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李燔生平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李燔

人物生平

1163年,李燔出生在建昌磨刀李,幼失父,依舅。在艾城西门外读书,李燔成年后,取表字“敬子”。1179年,17岁。当时朱熹担任“知南康军”,李燔曾受教于朱熹;1180年,李燔18岁。51岁的朱熹上年请求减免南康钱粮获准,办‘社仓’。李燔继续从学;1190年(光宗绍熙元年),28岁,进士及第。授岳州教授。访朱熹,朱熹勉励他。在岳州文武兼教。后祖母去世,归乡,朝廷又任命他为“襄阳府教授”。李燔再赴建阳拜会朱熹,不久辞官随朱熹讲学,朱熹“凡诸生未达者皆先令访学燔,有所发,再从熹学,诸生敬服。朱熹宣布李燔为衣钵传人。1192年,朱熹建‘考亭书院’,李燔从教。1194年,朱熹做潭州太守,复岳麓书院,李燔在岳麓书院教学;1196年,“庆元党案”,朱熹学说被禁,学生遭迫害;李燔回地方教学;1200年,朱熹逝世,李燔等顶住“学禁”,率领学子上千人共同办丧。1201年前后,回星子创办“修江书院”、“白石书院”继续教学;1205年(宁宗开禧元年),诏访遗逸,九江守推荐李燔,召赴都堂审察,辞,再召,再辞。在临安收学生魏了翁;此后数年担任过江西运司干办公事、以直秘阁主管庆元至道宫。行善政造福百姓。真德秀及右史魏了翁荐之,差权通判隆兴府,江西帅魏大有辟充参议官,皆辞,除大理司直,又辞。1209年,受邀为福建延平书院做学规,后曾参加过教学;1216年,黄干访南康李燔、胡泳诸同窗,陈宓任“知南康军”;1217年(宁宗嘉定10年),朱熹之子朱在以大理寺任“知南康军”,兴复书院,邀请李燔去白鹿洞;1218年(宁宗嘉定11年)4-5月间,同学黄干、胡泳等10多人来庐山交游,建流芳桥,李燔与黄干、陈宓一起讲学《乾》、《坤》二卦,后郡守邀请李燔担任白鹿洞书院堂长;李燔担任堂长后,白鹿洞书院达到鼎盛,各地学者云集,“讲学之盛,它郡无比”。1224-1225年,曹彦约推荐李燔代替自己做‘潭州通判’,李燔又辞,不允。真德秀为长沙帅,一府之事,咸谘先生。不数月,辞归。时史弥远擅权,废皇子竑立理宗皇帝。李燔痛心,发誓不再复出。1225年后,李燔应邀,推荐了优秀人才崔与之、魏了翁、真德秀、陈宓、郑寅、杨长孺、丁黼、弃宰、龚维藩、徐侨、刘宰、洪咨夔给中央政府。1226年,李燔在‘知南康军’曹豳的支持下扩建白石山房(白石书院)。1232年(理宗绍定5年),理宗、李心传论李燔,海内一人。几个月后,李燔离开人世,年70岁。22年后李燔获赠谥号“文定”,赠直华文阁,儿子李举担任下州文学的官职,孙子李镳也高中进士。

"李燔"的基本信息

本    名:李燔

所处时代:宋代

出生时间:1163

查看详情,了解更多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