簬【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簵《廣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𠀤音路。美竹。中作箭。《戰國策》趙襄子居晉陽,患無矢。張孟談曰:公宮之垣,皆以荻蒿苫楚廧之,請發而用之,則箘簵之勁不能過也。《註》簬卽簵。《韻會》或作𥸐。
说文解字
簬【卷五】【竹部】
箘簬也。从竹路聲。《夏書》曰:“惟箘簬楛。” 簵,古文簬从輅。洛故切
说文解字注
(簬)箘簬也。从竹。路聲。洛故切。五部。夏書曰。惟箘簬枯。禹貢文。枯各本作楛。今依木部正。
【簬】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簬
读音:
dù
怎么读:
- 名词 一种可制箭杆的竹子。《字汇.竹部》:「簬,美竹,可为箭者。」
簬lùㄌㄨˋ〔箘~〕见“箘”。郑码:MJRJ,U:7C2C,GBK:BA8E笔画数:19,部首:??,笔顺编号:3143142512121354251[《广韵》洛故切,去暮,来。]“簵”的今字。同“簵”。箘簬。竹名,质坚劲,可制箭杆。《战国策·赵策一》:“其坚则箘簬之劲不能过也。”鲍彪注:“簬,即簵,见《禹贡》。”汉刘向《说苑·正谏》:“荆文王得如黄之狗、箘簬之矰,以畋於云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