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陈策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陈策

作者介绍

陈策

陈策   chén cè

陈策(1893—1949),广东文昌(今海南)人,中华民国海军中将,中国国民党海军广东舰队名将。曾协助孙中山在广州讨伐陈炯明。抗战期间,陈策任虎门要塞司令,负责广东沿海防卫,主力防守虎门,数次击退日本海军进攻。1938年诱使日军登陆虎门,在海上歼灭日军数百人。陈策亦在这次战役中被日军炮火击中,左腿被截去。1945年抗战胜利后,陈策任国民政府广州市市长,一年后因足疾离职养病。1949年8月31日,在广州家中逝世。
本    名 陈策
所处时代 宋代
出生地 广东文昌(今海南)
去世时间 公元1949年
主要作品 《摸鱼儿》《满江红》《满江红(杨花)》《摸鱼儿·倚危梯》《满江红·倦绣人闲》等
信    仰 三民主义

陈策诗词更多 >>

简介

陈策,1893年—1949年,字筹硕,广东(今属海南)文昌人,中华民国海军中将,中国国民党海军广东舰队的名将。曾协助孙中山在广州对抗陈炯明,抗战时负伤截断一腿,有“独脚将军”之称。日军攻陷香港时,陈策带领数十名英军成功突围,获英皇颁授帝国骑士司令勋章。

生平经历

陈策三岁时随父亲到新加坡,八岁时回中国。小学毕业后,到广州的“广东海军学校”读书,并且加入同盟会。1912年民国成立后,曾成立“海校同志会”反对袁世凯,事败出走香港。1917年海军第一舰队程璧光支持孙中山的护法运动,陈策亦置身其中。之后更参与游说陈炯明支持孙中山。1922年6月,陈炯明与孙中山意见不合,双方发生武装冲突。陈策指挥舰队,协助孙中山等人突围。1923年孙中山重回广州,任陈策为广东舰队司令,北伐后,广东舰队改为国民革命军海军第四舰队,仍以陈为司令。1928年2月6日,原中山舰舰长李之龙从日本乘坐法国邮轮经香港秘密回到广州,准备继续在海军中进行策反工作。一下船就被特务发现,当晚深夜特务包围了李之龙在豪贤路136号的住所,再度被捕。次日,蒋介石得知李之龙被捕,立即打电报给主持广州“清党”的李济深,命令把李解往南京。李济深接电后,打电话给承办李之龙案件的海军第四舰队司令陈策,叫他将李之龙押送到自己的司令部来,但陈策以“策动海军叛乱”罪名判处李之龙死刑,于2月8日将其在红花岗执行枪决。1930年,陈策依靠海军舰队,盘踞海南琼州。1932年与陈济棠发生冲突,陈策率舰到海口,陈济棠出动空军轰炸,击沉驱逐舰一艘,陈策被迫下野出国考察。回国后获南京任为海军部次长,并且当选中国国民党中央执委,开始制定中国海军抗日方略。1936年陈济棠以抗日名义再次反蒋,但手下的空军、陆军宣布效忠中央,海军亦投奔陈策。

英勇抗日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陈策兼任虎门要塞司令,负责广东沿海防卫,主力防守虎门,数次击退日海军攻击。1938年与当时居住香港的李福林合演反间计,诱使日军登陆虎门,在海上击毙日军数百人。陈策亦在这次战役中被日军炮火击中,左腿被截去。1939年陈策到香港,出任国民政府驻港全权联络代表。陈利用他在香港的各种关系,统筹在香港进行的抗日工作;包括建立地下抗日力量,使用各种合法及非法手段组织运送物资到中国后方,与及和英国政府联系军事。英国政府曾透过陈策,商讨万一日军进攻香港,中国军队加以援手的可能。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深圳河以北的日军亦同时发动对香港的进攻。十八天后,香港总督杨慕琦决定投降。投降前杨慕琦致电通知陈策,陈获悉后,决定乘船突围。英军即将仅余的数艘鱼雷艇交陈策指挥。同时十多名英国高级军官,及三十多名其他官兵及情报人员,亦决定跟随突围。途中陈策所乘的鱼雷艇被日军发现,对其开火射击。陈策手腕中弹,跳入水中。幸得副官徐亨背负游水上岸获救。(徐亨为出色运动员,曾于国际运动比赛得多项奖牌,包括游泳、排球及水球。徐后来于1970年代以中国、中华台北代表身份,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最后陈策等数十人成功离开香港,经广东惠州抵达中国军队控制地区。英国官兵则经云南、缅甸、印度回到英伦。为表扬陈策的贡献,英皇授予他“帝国骑士司令勋章”(KBE)。 这在二战中,中国方面仅有两人获得这种勋章,另一人是孙立人将军。日本投降后,陈策任战后广州市第一任市长,惟一年后因足疾离职养病。1949年8月31日晚上,陈策在广州家中逝世。关于陈策之死,有人认为可能是蒋介石特务为防止他投共,将其杀害。但亦有指可能是陈同时饮酒及服药所致。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