝉翼一般轻微,而负担千钧的重任,不能胜任之事,是不须识别就明白的。如果臣将来受到失职的追究,必会使圣朝蒙受用人不当的耻辱,既担心又惭愧,不知该怎样办才好。”朝廷的诏书说:“太子司马绍年幼便获得了储君这样尊贵的地位,应该依靠良臣以除去蒙蔽。有严正的师长,使他望之俨然,即使不言不语也能使他获得教益,还需要专门让他学习吗,正如人言和田苏一起游处便会忘掉鄙劣之心一样。你应该接受任命,不必再谦虚推辞了。”后来转为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如故。不久接替戴渊为护军将军。尚书纪瞻置酒宴请周顗和王导等人,周顗因酒醉而失态违背了礼仪,又被有司参奏,元帝下诏予以赦免。

三日仆射

当初,周顗以雅望而享盛名,受海内人士敬慕,后经常因酒而出现过失,任仆射之时,酒醒的时候就不多,当时人们把他称作“三日仆射”。庾亮说:“周侯晚年,就如同《论语》所言凤德之衰呀。”周顗在过江之前,饮酒有一石之量,过江后,虽天天沉醉,却常说饮酒没有对手。偶然一次有过去饮酒的对手从江北来,周顗遇到后非常高兴,于是拿出两石酒二人对饮,双双大醉。周顗酒醒后,看看那位客人,已腐肋而死。

不屈遇害

后王敦举兵,刘隗劝元帝将王氏一族满门抄斩,司空王导入朝请罪,恰好遇见正要进宫的周顗,王导叫住周顗说:“伯仁,我们家这几百口性命就全靠你了!”周顗连看都没看他一下,径自去了。周顗入宫后向元帝进言,备言王导之忠君爱国,决不可错杀忠良。元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他一高兴,又喝多了酒才出来。此时王导还跪在宫门口谢罪,看见周顗出来,又喊周顗的名字,周顗依旧不搭理他,只对左右说:“如今杀了这帮贼子,便可换个大官作作。”出宫之后,周顗又上书朝廷,坚持说王导不可杀。而王导却不知情。而后王敦兵入建康,王氏一族重又得志。王敦问王导:“周顗、戴若思是人望所在,应当位列三司,这是肯定的了。”王导没吱声。王敦又说:“就算不列三司,也得作个仆射吧?”王导依旧不答。王敦说:“如果不能用他们,就只能杀了他们了。”王导还是不说话。不久,周顗和戴渊果然都被逮捕,路过太庙,周顗大声说到:“天地先帝之灵;贼臣王敦倾覆社稷,枉杀忠臣,陵虐天下,神祇有灵,当速杀敦,无令纵毒,以倾王室。”话音未落,左右差役便用戟戳其口,血流满地而周顗面不改色,神情自若,遂被杀,时年五十四岁。 王敦之乱平定后,王导浏览以前的宫中奏折,看到了周顗营救自己的折子,其中言辞恳切,殷勤备至。王导拿着这封奏折,痛哭流涕,悲不自胜。回来之后他对他的儿子们说:“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周顗死后,王敦派缪坦抄没周顗之家,只收得空篓子几只,里面装着旧棉絮,酒五瓮,米数石,朝臣都叹服周顗的清正廉洁。王敦死后,追赠周顗为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康,以少牢之礼致祭。

