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李陵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李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陵年轻时担任侍中、建章监。善于骑马射箭,对人有仁爱之心,谦让下士,名声很好。汉武帝认为他具有李广的风范,命他率领八百骑兵。

李陵曾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越过居延侦察地形,未遇到匈奴顺利返还。后升为骑都尉,带领精兵五千,驻在酒泉、张掖等地教习箭术以防卫匈奴。几年后,汉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征大宛,命李陵带其五千兵马随后。行至边塞,武帝又诏令李陵,要他留下手下将士,只率五百轻骑出敦煌,至盐水,迎接李广利回师,然后仍驻屯在张掖。

孤军深入
天汉二年(前99年),李广利统领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发,攻击在天山一带活动的右贤王,武帝召见李陵,想要他为大军运送粮草。

李陵来到武台殿,向武帝叩头请求说:“臣所率领的屯边将士,都是荆楚勇士、奇材、剑客,力可缚虎,射必中的,望能自成一军独当一面,到兰干山南边以分单于兵力,请不要让我们只做贰师将军的运输队。”武帝说“:你是耻于做下属吧!我发军这么多,没有马匹拨给你。”李陵答道:“不须给马匹,臣愿以少击多,只用五千步兵直捣单于王庭。”汉武帝为他的勇气所感便同意了,并诏令强驽都尉路博德领兵在中途迎候李陵的部队。

路博德以前任过伏波将军,也羞于做李陵的后备,便上奏:“现在刚进秋季正值匈奴马肥之时,不可与之开战,臣希望留李陵等到春天,与他各率酒泉、张掖五千骑兵分别攻打东西浚稽山,必将获胜。”武帝见奏大怒,怀疑是李陵后悔不想出兵而指使路博德上书,于是传诏路博德:“我想给李陵马匹,他却说什么‘要以少击众’,现在匈奴侵入西河,速带你部赶往西河,守住钩营之道。”又传诏李陵:“应在九月发兵,应从险要的庶虏鄣出塞,到东浚稽山南面龙勒水一带,徘徊以观敌情,如无所见,则沿着浞野侯赵破奴走过的路线抵受降城休整,将情况用快马回朝报告。你与路博德说了些什么?一并上书说清楚。”

于是,李陵率领他的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向北行进三十天,到浚稽山扎营。将所经过的山川地形绘制成图,派手下骑兵陈步乐回朝禀报。陈步乐被召见,陈说李陵带兵有方得到将士死力效命,武帝非常高兴,任陈步乐为郎官。

血战匈奴
李陵在浚稽山遭遇到单于主力,被匈奴三万多骑兵包围。李陵军驻扎在两山之间,以大车作为营垒,李陵领兵冲出营垒摆开队伍,前排持戟和盾,后排用弓和弩,下令:“听到击鼓就进攻,听到鸣金就收兵。”匈奴见汉军人少,径直扑向汉军营垒。

李陵挥师搏击,千驽齐发,匈奴兵应弦而倒。匈奴军败退上山,汉军追击,杀匈奴兵数千。单于大惊,召集左贤王、右贤王部八万多骑兵一起围攻李陵。李陵向南且战且走,几天后被困在一个山谷中。连日苦战,很多士卒中箭受伤,三处受伤者便用车载,二处受伤者驾车,一创者坚持战斗。

李陵说:“我军士气不如前,又鼓不起来,是何原因?莫非是军中有女人么?”原来,军队出发时,有些被流放到边塞的关东盗贼的妻女随军作了士兵们的妻子,大多藏匿在车中。李陵把她们搜出来用剑杀掉了。第二天再战,果然斩匈奴首三千多。他们向东南方突围,沿着故龙城道撤退,走了四五天,被大片沼泽芦苇挡住。

匈奴军在上风头纵火,李陵也令将士放火烧出一块空地才得以自救。又退到一座山下,单于已在南面山头上,命他儿子率骑兵向李陵发起攻击。

李陵的步兵在树林间与匈奴骑兵拼杀,又杀匈奴兵数千,并发连驽射单于,单于下山退走。这天李陵捕得俘虏,俘虏供出:“单于说:‘这是汉朝的精兵,久攻不能拿下,却日夜向南退走把我们引到塞边,会不会有伏兵呢?’而许多当户和君长都说:‘以单于亲率数万骑兵攻打汉朝几千人,却不能把他们消灭,那以后将无法再调兵遣将,也使汉朝越发轻视匈奴。务必在山谷间再度猛攻,还有四五十里才到平地,即使不能破敌,返回也来得及。’”这时,李陵军处境更加险恶,匈奴骑兵多,战斗一整天不下几十回合,匈奴兵又死伤二千余人。匈奴军不能取胜,准备撤走。

恰逢李陵军中有一个叫管敢的军侯,因被校尉凌辱而逃出投降了匈奴。对单于说:“李陵军无后援,并且箭矢已尽,只有李陵将军麾下和成安侯韩延年手下各八百人排在阵式前列,分别以黄白二色作旗帜,派精兵射杀旗手即可破阵了。”单于得到管敢,大喜,命骑兵合力攻打汉军,边打边喊:“李陵、韩延年快降!”接着挡住去路猛烈攻打李陵。李陵处在山谷底,匈奴军在山坡上从四面射箭,矢如雨下。汉军坚持南行,未等冲到鞮汗山,一天之中五十万支箭已全部射光,便丢弃战车而去。

当时,还剩士兵三千多,赤手空拳的就斩断车轮辐条当武器,军吏们也只有短刀。又被一座大山所阻折入狭谷,单于切断了他们的退路,在险要处放下垒石,很多士卒被砸死,不能前进。

