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杜曾生平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杜曾

人物生平

勇冠三军

杜曾少年时就勇猛过人,能身穿铠甲在水中游泳。早年担任新野王司马歆的镇南参军,后来历任华容县令、南蛮司马。凡是有战争对阵,杜曾常勇冠三军。

杀死胡亢

永嘉六年(312年),当时正逢永嘉之乱,新野王司马歆的原牙门将胡亢在竟陵(在今湖北省一带)聚众起兵,自称楚公,任命杜曾担任代理竟陵太守。胡亢性格猜忌多疑,因此杀死自己的骁勇部将数十人,杜曾内心不安,暗中企图谋害胡亢,于是低声下气地讨好胡亢,胡亢不知他的企图,十分信任他。建兴元年(313年),荆州贼寇首领王冲自称荆州刺史。王冲部下很强盛,多次派兵掠夺胡亢的地盘,胡亢为此烦恼,征询杜曾的意见,杜曾劝他反击,胡亢听从。杜曾请把胡亢帐中的武器交给工匠说是让他们打磨,然后秘密引来王冲的军队,让他们攻打胡亢。胡亢出动全部精锐部队出城阻击王冲,而城中空虚,杜曾趁机杀死胡亢,接管了他的部众,自称南中郎将,任竟陵太守。杜曾请求迎娶南郡太守刘务的女儿为妻,但遭到刘务的拒绝,便杀死刘务全家。

占据汉沔

建兴元年(313年)九月,荆州刺史陶侃的参军王贡从王敦处回来,到竟陵,假称陶侃的命令,任命杜曾为前锋大都督,攻打王冲,把王冲杀死,王冲的部众全部归降。陶侃征召杜曾,杜曾不来。王贡害怕因为假称陶侃的命令而获罪,就与杜曾反叛攻打陶侃。十月,陶侃的军队大败,陶侃仅仅逃脱性命。建兴三年(315年),晋愍帝司马邺任命侍中第五猗为安南将军、监荆梁益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第五猗从武关出行。杜曾到襄阳迎接第五猗,并为侄子娶第五猗的女儿为妻,于是聚集军队一万人,与第五猗分别占据汉水、沔水地区。

击败陶侃

不久,陶侃打败杜弢,乘胜进军攻打杜曾,有轻视杜曾的想法。陶侃的司马鲁恬劝谏他说:“凡是战斗,应当先了解双方的将领。现在您的部将,没有比得上杜曾的,不能轻视认为可以逼迫他。”陶侃不听劝谏,进军把杜曾包围在石城中。杜曾的军队骑兵多,偷偷打开城门用骑兵突破陶侃的兵阵,又从陶侃军队的背后,反攻陶侃,陶侃的军队战败,数百人投水而死。杜曾将要进兵顺阳,下马对陶侃致礼,告辞而去。当时荀崧担任都督荆州江北诸军事,驻守宛城,杜曾带领军队包围他,荀崧兵少粮尽,便向襄城太守石览、南中郎将周访求救。周访派其子周抚带领三千兵士,与石览一起救援荀崧,杜曾这才逃走。杜曾又给荀崧写信,请求讨伐丹水县贼寇了报效朝廷,荀崧同意了他的请求。陶侃致信给荀崧道:“杜曾凶恶狡猾,他的军卒都是豺狼,跟吃掉自己母亲的鸱枭差不多。此人不死,荆州的土地就不会安宁,您应该记住我的话!”荀崧因为宛城军中兵少,想借杜曾的力量作为外援,便没有听从陶侃的劝阻。杜曾果然再次反叛,带领流亡的二千余人包围襄阳,连续几天,没有攻下而退兵。王敦宠信的钱凤,因嫉妒陶侃的功劳而多次诋毁他。陶侃回到江陵想向王敦解释,王敦扣留住陶侃不放,后来王敦让他降职担任广州刺史,而派自己的堂弟王暠(一作王廙)担任荆州刺史。荆州官吏郑攀等人因陶侃刚消灭大贼寇,却反遭贬黜,大家群情激愤;又因王暠猜忌暴戾难以共事,郑攀等人于是率领部众三千人到涢口驻扎,向西迎接杜曾。王暠遭到郑攀等人的袭击,投奔到江安县。杜曾与郑攀等人又向北迎接第五猗来抵御王暠。王暠督率各支军队讨伐杜曾,被杜曾打败。

被抓遭杀

建兴五年(317年)八月,郑攀等人共同抗拒王暠,因众心不齐,退散至横桑,打算再次投靠杜曾。王敦派遣武昌太守赵诱、襄阳太守朱轨率军攻击,郑攀等人畏惧,请求归降。杜曾也自请袭击襄阳第五猗的军队,以赎其罪。杜曾等又率军直奔扬口,王暠派遣朱伺回军,朱伺刚到壁垒之中,就被杜曾军队包围。杜曾攻陷城北门,朱伺受伤逃走,前往甑山投奔王暠,因伤重而死。八月二十八日,赵诱、朱轨及陵江将军黄峻与杜曾交战于女观湖,赵诱等人都兵败战死。杜曾乘胜直抵沔口,威震长江、沔水一带。王敦派豫章太守周访进攻杜曾的军队,周访拥有八千兵众,进至沌阳。杜曾的军队锐气很盛,周访让将军李恒督守军阵左翼,许朝督守右翼,自己坐镇中军。杜曾先攻左、右两翼,周访在阵后发箭以安军心,命令士卒说:“一翼兵败,呜鼓三声;两翼都败,鸣鼓六声。”赵诱的儿子越胤统领父亲部下剩存士兵从属左翼,奋勇作战,失败以后又聚集起来,骑马禀告周访。周访发怒,叱斥让他继续进击,赵胤大哭,返身作战。从早上激战至下午申时,周访军阵两翼都战败,周访挑选精锐士兵八百人,亲自斟酒劝饮,令他们不得妄动,听到鼓声再进攻。杜曾军队前行不到三十步,周访亲自击鼓,将士们都腾跃赴敌,杜曾军队因此大败,被杀一千多人。周访连夜追击,众将请求等待明日,周访说:“杜曾骁勇善战,以往我们以逸待劳,所以胜敌。现在应当乘其衰败之时追袭,才能歼灭他。”于是鸣鼓进军,平定汉水、沔水流域。杜曾逃跑保守武当。太兴二年(319年),周访再次讨伐杜曾,经过多次交战不能取胜。周访派人依山开道,偷袭杜曾,杜曾军队溃散,他的部下马俊、苏温等抓获他到周访处投降。周访想把杜曾解送到武昌,但朱轨的儿子朱昌、赵诱的儿子赵胤都想杀死杜曾为父报仇,于是斩杀杜曾,朱昌、赵胤切碎分吃了杜曾的肉。

"杜曾"的基本信息

本    名:杜曾

所处时代:宋代

出生地:新野(今河南新野)

查看详情,了解更多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