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道
【拼音】:zhí dào
【注音】:ㄓˊㄉㄠˋ
【结构】:直(上下结构)道(半包围结构)
【简体】:直道
【繁体】:直道
词语解释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蒙恬开筑,北起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南至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是联结关中平原与河套地区的主要通道。2.笔直不弯曲的道路。3.正直之道。直道[zhídào]⒈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蒙恬开筑,北起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南至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是联结关中平原与河套地区的主要通道。⒉泛指直的路。⒊犹正道。指确当的道理、准则。
引证解释⒈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蒙恬开筑,北起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南至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是联结关中平原与河套地区的主要通道。引《史记·蒙恬列传论》:“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新民晚报》1984.6.8:“‘秦始皇直道’原来是一条专供军队大规模进攻的宽阔大道……全长一千四百里。由于是‘直道’,因此遇山开山,遇沟填沟,工程十分浩大。”⒉泛指直的路。引《北史·张衡传》:“帝上太行,开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魏书·太祖纪》:“车驾将北还,发卒万人治直道。”⒊犹正道。指确当的道理、准则。引《礼记·杂记》:“其餘则直道而行之是也。”《韩非子·三守》:“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而忠直日疏。”唐吕岩《促拍满路花》词:“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难。”《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朱熹﹞慨然叹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终不可行!’”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五:“‘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网络解释直道直道,汉语词汇。
释义1、古道路名。
综合释义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蒙恬开筑,北起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南至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是联结关中平原与河套地区的主要通道。《史记·蒙恬列传论》:“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新民晚报》1984.6.8:“‘秦始皇直道’原来是一条专供军队大规模进攻的宽阔大道……全长一千四百里。由于是‘直道’,因此遇山开山,遇沟填沟,工程十分浩大。”笔直不弯曲的道路。《北史·张衡传》:“帝上太行,开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魏书·太祖纪》:“车驾将北还,发卒万人治直道。”正直之道。《礼记·杂记》:“其餘则直道而行之是也。”《韩非子·三守》:“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而忠直日疏。”唐吕岩《促拍满路花》词:“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难。”《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朱熹﹞慨然叹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终不可行!’”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五:“‘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网友释义直道,汉语词汇。拼音:zhídào。释义:1、古道路名。2.泛指直的路。3、犹正道。指确当的道理、准则。
汉语大词典(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蒙恬开筑,北起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南至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是联结关中平原与河套地区的主要通道。《史记·蒙恬列传论》:“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新民晚报》1984.6.8:“‘秦始皇直道’原来是一条专供军队大规模进攻的宽阔大道……全长一千四百里。由于是‘直道’,因此遇山开山,遇沟填沟,工程十分浩大。”(2).泛指直的路。《北史·张衡传》:“帝上太行,开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魏书·太祖纪》:“车驾将北还,发卒万人治直道。”(3).犹正道。指确当的道理、准则。《礼记·杂记》:“其馀则直道而行之是也。”《韩非子·三守》:“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而忠直日疏。”唐吕岩《促拍满路花》词:“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难。”《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朱熹﹞慨然叹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终不可行!’”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五:“‘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国语辞典正直之道。直道[zhídào]⒈正直之道。引《文选·潘岳·夏侯常侍诔》:「事君直道,与朋信心。」《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好是不群,折而不屈,屡摧逆鳞,直道受黜。」⒉笔直不弯曲的道路。引《北史·卷七四·张衡传》:「帝上太行,开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魏书·卷二·太祖纪》:「车驾将北还,发卒万人治直道。」⒊即使、就说。引唐·李商隐〈无题〉诗二首之二:「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辞典修订版正直之道。《文选.潘岳.夏侯常侍诔》:「事君直道,与朋信心。」《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好是不群,折而不屈,屡摧逆鳞,直道受黜。」笔直不弯曲的道路。《北史.卷七四.张衡传》:「帝上太行,开直道九十里,以抵其 宅。」《魏书.卷二.太祖纪》:「车驾将北还,发卒万人治直道。」即使、就说。唐.李商隐〈无题〉诗二首之二:「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
其他释义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蒙恬开筑,北起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南至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是联结关中平原与河套地区的主要通道。2.泛指直的路。3.犹正道。指确当的道理﹑准则。
1.记录民生点滴,人间悲欢;采访世间真情,丑恶美善;鞭策罪恶曲直,道义勇担;披露悲苦冤屈,傲骨不弯;记者节,愿天下四处奔波,为民请命的记者朋友们,节日快乐,幸福美满!
2.使蒙恬除直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千八百里,数年不就。
3.为人正道、不搞歪道,要说到做到;办事公道、不走邪道,要直道清道;业务精道,能说出道道,要学到老道;宣传布道,要能言善道,要做向导引导。
4.以往鲍威尔在时,博尔特都跑第三棒,因为他的弯道能力突出,而鲍威尔是纯直道选手。
5.国贸的早晨依然堵车堵的要命,从双井一直道大北窑,车几乎是寸步难行。
6.吴笛并没有为这种事纠结太久,只是心中隐隐存了一个想法,她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弄出来,那本神作《资本论》简直道尽了资本主义的邪恶本质。
7.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出自:宋·包拯《明刻本附录》清心:摒除私心杂念。直道:率直地为人。无私和正直这是修养处世的根本。
8.正气可敬,却微嫌刚愎,行事直道而行,不说后果,因而把一些游离分子都逼到阉党那面。
9.唾面自干固可表示雅量,但以直道对待外来的羞辱有时也是必要的。
10.大秦直道,一曲古老的歌谣在文化的舞台、旅游的天堂赞颂着天地英雄的豪情壮志,弹拨出中华多民族文明和谐的乐章!二、主办单位大秦直道文化旅游景区。
读音:zhí
[zhí]
(1)(形)成直线的。
(2)(形)跟地面垂直的:~升|~上。
(3)(形)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行的文字。
(4)(动)挺直;使笔直:~起腰来。
(5)(形)公正的;正义的:正~。
(6)(形)直爽;直截:~性子。
(7)(名)汉字的笔画;即“竖”。
(8)(副)一直:~奔|~达|~捣|~到|~至。
(9)(副)一个劲儿;不断地:~哭|~笑。(Zhí)姓。
读音:dào
[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