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外事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外事

外事

【拼音】:wài shì

【注音】:ㄨㄞˋㄕˋ

【词性】:名词。

【结构】:外(左右结构)事(独体结构)

【简体】:外事

【繁体】:外事

解释

词语解释外事wàishì。(1)外交事务;涉外事务。(2)外边的事;与己无关的事。外事[wàishì]⒈外交事务;涉外事务。例外事活动。英foreignaffairs;⒉外边的事;与己无关的事。例不问外事。英externalaffairs;

基础解释(名)①外交事务:~活动|~机关。②分外的事;闲事:你管的~太多。

引证解释⒈古代指外土诸侯奉行王事。引《书·康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孔传:“言外土诸侯奉王事,汝当布陈是法,司牧其众及此殷家刑罚有伦理者兼用之。”一说谓在外朝听狱之事。参见清孙星衍《尚书古今文注疏》。亦指境外之事。《左传·文公十三年》:“中行桓子曰:‘请復贾季,能外事,且由旧勋。’”孔颖达疏:“贾季……能知外竟之事。”⒉古代指郊祭或田猎之事。亦指对外联合或用兵。引《礼记·曲礼上》:“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郑玄注:“出郊为外事。”孔颖达疏:“外事,郊外之事也……崔灵恩云:外事,指用兵之事。”孙希旦集解:“愚谓外事,谓祭外神。田猎出兵,亦为外事。”《史记·蒙恬列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宋司马光《言横山上殿札子》:“但以国家今日内政未修,不可遽谋外事故也。”《三国演义》第四四回:“伯符临终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⒊朝廷政事。与宫内之事称内事相对。引《后汉书·刘盆子传》:“盆子惶恐,日夜啼泣,独与中黄门共卧起,唯得上观阁而不闻外事。”唐韩愈《顺宗实录一》:“太子职当侍膳问安,不宜言外事。”《明史·太祖纪三》:“秋七月戊戌,禁内官预外事,敕诸司毋通内官监文移。”《清史稿·后妃传·太祖孝慈高皇后》:“后庄敬聪慧……不预外事,殫诚毕虑以事上。”⒋世事;家庭或个人以外的事。引《东观汉记·张酺传》:“臣闻王者法天,荧惑奏事太微,故州牧刺史入奏事,所以通下问,知外事也。”三国魏嵇康《家诫》:“所以然者,长吏喜问外事,或时发举,则怨者谓人所説,无以自免也。”宋梅尧臣《访矿坑老僧》诗:“山深无外事,日夕爱潺湲。”《红楼梦》第六六回:“且説二姐儿操持家务,十分谨肃,每日关门闭户,一点外事不闻。”⒌指外交事务。引黄远庸《库伦独立后之外交》:“库伦独立后,俄国国家及国民种种活动,汇而记之,不仅足以识外事,即将来中俄交涉结果之几微,亦在此矣。”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我们应当在外事工作方面、国防建设方面加强努力。”⒍指男色之事。引清吴下阿蒙《断袖篇·张幼文》:“伯起亦好外,闻有美少年,必多方招至,抚摩周憮,无所不至,年八十餘犹健。或问先生多外事,何得不少损精神。”

网络解释外事外事,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古代指外土诸侯奉行王事。《书·康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孔传:“言外土诸侯奉王事,汝当布陈是法,司牧其众及此殷家刑罚有伦理者兼用之。”一说谓在外朝听狱之事。参见清孙星衍《尚书古今文注疏》。亦指境外之事。《左传·文公十三年》:“中行桓子曰:‘请復贾季,能外事,且由旧勋。’”孔颖达疏:“贾季……能知外竟之事。”古代指郊祭或田猎之事。亦指对外联合或用兵。《礼记·曲礼上》:“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郑玄注:“出郊为外事。”孔颖达疏:“外事,郊外之事也……崔灵恩云:外事,指用兵之事。”孙希旦集解:“愚谓外事,谓祭外神。田猎出兵,亦为外事。”《史记·蒙恬列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宋司马光《言横山上殿札子》:“但以国家今日内政未修,不可遽谋外事故也。”《三国演义》第四四回:“伯符临终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朝廷政事。与宫内之事称内事相对。《后汉书·刘盆子传》:“盆子惶恐,日夜啼泣,独与中黄门共卧起,唯得上观阁而不闻外事。”唐韩愈《顺宗实录一》:“太子职当侍膳问安,不宜言外事。”《明史·太祖纪三》:“秋七月戊戌,禁内官预外事,敕诸司毋通内官监文移。”《清史稿·后妃传·太祖孝慈高皇后》:“后庄敬聪慧……不预外事,殫诚毕虑以事上。”世事;家庭或个人以外的事。《东观汉记·张酺传》:“臣闻王者法天,荧惑奏事太微,故州牧刺史入奏事,所以通下问,知外事也。”三国魏嵇康《家诫》:“所以然者,长吏喜问外事,或时发举,则怨者谓人所説,无以自免也。”宋梅尧臣《访矿坑老僧》诗:“山深无外事,日夕爱潺湲。”《红楼梦》第六六回:“且説二姐儿操持家务,十分谨肃,每日关门闭户,一点外事不闻。”指外交事务。黄远庸《库伦独立后之外交》:“库伦独立后,俄国国家及国民种种活动,汇而记之,不仅足以识外事,即将来中俄交涉结果之几微,亦在此矣。”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我们应当在外事工作方面、国防建设方面加强努力。”指男色之事。清吴下阿蒙《断袖篇·张幼文》:“伯起亦好外,闻有美少年,必多方招至,抚摩周憮,无所不至,年八十餘犹健。或问先生多外事,何得不少损精神。”

