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李伦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李伦

作者介绍

李伦

李伦   lǐ lún

[唐]唐朝名画录作李伦。西京千福寺有所画普贤菩萨。《历人名画记》、《唐朝名画记》
本    名 李伦
所处时代 唐代
出生地 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
去世时间 2019年6月25日
主要作品 《顾城》
主要成就 曾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并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李伦诗词更多 >>

生平简介

李伦,字少白,男,唐太宗第47世孙, 青年书画家。诗人,学者,中国水墨书法的代表人物。七十年代出生于书香世家。其祖父李言,为老一辈革命家之一。其伯父李文杰为著名的考古学家。他自幼就酷爱书法。在深入研习前人书艺的同时,逐渐形成其独有的风格。其行楷,清隽秀朗,风度翩翩,其境界、趣味、笔法,形成浓厚的书卷气。其草书作品笔力遒劲,洒脱自然,静若处子,动如惊鸿,具有很强的表现张力,受到很多名家的肯定和好评。他深得古人用笔之法,急促短执,迅牵疾鸷,悬针垂露,虬曲蛇伸,洒落萧条,点缀闲雅,行行眩目,字字惊心。他在动笔前往往默坐静思,随意所适,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字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皆有可象者,可谓已尽得书道之妙 。善丹青、工诗文、喜金石。七岁学书法,揩书临于颜、柳、欧、赵,草书主攻张旭、怀素、王羲之、孙过庭、贺知章,进修于中央美院。三十年如一日,坚持挥毫。现任中国书道院院长、中国书道养生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首都网》CEO、中国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创作基地副秘书长、北京华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

成就及荣誉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并获得很多荣誉称号。其作品被多位国家领导人收藏。 著有《商略》、《硬书要决》等书;李伦将水墨的精髓运用到书法当中,在中国书协展览部主任白煦等人力推的水墨书法的基础上,开创了新的技法,创作出大量水墨书法作品,尤其是水墨书法的榜书作品使水墨书法这一表现力最丰富的书法门类历时几百年的萌芽和发展终于走向成熟。另外,他对硬笔书法也很有研究。其独创的硬笔书法字体具有优美快速,适于横写及适应签字笔等常用的书写工具的特点。结合现代的培训体系,将成为继庞中华之后的流行全国的硬笔书法新的主流。

社会评价

李伦擅长书法艺术理论的研究和探索,注重深入生活感悟人生,师古不泥,博采众长,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行楷,清隽秀朗,风度翩翩,其境界、趣味、笔法,具有浓厚的书卷气。其草书作品静若处子,动如惊鸿,回峰转笔奔放自如,韵态之中蕴藏极致美感。隶书章法有序,线条丰润饱满且富有很强的韵律感,另外,在金文和甲骨文方面亦有一定研究。他多年来临池不缀,致力于继承和发展的完美结合,因面得到名家赞赏和好评。

李伦与水墨书法

水墨书法,顾名思义,只要有水和墨相互作用,笔划产生了浓淡变化的书法作品都叫水墨书法,水墨书法是一个很广泛的艺术范畴,它除了继承了传统书法的粗细、枯笔润笔等单一墨色能形成的对比外,还加上了浓淡的对比。从而完整的形成了浓淡干湿焦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水墨书法的表现力是极其强大的,是书法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水墨书法产生于绘画中题字的应用,为了适应画境的需要,使字浓淡适中而不至于喧宾守主。由于是水笔着墨,在书写的过程中,墨色浓淡会产生变化,这样就形成了早期的水墨书法作品。从元代以后就已经有使用水墨书法来题款的的国画作品了。到了近现代,西风东渐,书画家对表现技法进行了多元化的探索,由于传统文人画的式微,突出画面淡化文字成为很多画家的选择,这使得水墨书法在绘画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李伦水墨书法作品(14张)但在纯粹的书法作品中,一直到二十世纪末水墨书法也一直没形成一个正式的艺术门类,水墨书法在上个世纪以来的作品还都停留在美术构成和技巧的层面上。作品还只是个别字的作品,不能应用于普遍的汉字,大多只是将字如同绘画般的用水和墨共同描画而成的,以画字为主,背离了书法写气、写神而不写形的“书写性”的根本特征,甚至大半的作品不顾字是否有美感,脱离艺术的唯美性和实用性。所以初期的水墨书法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中国书协理事、展览部主任、评审委员会秘书长白煦为主导,对水墨书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出版了相关的著作,使水墨书法进入主流的视野,并得到了艺术界的推崇。后又经李伦等艺术家的丰富和发展,水墨书法的技法和表现逐渐成熟,使得水墨书法上升为中国书法艺术当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李伦是水墨书法的力推者,同时,他的双手水墨书法,更为水墨书法开拓了一个新的的表现空间。

