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私意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私意

私意

【拼音】:sī yì

【注音】:ㄙ一ˋ

【结构】:私(左右结构)意(上下结构)

【简体】:私意

【繁体】:私意

解释

词语解释1.犹私心。2.自度﹐自忖。3.谓己意。私意[sīyì]⒈犹私心。⒉自度,自忖。⒊谓己意。

基础解释犹私心。自度﹐自忖。3.谓己意。

引证解释⒈犹私心。引《管子·明法解》:“私意者,所以生乱长姦而害公正也,所以壅蔽失正而危亡也。故法度行则国治,私意行则国乱。”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自昔大臣以私意害人,此其小小者耳。”《红楼梦》第七三回:“迎春听了这媳妇发邢夫人之私意,忙止道:‘罢,罢!不能拿了金凤来,你不必拉三扯四的乱嚷。’”鲁迅《花边文学·批评家的批评家》:“倘是一种所谓‘为艺术的艺术’的作品,合于自己的私意的,他就选登一篇赞成这种主义的批评,或读后感,捧着它上天。”⒉自度,自忖。引《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又有心闷疾,顷转增篤,私意自试不能堪其不乐。”吕延济注:“顷时已来,疾病增篤,自度必不堪己所不乐之事也。”⒊谓己意。引宋姜夔《续书谱·真》:“魏晋书法之高,良由各尽字之真态,不以私意参之耳。”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指日月以定晦朔,观斗柄以定四时,而以参差不合之数归餘於闰,圣人之苦心至矣,然亦非圣人之私意为之,盖天地之定数也。”

网络解释私意私意,汉语词汇。

释义(1).犹私心。(2).自度,自忖。(3).谓己意。

综合释义犹私心。《管子·明法解》:“私意者,所以生乱长姦而害公正也,所以壅蔽失正而危亡也。故法度行则国治,私意行则国乱。”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自昔大臣以私意害人,此其小小者耳。”《红楼梦》第七三回:“迎春听了这媳妇发邢夫人之私意,忙止道:‘罢,罢!不能拿了金凤来,你不必拉三扯四的乱嚷。’”鲁迅《花边文学·批评家的批评家》:“倘是一种所谓‘为艺术的艺术’的作品,合于自己的私意的,他就选登一篇赞成这种主义的批评,或读后感,捧着它上天。”自度,自忖。《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又有心闷疾,顷转增篤,私意自试不能堪其不乐。”吕延济注:“顷时已来,疾病增篤,自度必不堪己所不乐之事也。”谓己意。宋姜夔《续书谱·真》:“魏晋书法之高,良由各尽字之真态,不以私意参之耳。”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指日月以定晦朔,观斗柄以定四时,而以参差不合之数归餘於闰,圣人之苦心至矣,然亦非圣人之私意为之,盖天地之定数也。”个人的想法、私心。《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从善服义之公心。」《三国演义.第三回》:「何进怒曰:『孟德亦怀私意耶?』」

网友释义私意,汉语词汇。拼音:sīyì,释义:(1).犹私心。(2).自度,自忖。(3).谓己意。

汉语大词典(1).犹私心。《管子·明法解》:“私意者,所以生乱长奸而害公正也,所以壅蔽失正而危亡也。故法度行则国治,私意行则国乱。”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自昔大臣以私意害人,此其小小者耳。”《红楼梦》第七三回:“迎春听了这媳妇发邢夫人之私意,忙止道:‘罢,罢!不能拿了金凤来,你不必拉三扯四的乱嚷。’”鲁迅《花边文学·批评家的批评家》:“倘是一种所谓‘为艺术的艺术’的作品,合于自己的私意的,他就选登一篇赞成这种主义的批评,或读后感,捧着它上天。”(2).自度,自忖。《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又有心闷疾,顷转增笃,私意自试不能堪其不乐。”吕延济注:“顷时已来,疾病增笃,自度必不堪己所不乐之事也。”(3).谓己意。宋姜夔《续书谱·真》:“魏晋书法之高,良由各尽字之真态,不以私意参之耳。”明谢肇浙《五杂俎·天部二》:“指日月以定晦朔,观斗柄以定四时,而以参差不合之数归馀于闰,圣人之苦心至矣,然亦非圣人之私意为之,盖天地之定数也。”

国语辞典个人的想法、私心。私意[sīyì]⒈个人的想法、私心。引《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从善服义之公心。」《三国演义·第三回》:「何进怒曰:『孟德亦怀私意耶?』」近私衷反公意

辞典修订版个人的想法、私心。《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从善服义之公心。」《三国演义.第三回》:「何进怒曰:『孟德亦怀私意耶?』」

私意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公意 私衷

私意造句更多 >>

1.以此,朱子发思古幽情之时,倘披读三百年前小杜之诗,难免同声共慨,由私意赏爱而心慕手追,竟至杜撰演成朱批,所谓“隐括”是已。

2.病人的投诉,保密性,隐私意想不到的结果,治疗,不良事件和相关的民事诉讼,特别是卫生法的相关事宜,在新的千年。

3.但因当时的中国官吏大都缺乏近代防务意识,认为汉纳根“怀挟私意”,拒不采纳。

4.思宗深恶门户之讥,“知两党各以私意相攻,不欲偏任,故政府大僚俱用攻东林者,而言路则东林居多。时又有复社之名,与东林继起,而其徒弥盛,文采足动一时,虽朝论苛及之,不能制也”(夏允彝。樊树志 

5.上下浑成一团私意,心与口居之不疑,又视为当然而行之矣。

6.勿作浮谈,勿挟私意,何者宜补救,何者宜扩充,以类相从,各抒己见。

7.刘绪贻先生口述自传中的潘光旦,笔者私意认为是他对联大师友回忆中写得最好的。

8.凭一、二人之私意,掩尽天下耳目,断送中国,在此一举。

9.思宗深恶门户之讥,“知两党各以私意相攻,不欲偏任,故政府大僚俱用攻东林者,而言路则东林居多。时又有复社之名,与东林继起,而其徒弥盛,文采足动一时,虽朝论苛及之,不能制也”(夏允彝。

10.而同样作为道具的宝剑,因为它是某个人或某些人一己私意的体现,因此公众对其涵义的解读和国徽、法袍完全相反。

字义分解

读音:sī

[sī]

(1)禾名。

(2)(形)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产|~仇。

(3)(名)私心;私利。

(4)秘密而不合法:~法|~党。

(5)(形)暗地里、私下:~通|~了。

读音:yì

[yì]

(1)(名)意思:同~|来~|词不达~。

(2)(名)心意;愿望:中~|任~。

(3)(动)意料;料想:~外|出其不~。

私意相关成语

私意相关词语

关于私意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私和

下一个:私心自用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