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画】:18
【部首】:目
同“蒙”。
[ méng ]覆盖、遮住。 【组词】:蒙上一张纸。
欺骗、瞒骗。 【组词】:蒙骗、蒙蔽
承受、遭遇。 【组词】:承蒙、蒙恩
心智幼稚、昏昧无知。 【组词】:启蒙、童蒙
六十四卦之一。坎下艮上。象徵有进退两难,不知所适的意思。
蒙古的简称。 【组词】:蒙藏、蒙族
姓。
矇【午集中】【目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正韻》莫紅切《集韻》《韻會》謨蓬切,𠀤音蒙。《說文》童矇也。一曰不明也。《釋名》有眸子而失明,蒙蒙無所別也。《博雅》盲也。《詩·大雅》矇瞍奏公。《傳》有眸子而無見曰矇。《疏》矇卽今靑盲。《禮·仲尼燕居》昭然若發矇矣。
又《王充·論衡》人未學問曰矇。
又《徐幹·中論》見人而不自見者,謂之矇。
又《集韻》母總切,音蠓。瞈矇,目不明也。
又叶莫江切,音尨。《東方朔·七諫》終不變而死節兮,惜年齒之未央。將舫舟而下流兮,冀幸君之發矇。通作蒙。別作𥉕。
矇【卷四】【目部】
童矇也。一曰不明也。从目蒙聲。莫中切
(矇)童蒙也。此與周易童蒙異。謂目童子如冡覆也。毛公、劉熙、韋昭皆云。有眸子而無見曰矇。鄭司農云。有目朕而無見謂之矇。其意略同。毛說爲長。許主毛說也。禮記。昭然若發矇。謂如發其覆。从目。蒙聲。莫中切。九部。一曰不明也。此泛言目不明。爲別一義。
共十八画
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