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岵
【拼音】:zhì hù
【注音】:ㄓˋㄏㄨˋ
【结构】:陟(左右结构)岵(左右结构)
【简体】:陟岵
【繁体】:陟岵
词语解释1.《诗.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后因以'陟岵'为思念父亲之典。2.借指父亲。3.借指父亲谢世。
基础解释《诗.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后因以/'陟岵/'为思念父亲之典。借指父亲。借指父亲谢世。
引证解释⒈后因以“陟岵”为思念父亲之典。引《诗·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后汉书·党锢传·李膺》:“荀爽恐其名高致祸,欲令屈节以全乱世,为书貽曰:‘久废过庭,不闻善诱,陟岵瞻望,惟日为岁。’”李贤注:“爽致敬於膺,故以父为喻也。”宋王安石《送子思兄参惠州军》诗:“送君强成歌,陟岵翻感激。”⒉借指父亲。引元刘壎《隐居通议·文章四》:“某自罹陟岵之忧,庐深山莫与往来。”明无名氏《鸣凤记·鹤楼赴义》:“趋庭教,陟岵思,望断衡阳季子悲。”清钱谦益《吏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张振秀父绍泰加赠清吏司员外郎制》:“用以著资庭之报,庶几慰陟岵之思。”⒊借指父亲谢世。引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诗话下·仇竹屏》:“捧誥趋庭日,中途陟岵悲。兼之诸弟谢,奈此藐孤遗。”
汉语大词典(1).《诗·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后因以“陟岵”为思念父亲之典。《后汉书·党锢传·李膺》:“荀爽恐其名高致祸,欲令屈节以全乱世,为书贻曰:‘久废过庭,不闻善诱,陟岵瞻望,惟日为岁。’”李贤注:“爽致敬于膺,故以父为喻也。”宋王安石《送子思兄参惠州军》诗:“送君强成歌,陟岵翻感激。”(2).借指父亲。元刘埙《隐居通议·文章四》:“某自罹陟岵之忧,庐深山莫与往来。”明无名氏《鸣凤记·鹤楼赴义》:“趋庭教,陟岵思,望断衡阳季子悲。”清钱谦益《吏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张振秀父绍泰加赠清吏司员外郎制》:“用以著资庭之报,庶几慰陟岵之思。”(3).借指父亲谢世。清平步青《霞外捃屑·诗话下·仇竹屏》:“捧诰趋庭日,中途陟岵悲。兼之诸弟谢,奈此藐孤遗。”
国语辞典登上岵山。语本《诗经.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后比喻思念父亲。《宋书.卷六四.郑鲜之传》:「滕但当尽陟岵之哀,拟不仕者之心,何为证喻前人,以自通乎。」
辞典修订版登上岵山。语本《诗经.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后比喻思念父亲。《宋书.卷六四.郑鲜之传》:「滕但当尽陟岵之哀,拟不仕者之心,何为证喻前人,以自通乎。」《诗经.魏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陟岵,孝子行役思念父母也。」或亦指行役者思家之诗。首章二句为:「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岵,音户,山之无草木者。
1.当前,我们特别要纠正奢侈浮靡之风,陟岵陟屺,厉行节约。
2.慈母望儿倚门倚闾,游子思亲陟岵(音护,意为多草木之山)陟屺(音起,意为童山)。(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
3.慈母望儿倚门倚闾,游子思亲陟岵(音护,意为多草木之山)陟屺(音起,意为童山)。(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zj-212603/)
4.慈母望儿倚门倚闾,游子思亲陟岵(音护,意为多草木之山)陟屺(音起,意为童山)。【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陟岵造句】
读音:zhì
[zhì]
登高;上升:~彼高岗。
读音:hù
[hù]
多草木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