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器
【拼音】:jiǔ qì
【注音】:ㄐ一ㄡˇㄑ一ˋ
【词性】:名词。
【结构】:酒(左右结构)器(上中下结构)
【简体】:酒器
【繁体】:酒器
词语解释酒器jiǔqì。(1)指用来盛酒用的器具。酒器[jiǔqì]⒈指用来盛酒用的器具。英drinkingvessel;
基础解释指用来盛酒用的器具。
引证解释⒈盛酒和饮酒的器皿。引《晋书·陶侃传》:“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唐王建《送人》诗:“河亭收酒器,语尽各西东。”《全元散曲·水仙子带折桂令·饮兴》:“涤酒器的是司马相如,伴着箇俊俏文君,卖酒当罏。”章炳麟《訄书·地治》:“高位曰尊,醮尽其材曰爵,法典曰彝,皆酒器也。”
网络解释酒器酒器指饮酒用的器具,在中国古代,酿酒业的发展,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酒具应运而生,在商代时,由于青铜器制作技术的提高,我国的青铜酒器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商代以后,青铜酒器逐渐衰落,到战国、秦汉之际。青铜酒器主要有爵、角、觚(gū)、觯(zhì)、斝(jiǎ)、尊、壶、卣(yǒu)、方彝(yí)、枓(dōu)、勺、禁等。
综合释义盛酒和饮酒的器皿。《晋书·陶侃传》:“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唐王建《送人》诗:“河亭收酒器,语尽各西东。”《全元散曲·水仙子带折桂令·饮兴》:“涤酒器的是司马相如,伴着箇俊俏文君,卖酒当罏。”章炳麟《訄书·地治》:“高位曰尊,醮尽其材曰爵,法典曰彝,皆酒器也。”酒器[jiǔqì]盛酒的容器。《晋书.卷六六.陶侃传》:「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蒲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唐.张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诗一零首之三:「见僧收酒器,迎客换纱巾。」
汉语大词典盛酒和饮酒的器皿。《晋书·陶侃传》:“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唐王建《送人》诗:“河亭收酒器,语尽各西东。”《全元散曲·水仙子带折桂令·饮兴》:“涤酒器的是司马相如,伴着个俊俏文君,卖酒当垆。”章炳麟《訄书·地治》:“高位曰尊,醮尽其材曰爵,法典曰彝,皆酒器也。”
国语辞典盛酒的容器。酒器[jiǔqì]⒈盛酒的容器。引《晋书·卷六六·陶侃传》:「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蒲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唐·张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诗一〇首之三:「见僧收酒器,迎客换纱巾。」英语drinkingvessel,winecup德语Trinkgeschirr(S),Weingeschirr(S)法语coupeàvin
辞典修订版盛酒的容器。《晋书.卷六六.陶侃传》:「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蒲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唐.张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诗一零首之三:「见僧收酒器,迎客换纱巾。」
法语Shuki
其他释义1.盛酒和饮酒的器皿。
1.鲁智深在桃花山不辞而别,也没有忘记把金银酒器都踏扁了,裹在包袱里带走,好像有点对不住朋友。
2.他用鸡尾酒调酒器帮我们调了一杯酒。
3.这件单耳罐很像现在的分酒器,斗则是用来从卣内舀酒的勺子,其曲柄造型十分优美,是当时上层贵族优雅生活的体现。
4.醒酒器在使用后可用洗涤件进行清洁和擦拭,可以洗到醒酒器的每一个角落。
5.目前,在北京城内保留的国宝“渎山大玉海”,就是元朝皇宫的酒器。
6.白葡萄酒魔术醒酒器,有着不同的内部尺寸和流速。
7.这套酒器是位蒙古族朋友送我的。
8.原来此掏空中间的桩子为甑子,锅底加热时,酒气上升遇冷凝聚为酒,落入酿中的接酒器中,再通过出酒槽流出,即为成品蒸酒。
9.而新安装的换热器像个“烫酒器”,锅炉始终处于很温暖的状态,热量不易散失。
10.饮食器具是民众生活用器,包含食器、酒器等,具有极强的群组性和依附性。
读音:jiǔ
[jiǔ]
(1)(名)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烧酒等。
(2)(名)(Jiǔ)姓。
读音:qì
[qì]
(1)(动)用具:瓷~|木~|~物。
(2)(名)器官:消化~。
(3)(名)度量;才能:~量|大~晚成。
(4)(动)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