霙【戌集中】【雨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於驚切《正韻》於京切,𠀤音英。《玉篇》雨雪雜下。《集韻》霰也。《埤雅》雪寒甚則爲粒,淺則成華,華謂之霙。《韓詩外傳》雪華曰霙。《集韻》通作英。
又《廣韻》《正韻》𠀤於良切,音央。《廣韻》霙霙,白雪貌。
【霙】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霙
读音:
yīng
怎么读:
- 名词 雪花。南朝梁.简文帝〈雪朝〉诗:「落梅飞四注,翻霙舞三袭。」宋.苏轼〈雪夜独宿柏仙庵〉诗:「晚雨纤纤变玉霙,小庵高卧有余清。」
霙,古字,古书上指雪花,又指花瓣,与霰有别,霰是民间俗称的雪粒子,而霙则是雨夹霰一起下。一般为透明球状之固体颗粒,凡由于雨滴结冻,或因大部分已融化之雪片降落,经地面附近温度在摄氏零度以下之气层而再结冻之降水成为霙(sleet)。这种现象常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是固态降水的一种,由雪花落下时融化再凝固所形成,外形为半透明冰球,比雹还小、且与霰、雨夹雪不同,落至地表或撞击物体时会弹起、并发出比液态雨滴还要清脆的声音。冰珠堆积时通常不会凝固成一块,除非同时下着冻雨。在航空例行天气报告中的代号为PL(1998年以前是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