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黄彻生平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黄彻

人物生平

黄彻(1090—1168),字常明,号太甲,晚号巩溪居士,行元十七。宋进士太常寺卿黄中庸孙、宋特奏进士侍御史黄偊长子。南宋兴化军莆田县人。朱彝尊《诗话序》谓家本莆田人,而占籍於邵武。宋元祐八年(1090)庚午年八月十五日,黄彻诞生。宋宣和六年(1124)甲辰,黄彻登状元沈晦榜进士第,授辰州辰溪县丞。宋靖康元年(1126)丙午,黄彻就升辰溪县令。在辰溪县任令五年,以才谞称。宋绍兴元年(1131)辛亥,黄彻辟差沅州军事判官,摄倅事。郎将汪长源与猺酋有隙,酋鼓众数万,声言“渡江乘城”,人心汹惧。黄彻奋不顾身,入其巢穴,晓以祸福,悉愧悔谢罪。一州赖以全。宋绍兴五年(1135)乙卯,黄彻继权麻阳县令,遭巨寇曹成之扰,率群猺千敌。黄彻擒其将。贼众宵遁。宋绍兴九年(1139)己未,黄彻历嘉鱼县令,会同官军平湖贼杨幺。连饷亦有功。宋绍兴十二年(1142)壬戌,黄彻迁平江县令,自以植节,不善谐俗。宋绍兴十五年(1145)乙丑,黄彻忤权贵弃官归时,丞相张浚帅闽,招致幕下数月,黄彻竟不肯留,遂终老于家。黄彻学问优於人。志度宏深,调护不虞,不动声气。遇仓卒州县,常倚以为重。居官,所至人爱,所去见思。一时大吏,争相辟置(节左使杨邦墓志)。黄彻在寓居兴化跫溪的五年间,著有《巩溪诗话》十卷。入载《四库全书》,《宋史·艺文志》、《福建通志》有载。宋淳熙元年(1168)戊子六月廿一日,黄彻卒宋乾道四年(1168)九月,陈俊卿在拜相前夕,为此书作了序。配安人宋直秘阁学士兼广东提刑林孝泽妹,继配兴化郡人宰相正献陈俊卿姐俱封渤海县君。长子隆兴元年(1163)特奏进士黄丰官至潭州知府、次子黄廓乡荐官五经博士旌表孝子、季子隆兴元年(1163)进士黄府官通奉大夫平海军节度判官副都统光禄大夫太师、四子黄廙宋处士。黄彻以子黄府贵,赠通奉大夫、平海军节度判官,副都统累赠光禄大夫太师。有惠政,士民德之。致仕归,囊无金、宅无华阁,调育儿孙。由是孙曾雀起,皆承嗣公家学渊源之德,克济其美之行。黄彻非常注重诗歌的思想性。他在自序中明确表示自己喜爱的是“有诚于君亲、厚于兄弟朋友、嗟念于黎元休戚及近讽谏而辅名教者”,舍弃的是“嘲风雪、弄草木而无与于比兴者”。他在具体评述诗歌时,以“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为准绳。很明显,黄彻的文学理论批评思想是受到白居易与元九书的直接影响的。因此他在李杜优劣论的争论中,很自然就倾向于扬杜抑李一派。《四库总目》论诗“以风教为本,不尚雕华,然能不失风人之皆。”宋嘉泰三年(1203)癸亥,黄彻孙从政郎黄焘,官沅州教授,刊刻《巩溪诗话》十卷於沅州学宫。宋淳祐十二年(1252)壬子,澧阳聂棠知沅州,复序《巩溪诗话》十卷而付梓。又朱辅通判沅州,著有《溪蛮丛笑》。顾志州郡官师者,均不及载,今又遗之,可惜也。宋有后裔翰林学士黄桂,明有贤裔状元黄观、黄钺;尚书黄光升、黄凤翔、黄汝良,到清朝,康熙时有裔昆大学士黄机、黄锡衮;朱彝尊、乾隆时有后裔黄模、黄叔琳、黄彦鸿以及卢文弨、张宗泰、丁丙写的两篇《跋》。黄彻自序云:“投印南归。……至于嘲风雪、弄草木,而无预于比兴者皆略之。”郭绍虞先生有云:“此书(《巩溪诗话》)有另一特点。莆田史学专家朱维干教授曾说:涵江人史学家康修其所搜集到的《巩溪诗话》一书。[1]《巩溪诗话》一书,是宋进士平江令兴化军城步云书院山长黄彻的著作。宋乾道四年(1168)九月,其年弟陈俊卿在拜相前夕,为此书作了序。配阔口正献俊卿姐陈氏、九牧林氏安人,俱封渤海县君。探花黄叔琳,以及卢文弨、张宗泰、丁丙写的两篇《跋》。黄彻自序云“投印南归。……至于嘲风雪、弄草木,而无预于比兴者皆略之。”郭绍虞先生有云“此书(《巩溪诗话》)有另一特点。”《巩溪诗话》十卷,。莆田史学专家朱维干教授曾说涵江人史学家康修其所搜集到的《巩溪诗话》一书。《巩溪诗话》目录《巩溪诗话》序《巩溪诗话》自序巩溪诗话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附录巩溪诗话跋(九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辑评黄彻子孙后裔

"黄彻"的基本信息

本    名:黄彻

字    号:字常明号太甲,晚号巩溪居士

所处时代:宋代

查看详情,了解更多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