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直上直下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直上直下

直上直下

【拼音】:zhí shàng zhí xià

【繁体】:直上直下

【拼音】:zhí shàng zhí xià

解释

词语解释⒈ 形容笔直陡峻。例:物体做直上直下运动。英:steep;直上直下[zhíshàngzhíxià]⒈形容笔直陡峻。例物体做直上直下运动。英steep;

引证解释⒈ 上下一贯。引:宋朱熹《朱子全书》卷四:“凡事都分做两边,是底放一边,非底放一边。是底是天理,非底是人欲。是即守而勿失,非即去而不留:此治一身之法也。治一家则分别一家之是非,治一邑则分别一邑之邪正,推而一州一路以至天下,莫不皆然:此直上直下之道。”⒉ 从上到下,从头到脚。引:宋陈亮《又甲辰答书》:“诸儒自处者曰义曰王,汉唐做得成者曰利曰霸,一头自如此説,一头自如彼做,説得虽甚好,做得亦不恶,如此却是义利双行,王霸并用。如亮之説,却是直上直下,只有一箇头颅做得成耳。”《水浒传》第六七回:“官道旁边,只见走过一条大汉,直上直下相李逵。”例:如:这楼梯直上直下,不好走。⒊ 形容陡直。⒈上下一贯。引宋朱熹《朱子全书》卷四:“凡事都分做两边,是底放一边,非底放一边。是底是天理,非底是人欲。是即守而勿失,非即去而不留:此治一身之法也。治一家则分别一家之是非,治一邑则分别一邑之邪正,推而一州一路以至天下,莫不皆然:此直上直下之道。”⒉从上到下,从头到脚。引宋陈亮《又甲辰答书》:“诸儒自处者曰义曰王,汉唐做得成者曰利曰霸,一头自如此説,一头自如彼做,説得虽甚好,做得亦不恶,如此却是义利双行,王霸并用。如亮之説,却是直上直下,只有一箇头颅做得成耳。”《水浒传》第六七回:“官道旁边,只见走过一条大汉,直上直下相李逵。”例如:这楼梯直上直下,不好走。⒊形容陡直。

网友释义直上直下,汉语成语,拼音是zhíshàngzhíxià,意思是指上下一贯,形容陡直,出自《朱子全书》。

汉语大词典(1).上下一贯。宋朱熹《朱子全书》卷四:“凡事都分做两边,是底放一边,非底放一边。是底是天理,非底是人欲。是即守而勿失,非即去而不留:此治一身之法也。治一家则分别一家之是非,治一邑则分别一邑之邪正,推而一州一路以至天下,莫不皆然:此直上直下之道。”(2).从上到下,从头到脚。宋陈亮《又甲辰答书》:“诸儒自处者曰义曰王,汉唐做得成者曰利曰霸,一头自如此说,一头自如彼做,说得虽甚好,做得亦不恶,如此却是义利双行,王霸并用。如亮之说,却是直上直下,只有一个头颅做得成耳。”《水浒传》第六七回:“官道旁边,只见走过一条大汉,直上直下相李逵。”如:这楼梯直上直下,不好走。(3).形容陡直。

国语辞典⒈ 由上往下,由首至尾。引:《水浒传·第六七回》:「官道傍边,只见走过一条大汉,直上直下相李逵。」直上直下[zhíshàngzhíxià]⒈由上往下,由首至尾。引《水浒传·第六七回》:「官道傍边,只见走过一条大汉,直上直下相李逵。」成语解释直上直下

辞典修订版由上往下,由首至尾。《水浒传.第六七回》:「官道傍边,只见走过一条大汉,直上直下相李逵。」

出处《朱子全书》卷四:“凡事都分做两边,是底放一边,非底放一边。是底是天理,非底是人欲。是即守而勿失,非即去而不留:此治一身之法也。治一家则分别一家之是非,治一邑则分别一邑之邪正,推而一州一路以至天下,莫不皆然:此~之道。”

其他释义①上下一贯。②从上到下,从头到脚。③形容陡直。

直上直下造句更多 >>

1.只见山这边,断崖峭壁,似乎有谁用巨斧砍去了一半,直上直下,险峻陡立。

2.瀑布顺着刀劈一样直上直下的绝壁流下来,仿佛青龙吐涎,激起一朵朵水花,飞溅在山间。

3.这是一棵通体乳白的小树,只有儿臂粗细,直上直下,没有分杈,只在顶端,稀稀落落的长着几枚晶莹如玉般的白色树叶,树叶也不大,只有巴掌大小。

4.接下来是骆驼峰、庙宫村、深龙潭,连连不断的山洞,高耸入云的山峰,直上直下的崖壁,河的两岸密到看不见水面的芦苇连绵不绝。

5.萧峰微感诧异,抢到门外,只见大街上一个大汉浑身是血,手执两柄板斧,直上直下的狂舞乱劈。

6.浮鳅峰矗立在澧水之滨,其峰十分陡险,直上直下,宛如一条向上浮起的鳅鱼,故名浮鳅峰。

7.最近,有关乔布斯健康的消息扑簌迷离,使得苹果公司的股价直上直下,很不稳定。

8.李骥只好几乎把掷弹筒的炮口对准了空中,让榴弹几乎是直上直下地飞到空中,再对准自己的脑袋落下来。

9.之所以把它叫做垂直怀疑论,是因为它依赖于你从某物到另一物推断的直上直下

10.中者,天下之大本,天地之间,亭亭当当、直上直下之正理。

字义分解

读音:zhí

[zhí]

(1)(形)成直线的。

(2)(形)跟地面垂直的:~升|~上。

(3)(形)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行的文字。

(4)(动)挺直;使笔直:~起腰来。

(5)(形)公正的;正义的:正~。

(6)(形)直爽;直截:~性子。

(7)(名)汉字的笔画;即“竖”。

(8)(副)一直:奔|~达|~捣|~到|~至。

(9)(副)一个劲儿;不断地:~哭|~笑。(Zhí)姓。

读音:shàng,shǎng

[shàng]

[ shàng ]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shǎng ]

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读音:zhí

[zhí]

(1)(形)成直线的。

(2)(形)跟地面垂直的:~升|~上。

(3)(形)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行的文字。

(4)(动)挺直;使笔直:~起腰来。

(5)(形)公正的;正义的:正~。

(6)(形)直爽;直截:~性子。

(7)(名)汉字的笔画;即“竖”。

(8)(副)一直:奔|~达|~捣|~到|~至。

(9)(副)一个劲儿;不断地:~哭|~笑。(Zhí)姓。

读音:xià

[xià]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

直上直下相关成语

直上直下相关词语

包含直上直下的歇后语

上一个:折角

下一个:树袋鼠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