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武士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武士

武士

【拼音】:wǔ shì

【注音】:ㄨˇㄕˋ

【词性】:名词。

【结构】:武(半包围结构)士(独体结构)

【简体】:武士

【繁体】:武士

解释

词语解释武士wǔshì。(1)习武的人;勇士。(2)日本封建时代大领主的军事侍从,实行骑士时代武士道的礼教,准许佩带两把剑,对平民操有生杀大权。(3)宫庭守卫。(4)勇力过人的人。(5)兵士。武士[wǔshì]⒈习武的人;勇士。英warrior;⒉日本封建时代大领主的军事侍从,实行骑士时代武士道的礼教,准许佩带两把剑,对平民操有生杀大权。英samurai;⒊宫庭守卫。英palaceguards;⒋勇力过人的人。英manofprowess;⒌兵士。英soldier;

基础解释(名)①古时指从武的人;士兵。②有勇力的人。

引证解释⒈有勇力的人。引《墨子·备梯》:“攻备已具,武士又多,争上吾城,为之奈何。”《庄子·人间世》:“上徵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於其间。”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俺汉王自亭长出身,起兵丰沛,只重武士,不贵文臣。”蒋光慈《劳动的武士》诗:“我敬爱的劳动的武士啊!你是英雄的,而且是忠诚的。”⒉指宫廷卫士。引汉贾谊《新书·匈奴》:“力士、武士固近侍傍。”⒊即武卒。参见“武卒”。引《史记·苏秦列传》:“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⒋中世纪欧洲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骑士。引鲁迅《准风月谈·黄祸》:“他(德皇威廉)还画了一幅图,是一个罗马装束的武士,在抵御着由东方西来的一个人。”

综合释义有勇力的人。《墨子·备梯》:“攻备已具,武士又多,争上吾城,为之奈何。”《庄子·人间世》:“上徵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於其间。”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俺汉王自亭长出身,起兵丰沛,只重武士,不贵文臣。”蒋光慈《劳动的武士》诗:“我敬爱的劳动的武士啊!你是英雄的,而且是忠诚的。”指宫廷卫士。汉贾谊《新书·匈奴》:“力士、武士固近侍傍。”即武卒。《史记·苏秦列传》:“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参见“武卒”。中世纪欧洲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骑士。鲁迅《准风月谈·黄祸》:“他(德皇威廉)还画了一幅图,是一个罗马装束的武士,在抵御着由东方西来的一个人。”

汉语大词典(1).有勇力的人。《墨子·备梯》:“攻备已具,武士又多,争上吾城,为之奈何。”《庄子·人间世》:“上徵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俺汉王自亭长出身,起兵丰沛,只重武士,不贵文臣。”蒋光慈《劳动的武士》诗:“我敬爱的劳动的武士啊!你是英雄的,而且是忠诚的。”(2).指宫廷卫士。汉贾谊《新书·匈奴》:“力士、武士固近侍傍。”(3).即武卒。《史记·苏秦列传》:“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参见“武卒”。(4).中世纪欧洲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骑士。鲁迅《准风月谈·黄祸》:“他(德皇威廉)还画了一幅图,是一个罗马装束的武士,在抵御着由东方西来的一个人。”

国语辞典勇武有力的人。武士[wǔshì]⒈勇武有力的人。引《庄子·人间世》:「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韩诗外传·卷七》:「避武士之锋端。」反文人⒉全副武装的精锐士兵。引《史记·卷六九·苏秦传》:「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三国演义·第六三回》:「唤武士把军士割下耳鼻,却放回寨。」近甲士⒊欧洲及日本中古时代的一种阶级,以作战为职业,且具备高尚道德情操。英语warrior,samurai德语Samurai(Gesch)​法语samouraï

辞典修订版勇武有力的人。《庄子.人间世》:「上徵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韩诗外传.卷七》:「避武士之锋端。」全副武装的精锐士兵。《史记.卷六九.苏秦传》:「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三国演义.第六三回》:「唤武士把军士割下耳鼻,却放回寨。」欧洲及日本中古时代的一种阶级,以作战为职业,且具备高尚道德情操。

辞典简编版欧洲及日本中古社会的一种阶层。以作战为职业,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造句】日本的幕府没落后,不少武士顿失所依,成为浪人。

英语bannerettekatanaknightwarriorpaladincavalierBushiaccolade

法语garde du palais、chevalier、guerrier、samouraï

其他释义1.有勇力的人。2.指宫廷卫士。3.即武卒。4.中世纪欧洲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骑士。

武士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甲士 武夫 军人 斗士

反义词 书生

武士造句更多 >>

1.胖子见瘦猴把剑拿了出来,立即现出兴奋的神情,大锅铲一抡把那些碍事的武士都给抡开了,左手超级大菜刀挟着一股油风就劈了过去。

2.要对付这些无法无天的罪犯,唯有借助现代化的保安公司,他们会舍命保护老板,活像是现代的日本武士

3.一幢幢高楼大厦屹立在金沙江两岸,像是保卫钢城的威武士兵。

4.附件那张图片是暗黑方尖碑,是建造暗黑圣堂武士的前置建筑。

5.当然,有些人可能穿着十分昂贵的道服和裤裙而根本不了解其中的文化,但如此穿着仍然具有一种特殊的品味,可以使人感受到她独特的文化魅力,正如传统的武士精神!

6.田陌听言,心中蓦然一动,自然停步转身,却见一位身形昂藏的大汉向着自己走来,正是那位造化级的武士,其却是一人独来。

7.这种民族性格中,“好斗黩武、倨傲自尊、顽梗不化”等习性,无不深深地打着武士文化的烙印。

8.我和素女回了别馆,踏进居所花园,顿感气氛异样,大门处把守的是两名面生的武士,屋内隐隐传来舒儿婷芳氏和美蚕娘的哭喊声。

9.将近入夜时分,一股劲风裹挟着喧嚣掠过他的耳鬓,人喊马嘶、刀剑碰击的声音搅成了一片。不远处,地势平缓的地方,黑暗之中团团火光摇曳不止,那是武士们手持火把激战正酣。

10.对呀。规则上说了,要么神庙武士认输,要么坚持到香烛熄灭。可规则上没有说明怎么让香烛熄灭啊!咱、咱们可以主动出手把他弄灭了。

字义分解

读音:wǔ

[wǔ]

[ wǔ ]

1.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

2.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

3.半步,泛指脚步:步武。踵武。行(xíng )不数武。

4.姓。

读音:shì

[shì]

(1)(名)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2)(名)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3)(名)士人:~农工商。

(4)(名)军人:~气。

(5)(名)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中~|下~。

(6)(名)指某些种技术人员:护~|医~。

(7)(名)对人的美称:女~|烈~。

(8)(名)姓。

武士相关成语

武士相关词语

关于武士的诗词更多 >>

解释包含武士的单词更多 >>

上一个:吴中四士

下一个:仵作学士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