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颇
【拼音】:wú pō
【注音】:ㄨˊㄆㄛ
【结构】:无(独体结构)颇(左右结构)
【繁体】:無頗
词语解释谓持正不偏。无颇[wúpō]⒈谓持正不偏。
引证解释⒈谓持正不偏。引《左传·昭公十二年》:“婼将与季氏讼,书辞无颇。”唐张存则《舞中成八卦赋》:“是以知舞以适道无颇;乐以审政同和。”元袁桷《挽播州宣抚扬资德》诗:“幼成端有种,帝鉴的无颇。”
网络解释无颇《左传·昭公十二年》:“婼将与季氏讼,书辞无颇。”唐张存则《舞中成八卦赋》:“是以知舞以适道无颇;乐以审政同和。”元袁桷《挽播州宣抚扬资德》诗:“幼成端有种,帝鉴的无颇。”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神道碑》:“抚臣大恚曰:‘袁李官廷我耶,岂石氏之无颇?’”
汉语大词典谓持正不偏。《左传·昭公十二年》:“婼将与季氏讼,书辞无颇。”唐张存则《舞中成八卦赋》:“是以知舞以适道无颇;乐以审政同和。”元袁桷《挽播州宣抚扬资德》诗:“幼成端有种,帝鉴的无颇。”
其他释义1.谓持正不偏。
1.之所以积小善而能成大功德,只因处处善念相随,无偏无颇,这种长久自律而形成的自觉,比任何珍宝还要宝贵。
2.无偏无党,无偏无颇,无或作好,无或作恶,取民有道。
3.为政者要具有大公无私的胸怀,施政方能无偏无颇。https://www.chazidian.com/zj-309566/造句网
4.为政者要具有大公无私的胸怀,施政方能无偏无颇。[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pō
[pō]
1. 偏,不正:偏颇。颇覆。颇僻。
2. 很,相当地;颇为(
)。颇佳。颇久。颇以为然。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