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胡梦昱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胡梦昱

作者介绍

胡梦昱

胡梦昱   hú mèng yù

胡梦昱(1185~1226),南宋官员。字季昭,又字季汲,号竹林愚隐,吉水(今属江西)人。嘉定十年进士,历南安县、都昌县主簿。中大法科,授峡州司法参军,除大理评事。宝庆元年,因上疏讼济王冤,谪象州羁管。宝庆二年,移钦州,未行而卒。赠朝奉郎,谥刚简,桂林九贤祠列为九贤之一。著有《象台集》六卷、《竹林愚隐集》一卷。
本    名 胡梦昱
所处时代 宋代
出生地 吉水(今属江西)
去世时间 1226年
主要作品 《步王卢溪韵》《步王卢溪韵》《榕阴图》《再寄》《步王卢溪韵·瘴地人忧我莫支》等
主要成就 桂林九贤祠列为九贤之一
信    仰 儒学

胡梦昱诗词更多 >>

人物生平

居安思危

胡梦昱生于南宋淳熙乙己十二年(1185)三月初五,江西吉水县功德源人(今为吉水县黄桥镇新村南侧,旧址废),是吉州胡民胡广之的第十世孙。胡梦昱两岁丧父,寡母忍饥寒以教育,他刻苦好学,嘉定九年乡举,次年科举进士,授南安军南安县主簿,南康军都昌县主簿,中大法科,峡州司法,除大理评事。宁宗即位(1195)后,金人送还传国玉玺,朝廷设宴庆贺,文武百官加官进爵,梦昱坚辞不受,并心感忧虑:“靖康之耻,非国家之福”。

洞察秋毫

宁宗在位三十年,初任韩侂胄为宰相,继任史弥远,两奸专权,内患外乱,宋室日衰,他关心国家安危,以小臣而敢言大臣之事,多次上疏进谏“治国安邦”之策,论治国安邦应以“上下戒于骄盈,内外惩于玩惩,以事机易失为深虑,以事功未奋为深耻,以事势不测为深忧”。逆臣李全归附宋朝,他洞察秋毫,说李既无文才,又无武略,徒持诈术以欺人,而弥远纵之。朝廷恩之过厚,以致渐玉骄盈,官复楚州时(今山东),以报私仇旁陷郡邑属僚,并四处掠劫民财,祸国殃民,他及时论证:国家之患,不在心腹,而在山东,山东之祸,始此矣,献言“苟不先时为之提防,随时而为之操纵,卒然有变,何以制之夫”。果然不久李全在与蒙(古)军交战而败降,为宋之叛贼。

刚毅直言

宝庆元年乙酉(1225)理宗即位,时霅川事变,奸相史弥远躬治其事,先贬帝兄济王为巴陵郡公,继降为县 公,朝野义奋,敢怒而不敢言,随后挟嘱御医余天锡赴湖州,假传谕旨,逼济王自缢,却以疾薨奏闻,转相诬引。梦昱身为法官。不忍坐视人舞法于帝兄而不救,不顾安危,同年八月二十日大胆上疏理宗,陈述历史利弊,反复极论,明辨冤抑,请立济邸后疏曰:太祖艰难已有天下,不传之子而传之弟,立国根本,“昔周人(西周)不幸,而有管蔡之变,是乃管蔡挟禄又为乱,王室几危,周公不得已而诛之,待菅蔡者,终归于厚,宋不幸,有秦邸之变,又不幸有近日济邸之变,太宗待秦邸者,亦终归于厚,故皆能有道之长。唐太宗之待建成元吉者,终归于薄,故皆有身后之祸,并以郑伯克段事极论利弊。”“济王之不幸,遭此横祸,恳乞降旨追赠褒崇之典,降存亡继绝之诏,抚其家属,厚其赉予,使死者可以无撼,生者不至无聊”。济王之冤,得以昭雪。同时上书斥责史弥远曰:“ 霅川之变,济王之不幸,主上不免负天下谤,大丞相不容不分其谤也,公论之在天下,未有久而不明者,大丞相能逆料此事,他日必无反复否与欠? 抑之在天下,未有久而不伸者,大丞相能逆斗此事,他日决不为国家之历陛否与欠?”“此论不早明,他日必有反复,此抑不早伸,他日必有历陛”。

贬谪病卒

弥远得书大怒,唆党羽御史李知孝乘风旨劾,九月削籍远谪象州(今广西象州县)。史为铲除后患,又密使广西帅臣钱宏祖待梦昱过桂林时杀之,赖通判陈公汶左右,才得以幸免(1948年录志有载),对此大理少卿徐瑄不服,上书史弥远,责问梦昱在朝刚正耿直,公正廉明,为国为民赤胆忠心,何以致罪?史唆司谏梁成大,诬陷徐与胡合谋,又以“罪大罚轻”为由,既削降徐职,未几又再削梦昱徙广西钦州。未及行,因患严重痢疾,宝庆二年(1226)九月二十一日卒于象州。南宋末年,李庭芝曾作《挽胡季昭二首》以示悼念。

身后荣享

象州人民为缅怀忠烈,建有“梦昱学祠”,至今保留完整,1948年象州县志有列传,桂林九贤祠列为九贤之一。绍定四年(1232),七月奉旨归葬。端平元年甲午(1234),六月降旨官复原 职,九月赠朝奉郎。度宗咸淳三年(1268)九月追谥“刚筒”(刚毅果敢,正直无邪之意),谥诏曰:“方嘉贯日之忠,已堕偃月之计,用旌折揽之直,且诣投抒之过,尔虽死,可不朽矣。”

词作轶事

胡梦昱的词,《全宋词》及《补辑》等不见载。宋·胡知柔编《象台首末》载有其词作。知柔为梦昱子,此书专述梦昱贬谪象州的始末。其中卷2《行述》云胡梦昱“在象,贬所寓室曰“凉馆”,读书其中。尝因拾皂角,有词曰:‘飒飒秋风飞起,瘴岭黄尘扑地。铁汉尽禁当,不比冰肌细腻。纵来擦洗,也只是本来肤体。’‘羊角因风晚树,自是秋来气数。入药不和同,瞑眩得人嫌恶。只宜将去,净洗人间垢污。’其寓意坚确如此。”《象台首末》卷三收录丁黼《送胡季昭谪象州》诗曰:“一封书奏触天威,万里徒行出帝畿。始得明时来谠论,岂知薄命堕危机。身同季弟辞兄去,女抱婴儿伴母归。风雨潇潇秋又老,雁应不到岭南飞。”

诗作选摘

【再寄】沉沉汉殿晓烟迷,燕雀输他取次飞。爰把丹衰吐骨鲠,且甘白饭与鱼肥。意循天理可无忤,岂料人心各有机。日薄西山予未死,当留此语待公归。榕阴图古人遗直今人是,肯效乡原事踽凉。不把危言陈北阙,因何着脚到南荒。排奸斥佞风霜手,耐冷禁寒铁石肠。赢得榕阴浓密处,忘言默坐对炉香。步王卢溪韵其一瘴地人忧我莫支,人虽危我我何危。元来忧国不怕死,非为捐身要出奇。肯怨江山千里还,幸逢天地一时知。孔光张禹人无笑,禄位输他善保持。其二新来时事不相关,赢得蛮荒日月间。丰陬凡戊照碧汉,任他黄口闹清班。非求美誉传千古,不欲浮生愧两间。天亦而今无奔流,秀才且荷肯相还。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