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陟幽明
【拼音】:chù zhì yōu míng
【注音】:ㄔㄨˋㄓˋ一ㄡㄇ一ㄥˊ
【词性】:成语。
【简体】:黜陟幽明
【繁体】:黜陟幽明
词语解释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黜陟幽明[chùzhìyōumíng]⒈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基础解释黜:降职或罢免。陟:晋升。幽明:昏暗和光明,这里指恶与善、愚与贤。降职或罢免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引证解释⒈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引《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孔传:“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三国魏曹操《度关山》诗:“黜陟幽明,黎庶繁息。”唐陈子昂《上军国利害事·出使》:“昔尧舜氏不下席而天下理者,盖黜陟幽明能折中尔。”亦作“黜幽陟明”。《宋书·邓琬传》:“孤以不才,任居藩长,大惧宗稷,歼覆待日。故招徒楚郢,飞檄京甸,志遵前典,黜幽陟明,庶七庙復安,海昏有绍。”明归有光《送昆山县令朱侯序》:“有光等与于南宫之试,亲见天子黜幽陟明之典。”
综合释义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昔尧舜氏不下席而天下理者,盖~能折中尔。◎唐·陈子昂《上军国利害事·出使》
汉语大词典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孔传:“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三国魏曹操《度关山》诗:“黜陟幽明,黎庶繁息。”唐陈子昂《上军国利害事·出使》:“昔尧舜氏不下席而天下理者,盖黜陟幽明能折中尔。”亦作“黜幽陟明”。《宋书·邓琬传》:“孤以不才,任居藩长,大惧宗稷,歼覆待日。故招徒楚郢,飞檄京甸,志遵前典,黜幽陟明,庶七庙复安,海昏有绍。”明归有光《送昆山县令朱侯序》:“有光等与于南宫之试,亲见天子黜幽陟明之典。”
国语辞典罢免愚昧的昏官,晋升贤良的好官。黜陟幽明[chùzhìyōumíng]⒈罢免愚昧的昏官,晋升贤良的好官。引《书经·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汉·曹操〈度关山〉诗:「黜陟幽明,黎庶繁息。」成语解释黜陟幽明
辞典修订版罢免愚昧的昏官,晋升贤良的好官。《书经.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汉.曹操〈度关山〉诗:「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罢免愚昧的昏官,晋升贤良的好官。书经˙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汉˙曹操˙度关山诗: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出处《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孔传:“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
其他释义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反义词 黜幽陟明
1.“立诽谤之木,申命九官,黜陟幽明。
2.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
3.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
4.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5.“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说的就是通过考核对领导干部进行资格筛选。
6.惟时亮天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7.黜陟幽明,承宣庶绩,念念存戴高履厚,更须持茹檗尝冰。
8.自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始于《舜典》。
9.“黜陟幽明承宣庶绩念念存戴高履厚,权衡淮海镇守名邦时时思利国泽民。
10.三载考绩,黜陟幽明,斯则先王之令典,政道之通塞。
读音:chù
[chù]
(动)罢免、革除:罢~。
读音:zhì
[zhì]
登高;上升:~彼高岗。
读音:yōu
[yōu]
(1)(形)深远;僻静;昏暗:~静|~谷|~远|~深|~香|曲径通~。
(2)(形)隐蔽的;不公开的:~闭|~居|~门|~趣|~会。
(3)(形)沉静:~寂|~思。
(4)(动)囚禁:~囚|~禁。
(5)(名)阴间:~魂|~灵。
(6)(名)古州名;大致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州。
(7)(Yōu)姓。
读音:míng
[míng]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