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直
【拼音】:yìng zhí
【注音】:一ㄥˋㄓˊ
【结构】:硬(左右结构)直(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刚强正直。生硬地,直截地。挺拔;坚硬而挺直。硬直[yìngzhí]⒈刚强正直。⒉生硬地,直截地。⒊挺拔;坚硬而挺直。
基础解释刚强正直。生硬地,直截地。挺拔;坚硬而挺直。
引证解释⒈刚强正直。引《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有个浙中吴监生,性甚硬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九回:“不过穷人倘不是硬直的,便不肯安于穷。”⒉生硬地,直截地。引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假使你硬直莽撞地要教他起来造反,要教他起来革命,那怕你就要杀他的头,剿他的家,他也不敢担负这个罪名。”⒊挺拔;坚硬而挺直。引郭风《风中松树》:“那山岭的松树啊,它们的树干显得消瘦而硬直。”
网络解释硬直硬直是指在动作类游戏中某一个动作在发生后不可输入指令操作的持续过程,也是某个技能发出后导致指令无效的时间,有时还可以特指人的身体动作所处的状态。
综合释义刚强正直。《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有个浙中吴监生,性甚硬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九回:“不过穷人倘不是硬直的,便不肯安于穷。”生硬地,直截地。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假使你硬直莽撞地要教他起来造反,要教他起来革命,那怕你就要杀他的头,剿他的家,他也不敢担负这个罪名。”挺拔;坚硬而挺直。郭风《风中松树》:“那山岭的松树啊,它们的树干显得消瘦而硬直。”
汉语大词典(1).刚强正直。《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有个浙中吴监生,性甚硬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九回:“不过穷人倘不是硬直的,便不肯安于穷。”(2).生硬地,直截地。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假使你硬直莽撞地要教他起来造反,要教他起来革命,那怕你就要杀他的头,剿他的家,他也不敢担负这个罪名。”(3).挺拔;坚硬而挺直。郭风《风中松树》:“那山岭的松树啊,它们的树干显得消瘦而硬直。”
其他释义1.刚强正直。2.生硬地,直截地。3.挺拔;坚硬而挺直。
近义词 僵直
1.通体被毛厚而浓密,毛形直而稍粗硬,特别是臀部和后腿二侧的被毛硬直而富弹性,四肢下部被毛短而致富,紧贴皮肤。
2.奈何这零距离的接触却让他浑身燥热,口乾舌燥,下肢硬直却不敢有丝毫动作,绝对比单挑百人更可怕。
3.这一次态度很强硬,直统统地宣布请完婚后就要立即将唐公主‘迎’走。
4.王欲原本游移不定的心在此刻也发生了稍稍的偏移,任天奇为人耿硬,直言无忌,素为他所不喜,要不是在千食影响巨大,他早就让任天奇告老还乡了。
5.多数墓坑的回填土为五花土,少量用灰色土封埋,不论用哪一种土,均用夯夯筑,夯土非常坚硬,直径十厘米左右的夯窝,清晰可辨。
6.一个人以他的狠硬直球闻名,而另一个人则是穿越人墙的曲球专家。
7.猎鹿犬苏格兰培育的一个古老品种的猎犬,形态象灵提,但较高较大,有一身硬直的皮毛,最初常用于猎鹿.(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392940/)
读音:yìng
[yìng]
(1)(形)坚、刚
(2)(形)物体内部的组织紧密;受外力作用后不容易改变形状(跟‘软’相对):坚~|~木|~煤。
(3)(形)(性格)刚强;(意志)坚定:强~|~汉|~话|~要去。
(4)(形)勉强:~撑|~挣|~挺|生搬~套|生拉~拽。
(5)(形)能力好;技术好:~手|~货。
读音:zhí
[zhí]
(1)(形)成直线的。
(2)(形)跟地面垂直的:~升|~上。
(3)(形)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行的文字。
(4)(动)挺直;使笔直:~起腰来。
(5)(形)公正的;正义的:正~。
(6)(形)直爽;直截:~性子。
(7)(名)汉字的笔画;即“竖”。
(8)(副)一直:~奔|~达|~捣|~到|~至。
(9)(副)一个劲儿;不断地:~哭|~笑。(Zh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