黄昏后,李陵换上便衣独步出营,拦住左右说“:不要跟着我,让我一个人去干掉单于!”过了很久,李陵才回来,叹息说:“兵败如此,惟求一死!”军吏说:“将军威震匈奴,陛下不会让您死,以后可想别的办法回去,像浞野侯(赵破奴)虽被匈奴俘获,但后来逃回去,陛下仍以礼相待,何况对将军您呢!”李陵说“:你别说了,我不战死,不为壮士。”于是他要部下把旌旗都砍断,把珍宝埋藏在地下。又扼腕道:“再有几十支箭,我们足以逃跑了,可现在无武器再战,天一亮就只有束手待擒了。不如各作鸟兽散,还可能有逃回去报告陛下的人。”他令将士们每人拿上二升干粮,一大块冰,约定在边塞遮虏鄣会合。准备夜半时分击鼓突围,但鼓未响。

力竭被俘
李陵与韩延年一同上马,十多名壮士和他们一道冲出。匈奴数千骑兵紧追,韩延年战死,李陵长叹:“我无脸面去见陛下呀!”于是下马投降了。他的部下四散逃命,逃回塞内的仅四百余人。李陵兵败之处离边塞只有百余里,边塞把情况报告了朝廷,武帝想必李陵已战死,就把他母亲和妻子召来,要相面的人来看,却说他们脸无死丧之色。后来得知李陵已降匈奴,武帝大怒,责问陈步乐,陈步乐自杀了。

文武百官都骂李陵,武帝以李陵之事问太史令司马迁,司马迁则说:“李陵服侍母亲孝顺,对士卒讲信义,常奋不顾身以赴国家危难。他长期以来养成了国士之风。今天他一次战败,那些为保全身家性命的臣下便攻其一点而不计其余,实在令人痛心!况且李陵提兵不满五千,深入匈奴腹地,搏杀数万之师,敌人被打死打伤无数而自救不暇,又召集能射箭的百姓来一起围攻。他转战千里,矢尽道穷,战士们赤手空拳,顶着敌人的箭雨仍殊死搏斗奋勇杀敌,得到部下以死效命,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他虽身陷重围而战败,但他杀死杀伤敌人的战绩也足以传扬天下。他之所以不死,是想立功赎罪以报效朝廷。”起初,武帝派李广利率领大军出征,只令李陵协助运输,后来李陵与单于主力战斗,李广利却少有战功。武帝认为司马迁诬罔,是想诋毁贰师将军为李陵说情,于是把他下狱施以腐刑。

很久以后,武帝悔悟到李陵是无救援所致,说:“李陵出塞之时,本来诏令强弩都尉接应,只因受了这奸诈老将奏书的影响又改变了诏令,才使得李陵全军覆没。”于是派使者慰问赏赐了李陵的残部。李陵在匈奴一年后,武帝派因杅将军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接李陵。

公孙敖无功而返,对武帝说:“听俘虏讲,李陵在帮单于练兵以对付汉军,所以我们接不到他。”武帝听到后,便将李陵家处以族刑,他母亲、兄弟和妻子都被诛杀。陇西一带士人都以李陵不能死节而累及家室为耻。

诈降成真
此后,有汉使到匈奴,李陵对使者说:“我为汉朝领步卒五千横扫匈奴,因无救援而败,有什么对不起汉朝而要杀我全家?”使者说:“陛下听说李少卿在为匈奴练兵。”李陵说;“那是李绪,不是我。”李绪本来是汉朝的塞外都尉,驻守奚侯城,匈奴来攻便投降了。单于对他优礼有加,坐次在李陵之上。李陵恨他为匈奴练兵而使自己全家被诛,便派人刺杀了李绪。大阏氏要杀掉李陵,单于把他藏到北方去了,大阏氏死后才回来。

单于很看重李陵,把女儿嫁给他,立他为右校王,立卫律为丁灵王,他们都成了掌权的贵族。卫律的父亲本是长水胡人,但他却在汉朝出生长大。他同协律都尉李延年很好,李延年推荐他出使匈奴。出使回来,恰逢李延年家被抄斩。卫律害怕株连,就出逃投降了匈奴。他很受单于宠爱,经常侍于左右。而李陵则住外边,遇到大事才召入计议。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他们一向与李陵很好,就派李陵过去的好友陇西人任立政等三人去匈奴招李陵归汉。任立政等到匈奴后,单于置酒款待,李陵、卫律都在座。

他们虽见到了李陵,但不能私下讲话,便用目光向李陵示意,又几次把佩刀上的环弄掉,趁捡环时握住李陵的脚,暗示他可以回汉朝去。此后李陵、卫律备牛酒慰问汉使,一起博戏畅饮,他们都穿着匈奴的服装蓄着匈奴发式。

任立政大声说:“汉朝已宣布大赦,国内安乐,陛下年少,由霍子孟、上官少叔辅政。”想用这些话使李陵动心,李陵沉默不语,又不经意地摸着头发说:“我已成匈奴人啦!”过了一会儿,卫律起身更衣,任立政说:“少卿,你受苦了,霍子孟、上官少叔向你问好。”李陵说“:霍公与上官大人可好!”立政说“:他们请少卿回故乡去,富贵不用担心。”李陵小声对任立政说:“少公,我回去容易,只怕再次蒙受耻辱,无可奈何!”话未说完,卫律回来了,好像听到了他们最后的话,说:“李少卿贤能之人,大可不必只在一国居住,从前范蠡遍游天下,由余从西戎到秦国,今天还谈什么故国之类。”说罢告辞了。

任立政接着对李陵说:“你也有这个意思么?”李陵说“:大丈夫不能反复无常,再次蒙羞。”李陵在匈奴二十多年,元平元年(前74年)病死。

"李陵"的基本信息

本    名:李陵

别    称:李骑都、李都尉

字    号:少卿

查看详情,了解更多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