李伦谈硬笔书法

硬笔书法是一种实用的艺术,实用性是第一位的,艺术性是第二位的。不要和毛笔比艺术性,硬笔书法必须实现其实用性后再谈艺术性。为了达到实用性,学写硬笔字最少要注意以下几点:

用最常用的工具

李伦硬笔书法(2张)硬笔书法已进入签字笔时代。由于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使用方便的签字笔因成本低而大量普及,如今已成为主流的书写工具。钢笔虽然表现力更强一些,但由于不方便、不实用,如今已不再常用了,日常写字还是主要用签字笔或圆珠笔。所以今后的硬笔书法应该以签字笔为主要载体,而不能再以钢笔为主要载体。用钢笔练习的一些笔法用签字笔表现不出来。所以用钢笔来学硬笔书法是不实用的,用钢笔字贴来教学也是不合时宜的。

要练习横写而不是竖写

横写与竖写其笔法是完全不同的。横写收笔应以右上收笔为主,而坚写收笔是以左下收笔为主。如果照搬毛笔字的写法,以左下收笔当然是竖写更好看,更连贯。但这种写法用于横写就不好看不连贯了。所以说硬笔书法家倡导硬笔的竖写是不合适的,虽然好看,但不实用,而且养成了错误的行笔习惯更不利于日常的书写。

一定要能写得快

能写的快是实用性的最基本要求。必须省去好看但书写困难的笔法,力戒毛笔式的一波三折。一波三折用毛笔写就很方便很利落。但硬笔就难了,非常费时间。表现空间的狭小使得效果极不自然。是违背书写工具的本性的。所谓道首先是顺应事物的本性发挥之才能游刃有余。硬笔笔法毛笔化教育的后果是,大家在实用的场合下为了写的快不得不把那些规矩舍弃,这个时候反而没有笔法了。那么我们说倡导一波三折的作法就不能不说是一种误导了。硬笔的笔画粗细是可以变的,但这种变有其自身的特点,是渐变多于突变的。只有尾笔才适合突变。一定要顺应笔性来考虑他的笔法。

一定要好识别

毛笔书法现 在是越来越向纯艺术方向发展了。写法非常多。但硬笔书法是一种实用的艺术,一定要规范化,好识别。

李伦著作《商略》

简介

《商略》一本经营管理类书藉,它以《孙子兵法》式的精炼的语言,概括了当今最前沿的经营管理科学,许多观点出于当代而胜于当代,是一本有现实意义的经济学著作。以下摘取书中部分章节:

