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流十家
【拼音】:jiǔ liú shí jiā
【注音】:ㄐ一ㄡˇㄌ一ㄡˊㄕˊㄐ一ㄚ
【词性】:成语。
【简体】:九流十家
【繁体】:九流十家
词语解释先秦到汉初各种学说派别的总体称呼。⒈先秦到汉初各种学说派别的总称。
国语辞典汉朝刘歆在所著的《七略》中,曾将先秦至汉初的诸子思想分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十个派别,称为「十家」。小说家除外即称为「九流」。九流十家[jiǔliúshíjiā]⒈汉朝刘歆在所著的《七略》中,曾将先秦至汉初的诸子思想分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十个派别,称为「十家」。小说家除外即称为「九流」。成语解释九流十家
辞典修订版汉朝刘歆在所着的《七略》中,曾将先秦至汉初的诸子思想分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十个派别,称为「十家」。小说家除外即称为「九流」。
出处汉·刘安《七略·诸子略》中把诸子思想分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除掉小说家,就称为九流。
其他释义先秦到汉初各种学说派别的总称。
反义词 三教九流
1.这十家之中,其中的九家都鼎鼎大名,唯有小说家被打入另册不入流,故此又有“九流十家”。
2.‘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说传承下来,到了后世又逐渐被划归统流,称为‘九流十家’。
3.令牌战是整个大会的高潮,由九流十家各选一名代表参加,优胜者获得三年百家令牌拥有权。
4.一个采访,两腿奔忙,三魂劳累,四处收藏,五尺之躯,六神难安,七步成章,八方见报,九流十家,十分欣赏;记者人生,如此辉煌;记者节日,祝福送上,愿记者你,快乐永伴,幸福安康。
5.我叫周矣与,是九流十家中“阴阳家”。
6.记得,儒、道、兵、医、杂、法、阴阳、纵横、墨家及小说家,九流十家。
7.九流十家,是九流以外加上说家。
8.道、兵、医、杂、法、阴阳、纵横、墨家及小说家,九流十家。
9.兵、医、杂、法、阴阳、纵横、墨家及小说家,九流十家。
10.【创世十组签约作品】我叫周矣与,是九流十家中“阴阳家”。
读音:jiǔ
[jiǔ]
[ jiǔ ]
1.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
2.泛指多次或多数: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读音:liú
[liú]
(1)(动)水流动。(动)液体移动;流动
(2)(动)水流动。(动)移动不定
(3)(动)水流动。(动)流传;传播
(4)(动)水流动。(动)向坏的方面转变
(5)(动)水流动。(动)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辽远地区去
(6)(动)水流动。(名)指江河的流水
(7)(动)水流动。(名)像水流的东西
(8)(动)水流动。(名)品类;等级
读音:shí
[shí]
(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
(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读音:jiā,jie,gū
[jiā]
[ jiā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 姓。
[ jie ]1.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 gū ](古汉语)
名词
1.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另见 ji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