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刘倓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刘倓

作者介绍

刘倓

刘倓   liú dàn

刘倓,字允叔,又字次皋(《天台续集别编》卷五),号阆风居士,宁海(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官黄陂县主簿。事见《嘉定赤城志》卷三四。今录诗十二首。
本    名 刘倓
字    号 允叔
所处时代 宋代
出生地 宁海
出生时间 1152
去世时间 1215
主要作品 《次韵胡少瀹题梁王山蟠松诗》《登石台山与胡融李揆王度周仲卿联句》《横山》《横山》《横山》等

刘倓诗词更多 >>

生平简历

祖上原是汉代皇室之后裔,隐居天台,后代有迁居新昌,再迁宁海者。父向再,封从政郎荣赐朝奉大夫。刘倓少年时求学于四明学者沈国录先生,同学后来都是甬上著名之士。及长入太学,其间得陆象山(九渊)、朱熹等著名学者青睐,学业长进很快。嘉定元年(1208)以特奏名中举,仕黄坡县(今属湖北省)主簿,有政绩。当时正值国家动荡之际,外有金、元压境,时有鲸吞之心;内则权臣当道,对百姓横征暴敛。皇帝腐败无能,小朝廷风雨飘摇。刘倓目睹现状,遂弃官返里,隐居在家乡的阆风山上。山上有一地势平广面积亩许的岩石,称阆风台。有石室、石井、西洞等名胜,刘倓就在此筑“阆风吟室”,堂构精致,书房以“雪斋”为名。日夕在此读书、作诗,或约酒友共斟,或邀诗友吟唱。刘倓著作丰富,且“藏书逾万卷,皆手自编辑,晚于‘易’有得,编成‘自义’;‘诗’与‘论语’皆有解;有‘老子’和‘杜诗’增释;‘阆风集’若干卷,皆未会粹”。后人将其遗著收集编成《黄坡集》若干卷。见《嘉定赤城志》卷三四。

刘倓墓志铭

刘倓墓志铭在宁海阆风山上的阆风庵里,碑高0.83米,宽0.69米。通碑985字,楷体小字,字体隽秀。约在二十年前,阆风庵扩建时,殿后傍山的农地下挖出了此碑。墓志由刘倓的弟弟刘炔撰写,墓志刻于宋嘉定十年(1219年),距今已有793年。宁海现存的宋代以前碑刻,已寥寥无几,所以,此碑应为宁海现存最有价值的古代碑刻之一。墓志仅有碑文而无铭文,碑文中除了写刘倓的名讳、祖系、生卒、子嗣、葬所外,对刘倓的生平,尤其是学识、为人、喜好等详为叙述,使后人能从碑中一睹这位阆风先生的风采。对于刘倓的学识,碑文是通过当时的三位大学者,对刘倓的态度来表述。刘倓一生都在求索学问,又属意林泉,到了五十多岁,仍没有娶妻,后来,是他的朋友们责备他不该无后,才纳女仆为妻。刘倓的墓地,就紧邻着阆风吟室,按碑文所称,这是他生前自己选定的。刘倓嗜书如命,藏书逾万卷。为文清醇,作诗潇洒,晚年编成《易经百义》,对《诗经》和《论语》有解,有《老子》和《杜诗》的增释,著有《阆风集》多卷。不幸的是,他的著作遭遇宋末兵祸,大多逸失,存世不多。他对后世的影响还是相当深远,以致历代不乏自号阆风的文人。刘倓死后四年,舒岳祥出生于阆风里的牌门舒村,后来成为著名的学者、诗人和文学家,宋亡后也隐居乡里,自号阆风,后人称其为舒阆风。前后两位阆风先生,为宁海的历史书写了璀璨的一页,阆风也成了诗文之乡的代名词。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