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娄机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娄机

作者介绍

娄机

娄机   lóu jī

(1133—1211)嘉兴人,字彦发。孝宗乾道二年进士。累官至太常少卿兼权中书舍人。以力阻韩侂胄开边去职。侂胄败,召为吏部侍郎,进参知政事。在官守法度,惜名器,称奖人才,不遗寸长。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谥忠简。平生深于书学,尺牍人多藏弆。有《班马字类》。
本    名 娄机
字    号 彦发
所处时代 宋代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嘉兴
出生时间 1133年
去世时间 1212年
主要作品 《题日哦轩》
主要成就 小学大家

娄机诗词更多 >>

人物简介

经历

娄机居官以安民节财为重。任职含山期间,七次兼理邻县,都以治理有方而闻名,铜城有84圩毁于风暴,为尽快修复,娄机召集三千民工,器用材料一律由官方支付,调动了百姓的积极性,20天就竣工。娄机还主张“轻赋税,正版籍,简刑狱,兴学校”,任太常博士秘书郎兼资善堂小学教授期间,每以“事亲、修身、治国、爱民”四事教诲太子。擢监察御史。嘉泰元年(1201年)韩侂胄倡议北伐,收复中原失地,娄机主张“广蓄人才,积财备物”,竭力劝阻,反对仓促北伐。认为兵卒骄逸,财力未裕,万一战争旷日持久,反而祸国殃民,未被采纳。后进至太常少卿兼中书舍人,朝廷派他到荆州、襄州宣谕北伐(宣布开边命令),他抗拒说:“使往慰安人情则可,必欲开边启衅,有死而已,不能从也。”【如让我去安定人心,我愿往;若是挑起战争,我宁死也不去。】北伐战争开始后闻泗州捷报传来,他忧心忡忡,愈增忧愁。说惟恐进锐退速,兵祸愈深【“假如就此成功,一雪前耻,我虽死也幸;就伯进得快退得也快,祸患就更深了”】。御史邓友龙揭露他阻挠北伐的言行,遂被罢官。开禧二年(1206年),韩兵败求和,被朝廷所杀。韩侂胄死,复召为吏部侍郎兼太子左庶子。他进言道:“过去,权臣出于炫耀之私念,以致祸国殃民,今后行事定要秉公无私”。调任礼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进参知政事。他经常指出并纠正政事上差错,奖掖人才。嘉定二年(1209),上书告老,皇太子竭力挽留,又以资政殿学士知福州,力辞不就。后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卒年八十。死后赠金紫光禄大夫。

作品

他对书法造诣极深,虽片纸数字,也被人珍而藏之。著作有《班马字类》、《古鼎法帖》、《汉隶字源》、《广干禄字书》、《历代帝王总要》等。事迹收录于《宋史本传》、《汉隶字源序》。故居在嘉兴府学宫前(今嘉兴市人民政府院内),早毁。

