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刘藻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刘藻

人物生平

乾隆元年(1736年),经山东巡抚岳浚推荐,诏试博学鸿词,定二等第三名,授翰林检讨,时年36岁。乾隆3年(1738年)春,奉特旨改名为刘藻,字赢海,号苏村,记名以御用。乾隆4年(1739年),为右中允侍读,上书房行走。乾隆5年(1740年),授太常寺少卿转右通政。升左佥都御史。乾隆6年(1741年),升为内阁学士,任顺天乡试正考官。同年12月,提督江苏学政。乾隆8年(1743年),因淮安高邮生员闹赈降二级,特授宗人府府丞。他降级后,在扬州等待选任,运判吴家龙之孙之黼以文章请教于他。刘藻调离时,吴家馈送了笔墨及糟好的鲥鱼。在途中发现,内藏黄金四百两。他通过淮运使牛卓退还。朝廷闻后赞扬说:“方不愧四知也。”乾隆12年(1747年)6月,他请求回家奉母,皇帝赏人参二斤,带内阁学士衔回家。乾隆13年(1748年)2月,乾隆东巡时,他迎驾至德州,皇帝赠诗一首:“乞归非独往,教孝有常经。沂水风犹昔,齐山不断青。栖迟安梓里,俯仰乐萱庭。灾后民何苦,详陈疾苦形。”乾隆19年(1748年)正月13日,其生母病故。在家守孝期间,主编了《曹州府志》。乾隆21年(1756年),授陕西布政使。乾隆22年(1757年),调湖北布政使,升云南巡抚。乾隆26年(1761年),暂署云南总督。乾隆28年(1763年)6月,任贵州巡抚。10月,加太子太保。乾隆31年(1766年)正月,调湖广总督。其间办理地方事务,素来妥当,但不谙军旅,因谎报军情降补湖北巡抚,于3月3日夜自刎身亡。朝廷定为革除一切职务。著有《笃庆堂文集》,主编《曹州府志》,以文章受到皇帝的知遇。他的文章浑厚隽永,有韩、柳之风。流传下来的有《临濮亭记》、《曹州创建试院记》等。后,葬于苏集村(今属山东省巨野县万丰镇)北。

"刘藻"的基本信息

本    名:刘藻

别    称:刘麟玉

字    号:字麟兆号苏村

查看详情,了解更多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