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
(1) 碎米
碓下糠粞幸不乏,何妨相倚过余生。——陆游《老鸡》
(2) 〈方〉∶糙米碾轧时脱掉的皮可做饲料
粞【未集上】【米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先稽切《集韻》先齊切,𠀤音西。《類篇》米碎曰粞。
又《廣韻》蘇來切《集韻》桑才切,𠀤音䰄。
又思計切,音細。義𠀤同。
【粞】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粞
读音:
xī
怎么读:
- 名词 碎米。《玉篇.米部》:「粞,碎米。」宋.苏轼〈吴中田妇叹〉:「汗流肩赬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宋.陆游〈老鸡〉诗:「碓下糠粞幸不乏,何妨相倚过余生。」
古代把西方和秋季作固定的时空搭配,故“西”转指“秋季”。“西”又有“江河源头”之义,引申为“洗涤”。“米”与“西”联合起来表示“秋收时谷粒脱壳入仓时筛选米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