历史评价

贲嵩:汝颍固多奇士!自顷雅道陵迟,今复见周伯仁,将振起旧风,清我邦族矣。戴邈:顗虽退败,未有莅众之咎,德望素重,宜还复之。庾亮:① 诸人咸以君方乐广。② 周侯末年,可谓盛德之衰也!王敦:周顗、戴渊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吕猗:周顗、戴渊皆有高名,足以惑众,近者之言曾无愧色。公若不除,恐有再举之患,为将来之忧耳。何尚之:渡江已来,则王导、周顗、庾亮、王濛、谢尚、郗超、王坦、王恭、王谧、郭文举、谢敷、戴逵、许询,及亡高祖兄弟(即何充兄弟)、王元琳昆季、范汪、孙绰、张玄、殷觊等,或宰辅之冠盖,或人伦之羽仪,或置情天人之际,或抗迹烟霞之表。法琳:王导、周顗,宰辅之冠盖。王濛、谢尚,人伦之羽仪。次则郗超、王谧、刘(阙)、谢容等,并江左英彦,七十馀人。皆学综九流,才映千古。房玄龄:①若思闲爽,照理研幽。伯仁凝正,处腴能约。咸以高才雅道,参豫畴咨。及京室沦胥,抗言无挠,甘赴鼎而全操,盖事君而尽节者欤!顗招时论,尤其酒德,《礼经》曰‘瑕不掩瑜’,未足韬其美也。② 周戴英爽,忠谟允塞。道属屯蒙,祸罹凶慝。李适:昔王蠋守死以全节,周顗正色而抗词,惟我信臣,无愧前哲。王世贞:周伯仁吾所不解。过江以后,若使追丧乱之艰难,此身之非有,或散发岩阿,或栖迟冗列,用拙挫名,以酒蔽身,可也;既居九列,参密议而纵饮沉湎,狂僻废礼,且夫密疏申救始兴而不言德,固若长者;夫以元老故交,哀呼求救,了不之盻。而顾左右云“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宁能不使之饮恨横发耶?伯仁、若思,即始兴救之,久亦必杀,但小缓耳。伯仁死、始兴不能无罪。检表而泣,以情语诸子,犹庶几哉。李光地:自古守节秉义,而才不足以济者,岂少乎,汉李固、王允,晋周顗、王导之徒是也。

轶事典故

名士狂傲

一次晋元帝大宴群臣,正是酒酣歌热之际,元帝高兴得说:“众位爱卿,今日名臣共聚一堂,纵使是尧舜之时也不过如此吧?”忽有一人在堂下朗声答道:“如今的世道怎么能跟尧舜盛世相比呢?”此人正是周顗。元帝大怒,下诏书将周顗下狱,不日处死。若干天后元帝愤怒平息,才将周顗放出,大家都前去探望,周顗却说:“我就知道我死不了,没犯死罪嘛。”

火攻下策

周顗天性宽厚仁爱,弟弟周嵩曾经有一次因为喝醉了酒拿蜡烛掷打他并说:“你的才气比不上我,为什么竟然出人意外地获得了崇高的声望?”周顗脸上的表情依然如平常一样,并且语气平缓地说:“阿奴你实施火攻,这本来是使出了一个下策呀。”周顗并不因这件事而认为他的弟弟对他不敬。

王敦脸热

大将军王敦,从小就与周顗相识,却总是有点怕他。每次遇见周顗,都面热耳赤,即使是在寒冬腊月,也要用手作扇,扇风不止。

空洞无物

王导曾把头枕在周顗的腿上。王导指着周顗的肚子,问里面装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周顗回答:“这里面空空洞洞的,不过像你这样的人足可容纳数百个。”王导也不因此恼恨。又曾在王导座间傲然啸咏,王导说:“你想学嵇康、阮籍吗?”周顗回答说:“我怎敢近舍明公,而远效嵇康阮籍。”

唐突西施

庾亮曾经对周顗说:“大家都把你比作乐广。”周顗说:“何必要这样美化丑女无盐,而唐突了西施呢。”

家族成员

祖父

周裴,官至少府卿。

父亲

周浚,字开林,官至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封成武侯。

兄弟

周嵩,字仲智,官至御史中丞。周谟,小字阿奴,官至侍中、中护军,封西平侯。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曰贞。

后代

儿子周闵,字子骞,周顗长子,官至尚书左仆射、护军将军。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曰烈。周恬,周顗次子,历任朝廷、地方官职。周颐,周顗三子,历任朝廷、地方官职。孙子周琳,周颐长子,出继伯父周闵,官至东阳太守。曾孙周文,周琳少子,官至骠骑谘议参军。

个人作品

周顗著有文集二卷。《全晋文》又收录有《让太子少傅疏》、《复肉刑议》。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