《人治篇》

人是企业的灵魂,万物的主宰,故人治则万物治。人是万物之灵,具无限潜力,故治将帅士卒则可坐享万里江山。士为知己者死,使志士仁人众志成城,蹈死不顾,则事业必势如江海,虽万难亦如蚁溃。知人善任,必先知人之所需,所需者不患多,而患不明,明其需,足其所求,则诸事诣矣。凡人治者皆然:求之以所事必当供之以所需,所需足则所事者必力而从之;通则求稳,穷则思变,所需既足,奚欲流离?故凡战必先备军需,军需足而后军众定于心,定于心则忠于事,而后大事可成矣。人需有五层:“生、安、社、尊、成”,即生存、安全、社交、尊重、成功。人治者,当以薪资其生,以制维其安,以邀广其社,以励强其尊,以事达其成。人治之要在于足需,足需而后人可治,人可治而后事可成。足需者,基于物,动于智,而成于德。非物无以养人,非智无以用人,非德无以服人。故善治人者,以德、才、势俱全为上,吾以此见高下矣。

《协同篇》

人之杰者必识人,必力引强于己者为己用。管理之要在于协同,使员工各因其能,各尽其能,协同于企业共同目标之中。协同之理,虽求协同而不苟于协同,使人皆思进,宜常破旧之协同而进入新之协同。人有所长,亦有所短,激所长而动于所长;抑所短而不动于所短,是为企业生之道也。激下而平,激平而中,激中而上,激平凡者而发天才之能,散而聚之,异能而同工之。则企业所聚之人力数倍矣,其势强,其生机盎然,无往而不利。协同之道,非以强力为之,必依以德。协同之德,为利于企业发展之规范,力可及之、目可见之。协同之德,包括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正直感、责任感。必基于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制度宜健全,责权宜明晰,使报酬依于劳力,使奖罚依于业绩,使励责依于态度。协同乃人之协同,故用人之重,事关存亡,不可以不察。欲识人者,必全面系统客观,听其言,观其行,察其实绩,非虚言可移之,非阿谀可迷之,非诽谤可间之,是为英明之谓也。若虚言阿谀诽谤者兴,则言过其实者快,埋头苦干者痛,空话之风立形,上下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殆尽,企业不久必危矣。耻庸而荣进,人皆竞之,久则良风形之,传统成之,而财运亨通之。故精神财富亦无价也。聚沙成塔,力不同而道同,是谓之协同。组织即为协力之工具,企业即为协力之团体。

《借力篇》

一人之力微矣,凭物力,殚精竭虑,安可致于无穷?普天之下,唯人与人相知;一人之思,致十人之虑,而致万人之行, 故管理之道在于借人之力。上借中力,中借下力,下借体力物力,生生不息无穷尽矣。借力之法有二:一计划,二控制。计划流程为:知市之需知己知彼,而后确定目标、步骤并指派任务。控制之法有二,一组织,二督导。组织结构应明确职位层次、沟通管道和合作中心。督导以纠下之行,使合于政策及目标。即确立部属目标;即核察之,协助之管理是人力发展,而非事务指导,管理重在人事处理。管理系统即为人力使用系统,事必恭亲者谬矣。力以类增,非人无以致人力增。

《人才篇》

人者,天地之灵秀;才者,万物之协和。故济世之才也,必学而思之,思而行之,行而结之,结而创之。学思行结创,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也。品学优又宜合于众:敏时务以应对兮,持操守以乐群;健实学以良习兮,帅团队以日新。才可识。当瞻其前,顾其后,发其长,虑其下,而后可人尽其才。可择时事以问之,侧偶然以观之,动员工以荐之,力排众议,登长册以备之。才可求。精英于彼,彼治而我乱,可挖之;详熟于彼,彼余而吾缺,可借之;声名显,可重金聘之;才奇缺,可学府求之。

《一心篇》

企业生物,或微如蚁,或巨如象,皆一心也。蚁所食者屑,所营者穴。象所食者木,所营者力。盖各依其力,倾心于所营,故能生也,核心业务,利也,异也。故常散而聚之,常聚而统之,则利厚而久之。心一,则力聚于盈,而盈复济于心,如此循环壮大,可致无忧于业;心散,则力溃,力溃则有盈亦败,虽庞然亦衰。心专于定,则上下皆明,故资易融,而值易升。心散于乱,则左右皆惑,盖莫能助。使核心业务分离,界定之,专注之,份额巨之,利润厚之,行业领导成之。多则惑,少则得。此之谓也。

