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季南寿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季南寿

作者介绍

季南寿

季南寿   jì nán shòu

季南寿(约1111——1180),字元衡,龙泉县南宏山人。宋绍兴五年(1135),中进士。淳熙元年(1174),年迈辞官,进直显谟阁致仕。著有《入蜀日记》、《简之道院戏稿》、《眉之近古堂编》及《编馀杂著》。
本    名 季南寿
所处时代 宋代
出生地 龙泉县南宏山
去世时间 1180
主要作品 《句》

季南寿诗词更多 >>

简介

一代良臣----季南寿季南寿(约1111——1180),字元衡,龙泉县南宏山人。宋绍兴五年(1135),中进士。初任鄞县主簿,继任台州、东阳教授。绍兴十八年(1148),再考中博学宏词科。迁校书郎兼兵部员外郎等职。绍兴三十年,出任道州知府,上书裁减大礼钱,用于救治贫病之民,百姓欢悦。提升为尚书左郎兼王子庆王府直讲、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职,乾道五年(1169)出任四川简州知州,对简州乱法官吏敢于量罪定刑。乾道八年任眉阳守时,暴水冲溢,南寿传告篙工:“能救活一人,提取我俸钱奖励”,被救者不少。淳熙元年(1174),年迈辞官,进直显谟阁致仕。

作品

著有《入蜀日记》、《简之道院戏稿》、《眉之近古堂编》及《编馀杂著》。

留槎阁记

南寿儿时,喜诵古篇章。一日,先君口授以留槎阁之什,断章云:“凭谁为问槎边客,未必无人犯斗牛。”击节叹赏久之。敢问阁安在?曰:“吾邑有济川桥焉。桥之中涌沙成洲,而附桥为阁,杰立于洲之上也。”赋是诗者为谁? 曰:“贤良陈公舜俞也。”想是阁之雄伟,味诗辞之警迈,固知名非虚得也。先君又曰:“是名也,大书于颜,笔势遒劲,邑人歆艳,与其诗号为二绝。”问:题其颜者谁耶?则曰:“眉山先生苏轼也。”自是,益跂慕愿造焉而寄目。后十年,隶籍于县庠,暇日登临,令人缥缥然,意气飞扬,而徘徊不忍舍。追思二公足迹不一至,其标榜之深切,模写之巧妙,周尽厥美,若亲见之,岂有得于冥冥而与造物者为一乎?窃谓天地有英特清迥之气,尝融结于山川。山灵川后,往往呵护閟匿,不肯呈露,必得鸿儒硕生以汗墨藻绚为之摛张,不容靳啬,乃效为祥瑞,播为景物,钟为公卿,于斯阁概见矣!古者以洲为吉祥,诹验表表。邑之水自西南二溪而下,发源深。桥之上,流则合为一,不数百步,突然有灵洲特起,溪分左右,虽支流有满除,而此不与之增损,隐如鳌负,其广袤未易以寻丈许。佳木修篁,林矗乎其上;渔舟刀 贾舸,徙倚乎其侧;烟霭出没,鸥鹭伏见,望之若瀛洲然。故当时指为沙堤之兆,意必有拜相者,载于里谣。未几,清源何太宰首叶是谶,为一时王公大人。厥后,登宥庭联袂从影,缨要津者相望。阴阳家以阁之倚桥,颇似今之朝冠,兹又嘉谶也。苏眉山第取其景胜,仿佛仙槎至是,而容与不论其地灵人杰,自然契合,有可以前知者。无何厄于寇燎,尺掾不遗,将一新而谋屡不集。进士张津,以胶庠之英,慨然为之倡,士庶翕从,苾刍彦时有干翮出,力董厥事,不浃岁而落成,实绍兴二十有八年冬十月也。书来以记文为请,且持不腆之辞,载其名附二公之后以行远,窃有荣耀,南寿之幸愿也。乃承命辑见闻颠末而并书之。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