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陈义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陈义

人物简介

陈义(1900.5.13-1974.8.23)。浙江省高登县(今富阳县)新登区湘源乡马弓村夏家岭人。父亲陈亦发,为私塾教员,并操持祖产田30多亩,他与子辈均参加劳动,并雇工帮助。母亲陈周氏为家庭妇女,在陈义15岁时即去世。兄弟4人,陈义排行第三,均分居。兄弟4人分居时,陈义仅得耕田1亩和山地1小块,由其两兄长分担后供他读书。陈义出身小农家庭,家境清贫,从小勤学善读兼习农事,曾做过牧童,放牧过牛、羊。1906~1911年在他父亲执教的私塾读书并下田务农。1912~1913年在他父亲任教的小学读书。1913~1916年在新登县立小学学习并读古文。1916~1917年转入新登县第二高级小学并学左传等。1917~1918年在福广小学及绿诸小学任初小教师。1918~1919年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预科学习,直至1922年。小学毕业时,以“好学不倦”出名。适值五四运动,陈义富于爱国热忱,积极参加学生运动的游行与罢课。1920年曾参加杭州市青年会圣经班学英文,1921~1922年又在该会夜校学英语,因而与青年会接触较多,并由该会派他去参加了1921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基督教学生代表大会。1922年夏末在第一师范学校毕业,而以同等学历考入厦门大学商科,但在一年后转入教育系学习并在该系办公室兼做文书、打字等工作。1924~1925年学习心理学和英文等。1925年冬,师从秉志学习动物学。1927年夏获得教育学士学位。毕业后回杭州,经高小时老师蔡绍牧介绍至杭州第一中学任博物课教员。1928年经秉志介绍至中央大学任助教。1930年加入中国科学社为社员。1931年申请美国洛氏基金会(当时称China Medical Board,Peking)的基金,经著名生理学家蔡堡推荐,获得基金会的资助,1932年9月到美国留学,经西雅图(Seattle)至费城(Philadelphia),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动物学系(Department of Zoology,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1933~1934年又获得洛氏基金去林穴海洋生物学实验室(Marine Biological Laboratory,Woodshole)学习无脊椎动物学和胚胎学。1935年3月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哲学博士(Ph.D.)并加入美国学术团体Sigma Xi学会为正式会员(Chapter member,The Society of the Sigma Xi)。1935年6月赴华盛顿国立博物院(National Museum of Washington)核对中国蚯蚓标本约一周。同年7月经旧金山(San Francisco)、檀香山(Honolulu)回上海。回国后,经秉志介绍入中央大学理学院任教授,在此期间先后参加中国动物学会,应聘为教育部大学用书特约编辑,兼任师范学院博物系系主任、任川西科学考察团生物队队长,参加中央研究院南川金佛山采集动物标本的工作,还兼任华西大学动物学教授及博物馆主任。1949年4月至1950年任南京大学理学院教授兼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生物教员。1950~1974年任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兼普通动物学教研组主任。在此期间,于1950年他还应聘担任中国科学院动物标本整理委员会委员;1951~1954年被选任中国动物学会江苏分会理事长;1955年7月任教育部《生物学》特约编辑;1956 年夏在青岛被选为中国动物学会理事;同年11月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63年2月任教育部高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此外,他还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动物名词审查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科普协会生物学主任,江苏省血防小组成员等职务。1956年起被选为中国政治协商委员会江苏省委员会第三届、第四届委员。1974 年8月23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由于他从小入学不易,均由他人资助才得完成学业。在他就学的过程中,早年得益于陈邦杰、陈世、秉志、伍献文、王家楫等的帮助和影响,使他一直抱有“人救我,我救人”和“读书救国”、“教育救国”的想法,甚至在当上教授以后,置地产、造房时竟在房上书写:“但问耕耘,不求收获”。他除了受亲友、老师和基督教青年会的影响以外,还受到陈嘉庚“毁家兴学”和张季直“务商兴县”的影响。他很羡慕及敬佩陈嘉庚的为人,希望自己能有朝一日也获得巨资,做点有益于社会的事业。由于有这种想法,所以对于自己特别节俭,抱定“躬自薄而厚于人”的主张,梦想积成巨款,在新登县设立清贫奖学金,发挥阶级友爱,救济品学兼优但贫穷而失学的青年。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早期他曾想去南洋经商,扶植华侨,提高祖国地位,故曾在厦门大学商科学习过一年。后转入教育系学习,决心投身于教育事业。在晚年,还想做一个像张季直那样的人,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帮助,促使新登能成为一个繁荣兴盛的先进县。为了实现他“人救我,我救人”的愿望,就在1935年任中央大学教授以后,将其积蓄的薪金带回新登奖学,后经乡人建议置奖学产、奖学田。于当年即购田7亩,将年租作为贫困亲友子女的学费。1946年又托表兄周文祺代置5亩多田,为纪念他的母亲,称之为陈义母田,设陈母周氏清贫互相奖学金,所收租金全作为奖学金赞助他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其亲友、乡人的子女,凡成绩达到85分以上者均可获得该奖学金。一直到“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还在扶助贫困失学青、少年上学。经他助学的年轻人先后有26个。至今新登中学的吴校长仍保存着几十年前陈义捐款白洋千元给福广小学做助学金的亲笔信。1952年时陈义曾对自己作过评价:在业务上是努力的,能吃苦耐劳,富有责任心,对教学任务或友人相托之事能认真负责地对待;在生活上有勤俭节约的习惯,从不铺张浪费。陈义因受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影响,造就了他沉默寡言、埋头苦干、为人正直、谦虚谨慎、克勤克俭、乐于助人的独特性格和优良品德。凡了解他的人,都十分敬佩他的高尚精神。陈义的前妻陈素云,曾在上海市霍山路小学任教。后妻吴秋云,婚前任小学教师,婚后料理家务。有1子4女,均已成家立业。

"陈义"的基本信息

本    名:陈义

所处时代:宋代

主要作品:《菩萨蛮》《菩萨蛮》《菩萨蛮》《菩萨蛮》《菩萨蛮·天生体态腰肢细》等

查看详情,了解更多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