《宋史·娄机传》

娄机,字彦发,嘉兴人。乾道二年进士,授盐官尉。丁母忧,服除,调含山主簿。郡委治铜城圩八十有四,役夫三千有奇,设庐以处之,器用材植,一出于官,民乐劝趋,两旬告毕。七摄邻邑,率以治绩闻。调于潜县丞,轻赋税,正版籍,简狱讼,兴学校。遭外艰,免丧,为江东提举司干办公事,易淮东,已而复旧,改知西安县。巨室买地为茔域,发地遇石,复索元价。机曰:“设得金,将谁归?”通判饶州,平反冤狱。蜀帅袁说友辟参议幕中,不就,改干办诸司审计司。转对,请裁损经费,又论刑名疑虑之敝。迁宗正寺主簿,为太常博士、秘书郎,请续编《中兴馆阁书目》,又请宽恤淮、浙被旱州县。时皇太子始就外傅,遴选学官,以机兼资善堂小学教授。机日陈正言正道,又以累朝事亲、修身、治国、爱民四事,手书以献,太子置之坐右,朝夕观省。随事开明,多所裨益。迁太常丞,仍兼资善。旋迁右曹郎官、秘书省著作郎,改兼驾部。都城大火,机应诏上封事,力言朝臣务为奉承,不能出己见以裨国论;外臣不称职,至苛刻以困民财;将帅偏裨务为交结,而不知训阅以强军律。时年七十,丐闲,不许。太子得机所著《广干禄字》一编,尤喜,命戴溪跋之。擢监察御史,讲未退而除命颁,太子恋恋几不忍舍,机亦为之感涕。论京官必两任、有举主、年三十以上,方许作县。又论郡守轻滥太甚,贻害千里。苏师旦怙势妄作,蒙蔽自肆,语及者皆罪去,而独惮机。韩侂胄议开边,机极口沮之,谓:“恢复之名非不美,今士卒骄逸,遽驱于锋镝之下,人才难得,财力未裕,万一兵连祸结,久而不解,奈何?”侂胄闻之不说,其议愈密,外廷罔测。又上疏极论:“虽密谋人莫得知,而羽书一驰,中外皇惑。”侍御史邓友龙初不知兵,腾书投合,妄荐大将,既召还,专主此议。机语友龙曰:“今日孰可为大将?孰可为计臣?正使以殿岩当之,能保其可用乎?”迁右正言兼侍讲,首论广蓄人才,乞诏侍从、台谏、学士、待制、三牙管军各举将帅边郡一二人,召问甄拔,优养以备缓急。进太常少卿兼权中书舍人,诏遣宣谕荆、襄,机昌言曰:“使往慰安人情则可,必欲开边启衅,有死而已,不能从也。”泗州捷闻,愈增忧危,且曰:“若自此成功,以摅列圣之宿愤,老臣虽死亦幸,谪官,但恐进锐退速,祸愈深耳。”友龙至不能堪曰:“不逐此人,则异议无所回。”机遂以言去。侂胄诛,召为吏部侍郎兼太子左庶子,还朝,言:“至公始可以服天下,权臣以私意横生,败国殄民,今当行以至公。若曰私恩未报,首为汲引,私仇未复,且为沮抑,一涉于私,人心将无所观感矣。”又言:“两淮招集敢勇,不难于招而难于处。若非绳以纪律,课其勤惰,必为后害。”仍请检校权臣、内侍等没入家赀,专为养兵之助。机里人有故官吏部,丧未举而子赴调者,机谓彼既冒法禁,而部胥不之问,即挞数吏,使之治葬而后来。闻者韪之。兼太子詹事,著《历代帝王总要》以裨考订。迁给事中。海巡八厢亲从、都军头、指挥使年劳转资,恩旨太滥,乞收寝未应年格之人,年已及者予之,帝称善良久。飞蝗为灾。机应诏言:“和议甫成,先务安静,葺罅漏以成纪纲,节财用以固邦本,练士卒以壮国威。”迁礼部尚书兼给事中,擢同知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进参知政事。当干戈甫定,信使往来之始,疮痍方深,敝蠹纷然,机弥缝裨赞甚多。尤惜名器,守法度;进退人物,直言可否,不市私恩,不避嫌怨。有举员及格,当改秩作邑而必欲朝阙,机曰:“若是则有劳者何以劝?孤寒者何以伸?若至上前,自应执奏。”堂吏寄资未仕,而例以升朝官赏陈乞封赠,机曰:“进士非通籍不能及亲,汝辈乃以白身得之耶?”嘉定二年八月,行皇太子册命,机摄中书令读册。九月祀明堂,为礼仪使。数上章告老,帝不许,皇太子遣官属勉留之。以资政殿学士知福州,力辞。提举洞霄宫以归,遂卒,赠金紫光禄大夫,加赠特进。机初登第,其父寿戒之曰:“得官诚可喜,然为官正自未易尔!”机抚其弟模、栋,卒为善士。居乡以诚接物,是非枉直判于语下,不为后言,人惮而服之。称奖人才,不遗寸长,访问贤能,疏列姓名及其可用之实,以备采取,其所荐进,亦不欲人之知也。所著复有《班马字类》。机深于书学,尺牍人多藏弆云。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