汉语大词典(1).古代指外土诸侯奉行王事。《书·康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孔传:“言外土诸侯奉王事,汝当布陈是法,司牧其众及此殷家刑罚有伦理者兼用之。”一说谓在外朝听狱之事。参见清孙星衍《尚书古今文注疏》。亦指境外之事。《左传·文公十三年》:“中行桓子曰:‘请复贾季,能外事,且由旧勋。’”孔颖达疏:“贾季……能知外竟之事。”(2).古代指郊祭或田猎之事。亦指对外联合或用兵。《礼记·曲礼上》:“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郑玄注:“出郊为外事。”孔颖达疏:“外事,郊外之事也……崔灵恩云:外事,指用兵之事。”孙希旦集解:“愚谓外事,谓祭外神。田猎出兵,亦为外事。”《史记·蒙恬列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宋司马光《言横山上殿札子》:“但以国家今日内政未修,不可遽谋外事故也。”《三国演义》第四四回:“伯符临终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3).朝廷政事。与宫内之事称内事相对。《后汉书·刘盆子传》:“盆子惶恐,日夜啼泣,独与中黄门共卧起,唯得上观阁而不闻外事。”唐韩愈《顺宗实录一》:“太子职当侍膳问安,不宜言外事。”《明史·太祖纪三》:“秋七月戊戌,禁内官预外事,敕诸司毋通内官监文移。”《清史稿·后妃传·太祖孝慈高皇后》:“后庄敬聪慧……不预外事,殚诚毕虑以事上。”(4).世事;家庭或个人以外的事。《东观汉记·张酺传》:“臣闻王者法天,荧惑奏事太微,故州牧刺史入奏事,所以通下问,知外事也。”三国魏嵇康《家诫》:“所以然者,长吏喜问外事,或时发举,则怨者谓人所说,无以自免也。”宋梅尧臣《访矿坑老僧》诗:“山深无外事,日夕爱潺湲。”《红楼梦》第六六回:“且说二姐儿操持家务,十分谨肃,每日关门闭户,一点外事不闻。”(5).指外交事务。黄远庸《库伦独立后之外交》:“库伦独立后,俄国国家及国民种种活动,汇而记之,不仅足以识外事,即将来中俄交涉结果之几微,亦在此矣。”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我们应当在外事工作方面、国防建设方面加强努力。”(6).指男色之事。清吴下阿蒙《断袖篇·张幼文》:“伯起亦好外,闻有美少年,必多方招至,抚摩周怃,无所不至,年八十馀犹健。或问先生多外事,何得不少损精神。”

国语辞典外交。外事[wàishì]⒈外交。引《韩非子·五蠹》:「故群臣之言外事者,非有分于从衡之党,则有仇雠之忠,而借力于国也。」⒉世间的种种事情,家庭以外的事情。引《红楼梦·第六六回》:「谁知自贾琏出门之后,尤二姐操持家务,十分谨肃,每日关门阖户,一点外事不闻。」《文明小史·第三二回》:「原来冯主事的哥子,为人高尚,虽然也是一榜出身,从不预闻外事。」英语foreignaffairs德语ForeignAffairs(Pol)​法语affairesétrangères

辞典修订版外交。《韩非子.五蠹》:「故群臣之言外事者,非有分于从衡之党,则有仇雠之忠,而借力于国也。」世间的种种事情,家庭以外的事情。《红楼梦.第六六回》:「谁知自贾琏出门之后,尤二姐操持家务,十分谨肃,每日关门阖户,一点外事不闻。」《文明小史.第三二回》:「原来冯主事的哥子,为人高尚,虽然也是一榜出身,从不预闻外事。」

英语external affairsaccidentsfortuitycontretempsFSbombshellfortuitous eventfortuitous accident

其他释义1.古代指外土诸侯奉行王事。《书.康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孔传:'言外土诸侯奉王事,汝当布陈是法,司牧其众及此殷家刑罚有伦理者兼用之。'一说谓在外朝听狱之事。参见清孙星衍《尚书古今文注疏》。亦指境外之事。2.古代指郊祭或田猎之事。亦指对外联合或用兵。3.朝廷政事。与宫内之事称内事相对。4.世事;家庭或个人以外的事。5.指外交事务。6.指男色之事。

外事造句更多 >>

1.因故不能按时报到,须先向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外事办或国际教育学院说明,否则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2.本人根据院系开课情况填写此选课表,并在开学后两周内交院系教务员和外事处备案。

3.为客户办理赴日、韩商务签证及港澳通行证等外事服务。

4.荆天启摆摆手示意张大柱不用这么见外,事实上几百张灵符对于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能够帮到对方,也算是了却以前的恩情。

5.我想成为我的天空中的白云,悠闲自在,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可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可以自由自在,不管不顾,体验没有重量的感觉。当看到火灾时,还可以化身为丝丝细雨救人于水火之中。

6.由于在办理外交时举措失当,他被调离了外事部门。

7.当您任职期满回国前,或经与学校商量需继续延聘时,可以由外事办公室协助您办理相关手续。

8.如发现室内的设施有故障和不安全隐患,及时向宿舍管理人员或外事办报告。

9.主办的宗教团体、寺观教堂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10.协调指导全区外事活动和对外友好交往;承办自治区级领导对外交往事宜。

字义分解

读音:wài

[wài]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读音:shì

[shì]

[ shì ]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父母。

外事相关成语

外事相关词语

关于外事的诗词更多 >>

解释包含外事的单词更多 >>

包含外事的歇后语

上一个:讬事

下一个:完事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