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徐谊
当前位置:首页 古诗 徐谊

作者介绍

徐谊

徐谊   xú yì

徐谊(1144~1208),字子宜,一字宏父,温州平阳万全沙冈人。孝宗乾道八年进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徽州知府、提举浙西常平茶盐司、吏部员外郎、刑部侍郎、工部侍郎等职。后因受到排挤,被贬为惠州团练副使。嘉泰二年,重获起用江州知府。开禧三年任建康府知府兼江淮制置使。嘉定元年改任隆兴府知府,死于任上,享年65岁。在学术上,于永嘉学派别学为一家,形成平阳学派。事见《水心集》卷二一《宝谟阁待制知隆兴府徐公墓志铭》;《宋史》、民国《平阳县志》有传。
本    名 徐谊
字    号 字子宜,一字宏父
所处时代 宋代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温州平阳
出生时间 1144年
去世时间 1208年
主要作品 《石井泉》《石井泉》《石井泉》《游沩山》《谪官南康军》等
主要成就 南宋永嘉学派代表人物

徐谊诗词更多 >>

人物生平

徐谊(一一四四~一二○八),字子宜,一字宏父,平阳(今属浙江)人。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淳熙八年(一一八一),为枢密院编修官(《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四)。十六年,知徽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提举浙西常平茶盐。三年,为吏部员外郎(同上书选举二一之六)。五年,兼知临安府(《咸淳临安志》卷四八)。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因忤韩侂胄,责南安军安置。嘉泰二年(一二○二),起知江州。开禧三年(一二○七)知建康府兼江淮制置使。嘉定元年改知隆兴府,卒,年六十五。徐谊(1144—1208),字子宜,又字宏父,平阳人。南宋乾道八年(1172)进士,授池州教授。历官太常博士、太常寺丞。淳熙十三年(1186)丁父忧,十六年服满,任徽州知州,移提举浙西常平守。绍熙二年(1191),入为吏部郎,任左司郎中,不久迁右司郎中。次年八月五日,国子监发解,点检查试卷。五年正月,太上皇孝宗病故,光宗赵惇被皇后李氏挟制,不主持丧礼,朝议纷纷,政局动摇,谊和叶适因同乡蔡必胜促成大臣赵汝愚联络韩侂胄共同拥立光宗之子嘉王赵扩为帝,是为宁宗。七月,因功升任检正中书门下。八月,兼权刑部侍郎。十一月,除工部侍郎兼知临安府。庆元元年(1195),谊因赵汝愚和韩侂胄争权失败,亦于二月二十四日遭放罢。十一月,责授惠州团练副使,南安军安置。三年,朝廷置伪学名籍,谊为“待制以上十三人”第二名。十一月二十五日被送袁州安置,后移婺州。嘉泰元年(1201)始听自便。开禧二年(1206),韩侂胄北伐,起用为江州知州。前后坐废十年,以药自鬻,稚儿道长,老母门哭,受祸最为惨重。三年七月,升宝谟阁待制、建康府知府兼江淮制置使,接替叶适病缺,积极守备,并拟追击濠州金兵,朝廷恐妨和议,改任隆兴知府。嘉定元年(1208)七月一日卒于任所,年65,赐谥忠文。《宋史》称其“尝与绍兴老将接,于行阵之法,分数奇正,皆有指授,自为图式”。和陆九渊、杨简交游密切,学术声名甚著,门下士见称于时者甚众。孝宗乾道八年(1172),徐谊二十九岁,登进士第。接着便在池州开讲儒家修已治人之学,浙江青年学子背箧襄而来听讲的,络泽不绝。随之被征为太学博士,枢院编修,太常丞等职。太常寺是主管礼乐郊庙社稷的机构,在封建社会里也算是一个重要部门,正职叫卿,丞是副职。在这一段时间,徐谊的主要精力用在研治儒家经典上,成为当时著名的理学家。可异他的著作没有留传下来,现在我们无法探究说的内容。徐谊是个正直的人,就是在皇帝面前,也多少还能直言几句。宋孝宗亲政时间长,威权日重,臣下只是提心吊胆地奉旨行事,不敢参与已见。针对这种情况,徐谊向孝宗面谏说:“若是刚人主日圣,人臣日愚陛下谁与共功?”光宗登基那年,徐谊被委任为徽州知府,他向皇帝辞行时说:三代圣王有至诚而无权术,至诚不息,则可以达天德矣,愿陛下守而勿失。在当时阿馊馅媚之风盛行的情况下,象徐谊这样的臣僚,也算是不可多得的了。