李伦著作《硬书要决》

这是一本李伦所著的理论与训练相结合关于硬笔书法的书,其要决以文言写成,凝炼而又有学术意义,这本书引导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提出了“悟在先,练在后”观点,以要决引导练习,从而能较快的提升书法水平和技能。下面是书中的内容节选:硬笔书法要诀的学习方法此诀若熟而能诵,而后练之必有所悟。有悟而练,每练必有所得,生生不息,书艺可精进不止。初学书者,悟在先,练在后,所练不拘时之短长。悟有得而后自会功勤,如此书艺日趋纯熟,不日必会有成。为什么要以古文来写?为什么要以古文的形式来写呢?因为这一系列的要诀作为一个普遍的规律贯穿于书写过程的每一笔,而在每一个笔划的书写瞬间中,能立即想出正常须几千字都未必能说明白的道理显然是不现实的。而如果形成精练的口诀,简短到易背的程度,那么在书写过程中,想出任何几句,都可能立刻感悟出一个完整的道理,反过来以感悟的这个道理指导练习,也就是说书写时,心中中默念要诀中的某个自已有感悟的一句话,书写水平立刻会有相应的提高,它的表现是显著的。所以这个要诀的这种形式是硬笔书法这种功法的“武功秘籍”。古文最适合写玄妙复杂却又要指导实践的道理,这也是《道德经》、《孙子兵法》等圣贤巨作不能以白话文写的原因。其实,古人日常说话也是用白话文的,书面上用文言是取其凝练,凝练的语言大大增加了语言的外延和思维的速度,更便于记忆,所以在传播方式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中华文明能形成突出于其它文明的灿烂文化,不是因为中国人先天就聪明,而是因为汉字的形象和古文的凝练。现代的组织各种行动纲领必须是简短的,简短才能有力,才能时时忆起,广泛传播,所以古文的价值不是为了方便阅读古代资料而是实用,是立足于现实是面向未来竞争所必须的实用!孔子说的“言而无文,行而不远”中的“文”字,不是文采,而是文言,是简短。  白话文固然通俗,但它易记吗?一千字的白话文一字不差的背下来,容易吗?文言文固然简短,但简短就一定晦涩难记吗?三、四十字的文言文很难记住吗?所有优美的有文采的文言文,其特征都是用对仗,类比、等各种修辞方法来方便记忆。  时代在前进,文言也在变革,如标点的出现可以省去许多语气词。现 在已不常见的物品可以不出现在句子中,所以现代的文言会变得更简练更易懂。在不久的将来,古文的复兴是必然的。最现代的知识会会浓缩在最简短短的文言当中,将来的儿童,更多的不是背古诗,而是背浓缩现代知识的古文经典,他们将在儿童期就熟记大量必备的现代知识,而他们将是时代的栋梁。笔法第一  力有根:力发于腕,经末节而导之,既以腕为根,以末节为枢纽,而意在笔端。垂直力唯腕,水平力在指,腕动而位之,以指端书其细节。

李伦的书法表演

李伦因为属于左右手都能写字的书法家,擅长左笔反书,这很适合作表演,因为在舞台上,需要一些戏剧化的效果。所以他时而做一些舞台上的书法表演。对业学术界对书法表演市俗化的质疑,李伦认为那是适应场合的需要,并能启发智慧,推动文化的影响力,所以也是可行的。但这种表演一定要基于传统,不能完全为表演而表演,无论书写的方式如何,字都要经得起推敲,要有基本的美感和艺术价值,这样才是对优秀文化的宏场而不致沦为误导大众,成为完全的雕虫小技。

李伦的书画作品选登

李伦行书作品(10张)

李伦行书作品

李伦隶书作品(5张)

李伦隶书作品

李伦榜书作品(8张)

李伦榜书作品

李伦书法手卷(8张)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