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斂字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新华字典

【笔画】:17

【部首】:

笔顺读写:
撇、点、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撇、点、撇、点、撇、横、撇、捺
注音:ㄌㄧㄢˇ
部外笔画:13
字型分析:左右结构
繁简对应:
五笔:WGKT
繁简:繁体
反向繁简符号:jt
异体字UNICODE:3A98,655B,6B5B,
统一码UNICODE:6582
仓颉:OOOK
郑码:ODOM
四角:88840
英语翻译:
draw back, fold back; collect
方言集汇:
◎ 粤语:lim6◎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am3 [客英字典] liam1 liam3 [沙头角腔] liam3 [东莞腔] liam3 [海陆丰腔] liam3 [客语拼音字汇] liam1 liam4 [宝安腔] liam3 liam1◎ 潮州话:娜奄2 [潮州]罗奄2 ,niam2 [潮州]liam2 [澄海]niang2

1.聚集、收集:斂財。唐·王勃《餞韋兵曹》:“川霽浮煙斂,山明落照移。”《聊齋志異·卷十一·竹青》:“訊知其由,斂貲送歸。”

2.約束、節制:收斂;斂容。《漢書·卷七十六·張敞傳》:“此言尊貴所以自斂制,不從恣之義也。”《紅樓夢·第九十七回》:“寶玉見了父親,神志略斂些,片時清楚,也沒什麼大差。”

3.退縮。見“斂手”、“斂足”等條。

4.為死者更衣入棺。通“殮”:殯斂。宋·錢公輔《義田記》:“歿之日,身無以為斂,子無以為喪。”

5.賦稅。《孟子·盡心上》:“易其田疇,薄其稅斂。”《資治通鑑·卷二五二·唐紀六十八·僖宗乾符二年》:“民之困於重斂者爭歸之,數月之間,眾至數萬。”

6.姓。如五代時有斂憲。

斂【卯集下】【攴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良冉切《集韻》《韻會》《正韻》力冉切,𠀤音䭑。《說文》收也。《爾雅·釋詁》聚也。《疏》斂者,率聚也。《詩·小雅》此有不斂穧。《疏》不收斂之穧束也。《書·洪範》斂時五福。《疏》以斂聚五福之道也。《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賦斂財賄。

《儀禮·聘禮》斂〈方亶〉。《註》斂,藏也。

《博雅》斂,取也。

欲也,予也,略也。

姓。《左傳·定七年》公斂處父御孟懿子。《廣韻》姚秦錄有輔國將軍斂憲。

《廣韻》《集韻》《韻會》𠀤力驗切,音爁。義同。

《集韻》離鹽切,音廉。斂盂,地名。《左傳·僖二十八年》晉侯齊侯盟于斂盂。《註》衞地。《釋文》斂,徐音廉。《韻會》作歛,非。互詳欠部歛字註。

说文解字

斂【卷三】【攴部】

收也。从攴僉聲。良冉切

说文解字注

(斂)收也。从攴。僉聲。良冄切。七部。

斂字的笔顺图解

十七

笔顺

1

撇

2

点

3

横

4

竖

5

横折

横折

6

横

7

竖

8

横折

横折

9

横

10

撇

11

点

12

撇

13

点

14

撇

15

横

16

撇

17

捺

斂字的笔顺分步演示图

斂字组词更多 >>

关于斂的诗词更多 >>

斂字的书法

斂的字源演变

斂的字形对比

斂字导航

上一个:

下一个: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