轶事典故

光宗当政期间,徐谊担任过两次地方官,时间虽然不长,但也为人民办过一些好事。第一次是在徽州任知府,除了裁减一些不合理的赋役外,还平反了不少冤狱。一次,歙县上报了一桩妻杀夫的案件,说一个女人用手掌把丈夫刮死,作证的是年仅五岁的女儿。徐谊看了案卷,很是怀疑:一个女人怎会有这么大的力气,一巴掌便致人于死?而且作证的又是个无知的小孩。因此他就把案件搁下,不予批复。后来查清案情,原来这人是由于欠租被押,吃不到东西,肚子饿极了,不得以大声呼叫,差役发怒,一掌把他打到水里淹死的,出了人命案,役吏伙同保证伪造证词,嫁罪其妻。案情大白后,合州的百姓都非常感佩徐谊。在徽州不到一年,调任提举浙西常平盐茶司,浙西地方,水利关系农业发展极重要。徐谊根据当地情况,提出不少兴修水利的切实可行的意见。两年之后,徐谊调回京城,任吏部郎。太上皇帝孝宗去世,光宗重病在身,不能主持丧礼,正当国运艰危,变乱可能发生的时刻,徐谊与枢密院赵汝愚谋划,和蔡必胜(也是平阳人)等人一起,扶嘉王(就是后来的宁宗)即位,使局势暂时得到安定,宁宗即位后,徐谊受到重用,除了在中书省供职外,还兼了刑部侍郎,后改任工部侍郎,侍郎是相当高级的官职,地位仅次于尚书。徐谊因为不愿意和当时的权臣韩仛胄合作,终于遭到排挤打击,被贬为惠州团练副使。南宋时代,团练使是个闲职,没有什么权力,凡是犯罪的官吏,朝廷就让他到偏远的地方担任这个职务,算是一种较为体面的处罚,实际上是流放。在惠州,袁州,婺州等地大约过了五年的“罪人”生活,徐谊又被起用,担任江州知府。江汉一带,金兵时来侵扰,徐谊在防范金兵和安抚百姓方面有一定成绩,被调任为集英殿修撰,后调任建康府知府兼江淮制置使。由于南宋朝廷在和与战这个根本方针上一直摇摆不定,所以当求和的浪潮高涨时,凡主张抗金的文臣武将便受到种种压抑。徐谊就在这一情况下被调到离前线较远的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最后就死在这里。徐谊,字子宜,一字宏父,温州人。乾道八年进士,累官太常丞。孝宗临御久,事皆上决,执政惟奉旨而行,群下多恐惧顾望。谊谏曰:“若是则人主日圣,人臣日愚,陛下谁与共功名乎?”及论乐制,谊对以“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上遽改容曰:“卿可谓不以官自惰矣。”知徽州,陛辞,属光宗初受禅,谊奏:“三代圣王,有至诚而无权术,至诚不息,则可以达天德矣。”至郡,歙县有妻杀夫系狱,以五岁女为证,谊疑曰:“妇人能一掌致人死乎?”缓之未覆也。会郡究实税于庭,死者父母及弟在焉,乃言:“我子欠租久系,饥而大叫,役者批之,堕水死矣。”然后冤者得释,吏皆坐罪,阖郡以为神。移提举浙西常平,守右司郎中,迁左司。孝宗疾浸棘,上久稽定省,谊入谏,退告宰相曰:“上慰纳从容,然目瞪不瞬,意思恍惚,真疾也。宜祷祠郊庙,进皇子嘉王参决。”丞相留正不克用。孝宗崩,上不能丧,祭奠有祝,有司不敢摄,百官皆未成服。谊与少保吴琚议请太皇太后临朝,扶嘉王代祭。及将禫,正忧惧,仆于殿庭而去。谊以书谯赵汝愚曰:“自古人臣为忠则忠,为奸则奸,忠奸杂而能济者,未之有也。公内虽心惕,外欲坐观,非杂之谓欤?国家安危,在此一举。”汝愚问策安出,谊曰:“此大事,非宪圣太后命不可。而知阁门事韩侂胄,宪圣之戚也,同里蔡必胜与侂胄同在阁门,可因必胜招之。”侂胄至,汝愚以内禅议遣侂胄请于宪圣,侂胄因内侍张宗尹、关礼达汝愚意,宪圣许之。宁宗即位,谊迁检正中书门下诸房公事兼权刑部侍郎,进权工部侍郎、知临安府。侂胄恃功,以赏薄浸觖望。谊告汝愚曰:“异时必为国患,宜饱其欲而远之。”不听。汝愚雅器谊,除授建明多咨访,谊随事裨助,不避形迹,怨者始众。尝劝汝愚早退,汝愚亦自请:“名在属籍,不宜久司揆事,愿因阜陵讫事以去。”宁宗已许之。侂胄出入禁中无度,谊密启汝愚,无计防之,乃直面讽侂胄。侂胄疑将排己,首谒谊,退束装,冀谊还谒,留之通殷勤,谊不往。吏部侍郎彭龟年论侂胄罪状,侂胄疑汝愚、谊知其情,益怨恨。以御史刘德秀、胡纮疏谊,责惠州团练副使、南安军安置,移袁州,又移婺州。久之,许自便。复官,提举崇道观,起守江州,加集英殿修撰,升宝谟阁待制,移知建康府,兼江、淮制置使。初,金攻庐、楚不下,留兵缀濠州以待和,时时钞掠,与宋师遇,杀伤相当,淮人大惊,复迸流江南,在建康者以数十万计。谊昼夜拊循,益严备御,请专捍敌,勿从中御。朝廷惧生事,移知隆兴府以卒。谊尝与绍兴老将接,于行阵之法,分数奇正,皆有指授,自为图式。后谥忠文。

主要作品

石井泉

一布谷催春又一年,使君风斾为翩然。清冷彻处真无际,果见灵源发漏泉。二川原膴膴小曾峦,千古英雄剑气寒。渗漉仁风并义泽,只今光焰在毫端。三发挥有待天须靳,隐显人间未得知。翰林主人工墨客,它年稚子亦能诗。

游沩山

我行之宜阳,便作大仰游。上有参天松,下有漱石流。群峰拱梵宇,层层閟清幽。老禅雅爱客,要作数日留。泉石疗我饥,竹风销我忧。征尘积经年,可以少涤不。绝胜秋江上,独钓沧浪舟。所恨招不来,莫我更唱酬。

谪官南康军

花飞片片上衣襟,拾得飞花寘柳阴。莫遣便随流水去,东君应有惜花心。

相关诗人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