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经纶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经纶

经纶

【拼音】:jīng lún

【简体】:经纶

【繁体】:經綸

解释

词语解释⒈ 整理过的蚕丝。英:combedandarrangedsilkthreads;⒉ 比喻筹划治理国家大事。例: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大展经纶。满腹经纶。英:statecraft;statesmanship;⒊ 借指抱负与才干。英:ambitionandability;经纶[jīnglún]⒈整理过的蚕丝。英combedandarrangedsilkthreads;⒉比喻筹划治理国家大事。例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大展经纶。满腹经纶。英statecraft;statesmanship;⒊借指抱负与才干。英ambitionandability;

基础解释(书)①(动)整理蚕丝,比喻治理国家:~济世|~天下。②(名)指政治才能:一展~|满腹~。

引证解释⒈ 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和编丝成绳,统称经纶。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大事。引:《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孔颖达疏:“经谓经纬,纶谓纲纶,言君子法此屯象有为之时,以经纶天下,约束於物。”《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唐刘知几《史通·暗惑》:“魏武经纶霸业,南面受朝。”清方苞《读<周官>》:“世变虽殊,其经纶天下之大体,卒不可易也。”⒉ 指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引:宋秦观《滕达道挽词》:“经纶未了埋黄土,精爽还应属斗牛。”明沉鲸《双珠记·军门优恤》:“白面书生今就武,这经纶可惜埋尘坱。”茅盾《创造》二:“他把满肚子救国强种的经纶都传授了儿子。”⒈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和编丝成绳,统称经纶。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大事。引《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孔颖达疏:“经谓经纬,纶谓纲纶,言君子法此屯象有为之时,以经纶天下,约束於物。”《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唐刘知几《史通·暗惑》:“魏武经纶霸业,南面受朝。”清方苞《读<周官>》:“世变虽殊,其经纶天下之大体,卒不可易也。”⒉指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引宋秦观《滕达道挽词》:“经纶未了埋黄土,精爽还应属斗牛。”明沉鲸《双珠记·军门优恤》:“白面书生今就武,这经纶可惜埋尘坱。”茅盾《创造》二:“他把满肚子救国强种的经纶都传授了儿子。”

综合释义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和编丝成绳,统称经纶。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大事。《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孔颖达疏:“经谓经纬,纶谓纲纶,言君子法此屯象有为之时,以经纶天下,约束於物。”《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唐刘知几《史通·暗惑》:“魏武经纶霸业,南面受朝。”清方苞《读<周官>》:“世变虽殊,其经纶天下之大体,卒不可易也。”指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宋秦观《滕达道挽词》:“经纶未了埋黄土,精爽还应属斗牛。”明沉鲸《双珠记·军门优恤》:“白面书生今就武,这经纶可惜埋尘坱。”茅盾《创造》二:“他把满肚子救国强种的经纶都传授了儿子。”

网友释义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和编丝成绳,统称经纶。(多为今意)释义:.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大事。(多为古意)

汉语大词典(1).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和编丝成绳,统称经纶。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大事。《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孔颖达疏:“经谓经纬,纶谓纲纶,言君子法此屯象有为之时,以经纶天下,约束于物。”《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唐刘知几《史通·暗惑》:“魏武经纶霸业,南面受朝。”清方苞《读〈周官〉》:“世变虽殊,其经纶天下之大体,卒不可易也。”(2).指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宋秦观《滕达道挽词》:“经纶未了埋黄土,精爽还应属斗牛。”明沈鲸《双珠记·军门优恤》:“白面书生今就武,这经纶可惜埋尘坱。”茅盾《创造》二:“他把满肚子救国强种的经纶都传授了儿子。”

国语辞典⒈ 整理蚕丝。引申为规划、治理。引:《礼记·中庸》:「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论曰》:「自后经纶失方,畔服不一。」经纶[jīnglún]⒈整理蚕丝。引申为规划、治理。引《礼记·中庸》:「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论曰》:「自后经纶失方,畔服不一。」

辞典修订版整理蚕丝。引申为规划、治理。《礼记.中庸》:「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论曰》:「自后经纶失方,畔服不一。」

辞典简编版治理、规划。 【造句】他整日经纶国家大事,备嚐辛苦。才识、才能。 【造句】满腹经纶

英语an encyclopedic mind

其他释义〈书〉整理过的蚕丝。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大展~ㄧ满腹~。

经纶造句更多 >>

1.平生酷爱竹帛,武艺绝伦,有王佐之才,抱经纶之志。

2.大江东去之势已然,朝廷苟安江南,而自己的满腹经纶又被车轮马蹄捣碎,京城路上脆亮的吆喝填满了疏朗的胸襟,任是自己一筹莫展,也无济于事。

3.面目虽黑,但像极了怒放,然而神韵却是如此奇特,眉目之间仿佛深藏满腹经纶天下舍我其谁的傲气,语气之内却是虎落平川龙潜于田的落寞。

4.谈笑傲红尘,杖藜行歌,忽相思俊逸参军、清新开府;平原树绿野,经纶小展,也莞领雨中春树、槛外长江。

5.昔年佳丽心澎湃,往事似烟复再来,五一把盏众入梦,携友吟歌萦自怀,细雨陈情落花声,青山依旧芳容在,满腹经纶话别离,壮志未酬又一载。祝君五一快乐,幸福开怀!

6.这就把科举的立足点放在选拔具有经纶济世之志和真才实学的天平上,从而扩大了考选名额,使一大批新进之士取代反对改革的旧官。

7.关羽、张飞、赵云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并无善用其之人;孙乾、糜竺都是白面书生,并非济世经纶之才。

8.何不借满腹经纶之长、胜友如云之势,开办一所“解惑馆”。

9.书是个好伙伴。它满腹经纶,却不喋喋不休。

10.书是个好伙伴。它满腹经纶,却不喋喋不休。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字义分解

读音:jīng,jìng

[jīng]

[ jīng ]

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纱。~线。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脉。~络。

3.经度:东~。西~。

4.经营;治理:~商。整军~武。

5.上吊:自~。

6.历久不变的;正常:~常。不~之谈。

7.经典:本草~。佛~。念~。十三~。

8.月经:行~。~血不调。

9.姓。

10.经过:~年累月。几~周折。这件事是~我手办的。~他一说,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不起。~得起考验。

[ jìng ]

1.动词: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读音:lún,guān

[lún]

[ lún ]

1. 钓鱼用的线:垂纶。

2. 古代官吏系印用的青丝带。

3. 现用作某些合成纤维的名称:锦纶。涤纶。

[ guān ]

1. 〔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2. (綸)

经纶相关成语

经纶相关词语

关于经纶的诗词更多 >>

解释包含经纶的单词更多 >>

上一个:经解

下一个:经脉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