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曾丰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曾丰

人物简介

曾丰与曾巩同宗,他有感于所居地曾姓人“不及温陵、南丰”,“未大有闻于世者”,进而发奋读书。于乾道五年(1169)登进士,授永州教授,历任赣县县丞,义宁、浦城县令,广东经略司曹,德庆知府,湖南参帅,朝散大夫等职。入仕途后,他兢兢业业,勤于政事,主张“无为”而治,决不扰民的思想。生性耿直,不畏权贵,拒绝当朝太师韩侂胄的招纳,嘉泰四年(1204),被罢职回乡。他在福建浦城任县令时,发现真德秀(理宗时官至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少年聪慧,却家境贫寒无力上学,遂将其收留馆舍13年,加以培养,终于成名。曾丰罢归后,在故里开办西山书院,致力于教学和研究。求学于门下者很多,流坑的董氏子弟大多从业于他。董德修是他的得意门生、挚友和妹夫,因曾丰与陆九渊来往甚密,德修遂入象山之门,后成为流坑董氏心学的宗师。此外,永丰的邓求斋,柳塘的何谷等均为其学生。曾丰生平好学,博览群书,以文章名噪一时。在隆兴都督府(今南昌)为幕僚时,与黄子由同编《豫章乘》。政事之余,醉心诗文创作,归乡后,筑室“樽斋”,因以为号。以诗酒自娱,四方来求诗文者经常满座。著有《缘督集》40卷,今本存二十卷,亦名撙斋集,《四库总目》行于世。 存诗551首,存文162篇。他的碑、铭、记、颂、序、赋自成一家。其《三朝内禅颂》,被朝中大臣称为“考证千古,若合符节,可荐清庙”。元代虞集称其文“气刚而义严,辞直而理性,有得于易之奇、诗之葩者乎,取譬比兴,杰然不溺于风俗、山川磅礴雄伟之气。”清《四库全书总目》认为:“丰仕绩不显,颇以著述自负……根柢深邃,皆有物之言,非虚谈心性者比。”

"曾丰"的基本信息

本    名:曾丰

字    号:字幼度,号樽斋

所处时代:宋代

查看详情,了解更多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